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洗澡要注意,这样的风险你知道多少?
寒冷的冬天
许多人喜欢洗个热水澡。
或者洗个澡来驱寒暖身
但也有一些人在洗澡的过程中
出现眩晕、无力、呼吸困难等不适。
那是因为冬天进入浴室
由于温差变化过大,容易引起“热休克”
都和热有关,热休克和中暑一样吗?
热休克的发病机制与中暑有很大不同。
中暑
中暑主要是由于环境热暴露,导致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中暑不是体温升高那么简单,而是一种多病,会产生一系列可怕的生理反应。体内热量过高,大量出汗流失。同时,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问题导致人体高烧,引起头晕、头痛、神智障碍等。严重时会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中暑多发生在仲夏。
热休克
据武汉市东湖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王玲介绍,热休克是一种休克状态,是指身体在高温环境下发生的一种危急疾病,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患者会出现面色苍白、心跳加快、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引起肌肉痉挛、抽搐等。通常是因为身体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中,体内热量增加,导致体内血液循环加快,导致心脑供血不足,导致缺氧。
冬季洗澡特别容易造成“热休克”
在室内环境中,热休克现象比较常见,内外温差明显。
以冬季室内温差为例。当人们从温暖的客厅或卧室进入寒冷的更衣室或浴室时,血管会迅速收缩,导致血压升高。在洗澡初期,中枢神经系统变得兴奋,进一步促进血压的持续增长。然而,随着体温的升高,血管逐渐放松,血压下降。
相反,当我们洗完澡离开浴室,再次进入寒冷的房间时,体表温度急剧下降,血管立即收缩,血压迅速上升。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体内血压几次突然升降,容易引起头晕、休克等症状。在严重的情况下,它甚至可能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如脑梗死和心肌梗死。
医师提醒,热休克的发病主要是由于血压剧烈波动,血管迅速收缩扩张导致的不良后果,因此有血管相关疾病的人群更应警惕热休克。
冬天多长时间洗澡最好?
按照《中国面部清洁指南》,一般建议每两到三天洗一次澡比较合理。从保护皮肤的角度来看,冬天不建议每天洗澡;对于爱干净不洗的人来说,水温不应超过42℃,淋浴应保持在10℃。~15分钟内,洗澡时间最好不要超过20分钟;可以选择保湿型柔软的沐浴露,切忌使用皂基类清洁力强的沐浴露或肥皂。对皮脂缺乏的老年人和平时皮肤易干燥的人群,应在洗澡后5分钟内涂抹润肤乳,以增强保湿能力。
注意,以下情况不宜洗澡。
运动后或极度疲劳状态:热水刺激可加重人体缺氧缺血,对心脏造成负担,增加意外风险。
空腹或饱餐后:此时洗澡可能会干扰消化过程,导致心脏和大脑血液供应不足,空腹更容易引起低血糖。
饮酒后:在酒精的作用下,洗澡会使血管迅速扩张,引起低血压现象,使人感到头晕目眩,站立不稳。
发热未退或注射胰岛素后:此时洗澡不仅会引起严重的寒颤,还会引起低血糖、头晕和体温剧烈变化。
原题:“冬天洗澡要注意,这样的风险你知道多少?”
阅读原文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