这个绿色的群体,包裹着整个春天。

4天前



Qing Ming


清明时节的宁波,山野绿意盎然,艾草绿意盎然。在大街小巷的深处,笼子里萦绕的热气包裹着草的香味,碧玉般的青团悄然出笼,包裹着春天的信息,承载着漫长的思念。


没有青团,没有春天,那一抹绿色,甜而不腻,是春天最生动的注脚。


草木染青,一口春色


袁枚在《随园食单》中记载:“将绿草捣碎成汁,用粉末做成粉末,颜色像碧玉。”青团的出现过程看似简单,但割艾草、打青汁、捏青团、上蒸笼的每一步都是必不可少的。


清明前的艾草也是鲜嫩的,色泽翠绿,叶子覆盖着细腻的白茸,采摘时指尖滑过,如触初春的絮语。


将新鲜的艾草洗净,放入沸水中焯水,去除涩味,然后将艾草捣碎,取汁和粉末,边搅拌边加入艾草汁,揉成不粘手、有弹性的绿色面团。然后,将面团分成小球,揉成球,加入适量的馅料。


宁波人的青团馅料多种多样,有猪油芝麻馅、豆沙馅、咸菜炒笋片肉丝、马兰或荠菜炒香干等。目前市场上有蛋黄肉松、抹茶红豆、芋泥紫薯、草莓奶酪等网络名人馅料,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最后一步,蒸团,这一步也很讲究。为了避免团体粘在底部,需要在蒸笼的底部铺上蒸布或油纸,将团体放入蒸笼中,注意留出一定的间隙,防止蒸熟后粘连。水烧开后,放入锅中,用大火蒸。 10-15 分钟即可。


蒸熟的青团油润如玉,表皮油润如玉。 Q 弹软糯,一口下去,糯香包裹着山野的清气,充满了口腔,然后是浓郁的馅料,两者在唇齿间悠扬地散开,满嘴都是江南的春光。


清明之味


还有思念的味道


青团谐音“情团”,象征着亲情与友情的美好团聚,它不仅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种情感寄托。


人们在清明节吃青年团,悼念逝去的亲人,感谢他们的努力,分享生活的点点滴滴,这也坚持家庭传承和文化传统。有人认为,吃青年团意味着新的一年生活顺利,身心健康。


青年团的名字大概始于唐朝,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如今,青年团是清明扫墓的贡品,也是郊游的安慰。宁波人把这种传统融入生活,让青年团不仅是一种祭祀用品,也是一种与春天相遇的日常生活。


一口青团,一口春天,时光流逝,蔓草与人心,都在清明中温柔相拥。并且以青团敬岁月,以味道慰人一生。






资料来源:文旅君


一审一校:周蓉蓉


二审二校:王思勤


三审三校:项芳丽


发觉"分享""赞"在看!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