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去世: 拾起弱德之美
最近,世人纷纷哀悼叶嘉莹。
十一月二十四日下午,南开大学讲席教授、中国诗歌教育与古典文化研究所优势、中国古代诗歌研究专家叶嘉莹去世。他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个“穿裙子的人”。
叶嘉莹被世人记住的不仅仅是她对古诗词研究的奉献,还有她深刻而坚韧的性格。她一生所体现的“弱德之美”——历经磨难,她始终在困境中坚守信念,以诗歌为舟,渡过人生的风浪,为他人点燃精神之灯。
我认识一个南开大学的学生,他听说过叶嘉莹的公开课。即使他学的不是中文专业,毕业十几年,他也永远不会忘记那节课带来的震撼:“在课堂上,80多岁的叶嘉莹精神饱满,气势磅礴。数百人的礼堂里,椅子上,过道上,甚至窗户上都坐满了老师和学生,仿佛都被她的故事所折叠。听她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叙述诗歌创作和研究,只觉得自己站在讲台上,有着不可替代的生命力,就像一棵百年老树,深深扎根在这里。”
叶嘉莹的生命力从何而来?她选择坚持中华古典文化的根源,也坚持自己的信念,生出“弱德之美”,但她从来都不是弱者。她一生经历了家庭和国家的衰落、失去亲人的痛苦和人生的动荡。她一直致力于古诗词。她认为那些文化词汇不仅是审美的选择,也是精神的器皿,能够承载苦难的重量和人性的温柔。她坚持通过教学传递这种“弱德之美”,晚年主动回国投身教育,这也深深激励了后人。在叶嘉莹的生命美学中,“弱”不是无能或宽容,而是内向的力量,是面对无常时的宽容和坚持,是在不争的情况下保持精神的完整。
当今社会,崇尚力量和成功,世界总是崇拜强者,但是在叶嘉莹身上,每个人都重新认识弱者。有学者指出,现代社会很多人害怕被视为弱者,拒绝承认人性中的脆弱和依赖,拒绝承认弱者甚至“恐弱”。这种恐惧加强了“强者”的话语体系,从而进一步压制和否定了柔弱、依赖和共情的价值,从而追求与强者相媲美。叶嘉莹的“弱德之美”在这种背景下提供了一个例子:真正的力量不是抹去弱点,也不是屈服,而是承认和拥抱弱小的存在,用柔软的力量抵御外界的压迫。正如叶嘉莹所说:“弱德不是弱者,弱者只是趴在那儿挨打。弱者就是你承受,你坚持,你也要有自己的操守,你要完成自己,这种性格就是弱者。”
原题:叶嘉莹去世: 拾起弱德之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