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胖下去会有多可怕?许多人,每天都要给自己扎十几针。
原创 宣传中心 浙大儿院
假如一个人一直很胖,会有多可怕?
“如果你一直肥胖,人体的胰岛会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总有一天你可能会‘罢工’。到那时,拯救它已经太晚了。在临床实践中,我们遇到了越来越多这样的病人,年纪轻轻胰岛就不好了,每天要测量6-7次血糖,注射3-4次胰岛素。换句话说,每天打针十几次,身上有很多针孔,很痛苦,很不方便,而且饮食上有很多禁忌,运动上也有很多禁忌。”
视频截图《甜蜜的负担》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院长傅君芬教授,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作为国内知名儿童内分泌领域的专家,长期从事儿童肥胖与代谢相关研究,对肥胖给儿童和青少年带来的健康损害有着深刻的感受。
2024年,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教育部、体育总局、中医药局等16个部门启动了“体重管理年”活动。今天,傅君芬教授为我们带来了关于儿童肥胖和代谢的权威科普。
“我们称这些年纪轻轻就患有糖尿病的孩子为糖豆。我们成立了糖豆管理小组,里面有上百个小病例。他只是每天反复测量血糖,注射胰岛素。假如从七八岁开始打球,人的一生也许要打20多万次,这种痛苦如果不是亲身感受,是难以想象的。除身体上的痛苦,精神上的压力,很多孩子甚至整个家庭到最后都出现了一些心理问题,还是很值得关注的。”
视频截图《甜蜜的负担》
傅君芬教授说,在2型糖尿病越来越多的前提下,我们必须更加重视肥胖问题。我们必须保护我们的胰岛,保护我们的胰岛。最重要的是照顾好我们的三餐一床。
一直吃得太多,人太胖
胰岛有一天可能会“罢工”
傅君芬教授表示,胰岛是人体内最重要的内分泌器官,β细胞产生的胰岛素是体内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如果胰岛累了,功能衰竭了,身体就会得糖尿病。每次摄入食物,胰岛都要配合工作。如果你一直吃你的嘴,胰岛就会一直工作。
当我们摄入过多、频繁的食物时,体内血糖频繁升高,胰岛不得不超负荷工作,长期不断分泌胰岛素。这种长期超负荷工作有两个后果。一方面,作为一种激素,胰岛素分泌过多,我们吃的东西都是产生的,最后变成体内厚厚的脂肪,沉积在孩子的肝脏、心脏等内脏周围,导致肥胖。
另一方面,肥胖会导致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导致胰岛素抵抗,使胰岛不得不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降低相同的血糖,从而导致高胰岛素和肥胖之间的恶性循环。
“如果我们不及时中断这个过程,我们将继续保持高胰岛素水平。最后,当胰岛不堪重负的‘罢工’时,孩子不仅会肥胖,还会得糖尿病!”傅君芬教授补充道。
“三餐一床,保卫胰岛”非常重要
否则,估计以后每天要打十针。
胰岛如此重要,那么我们该如何保护胰岛呢?
作为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切断肥胖和高胰岛素之间的恶性循环,帮助超重和肥胖儿童科学减肥。
针对这一机制,傅君芬教授提出了“三餐一床,保卫胰岛”的儿童减肥方案:
三餐:科学安排儿童一日三餐均衡饮食,以谷物为主,减少精致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提供适量的动物优质蛋白质,丰富的蔬菜和水果,尤其是深色蔬菜,保证乳汁的摄入,防止高糖、高脂肪、高盐食物的摄入。
除了三餐,没有必要给孩子额外的饭菜。如果你不吃任何食物,比如饮料、牛奶、饼干和零食,你的孩子一天只吃三顿饭。如果你想给宝宝吃水果,建议中餐后和晚饭后吃半个苹果或半个梨,不要在两餐中间或睡前吃。
一张床:睡前千万不要吃东西,晚上好好睡一觉,睡个好觉,给身体充电。
傅君芬教授解释说,胰岛实际上是根据我们的嘴来工作的。通过一天只按时吃三顿饭,可以大大缓解我们胰岛的压力,减少胰岛素的过度分泌,不再促进更多的脂肪合成,而不是添加零食和晚餐。尤其在夜间睡觉前千万不要吃任何东西,对超重肥胖儿童来说,一杯牛奶是不可能的。睡觉前空腹的状态,可以使我们的胰岛得到更好的休息。
另外,保证充足的睡眠也是预防肥胖的重要环节,充足的睡眠习惯有利于胰岛素的正常分泌和胰岛器官的正常作息,保证儿童的健康。
还能增强“有氧运动” 抗阻运动”
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
除了让孩子吃得好、喝得好的“三餐一床”计划,还应该让孩子移动。因为运动也可以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所以不需要让身体分泌更多的胰岛素,还可以达到降血糖的效果。
就运动选择而言,要坚持有氧运动与抗阻运动相结合的方法。
有氧运动:如跳蝇、跑步、打球…
阻力运动:举哑铃,平板支撑,深蹲…
在选择孩子的运动方式时,家长要遵循孩子的意愿,选择孩子喜欢的、能坚持的、能承受的运动。毕竟,只有坚持的运动才是最有效的运动。
最后,傅君芬教授说,帮助孩子减肥并没有那么复杂。他坚持“三餐一床”的计划,让孩子吃得好,睡得好,动得好,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一段时间后,他的体重自然会下降。
同时,她还提醒家长,不要盲目使用减肥药、过度节食等极端减肥方法来控制孩子的体重。即使他们在短时间内减肥,也很容易反弹,不能长久,可能会对孩子的生长发育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作家:木玉,王囤
排版:王囤囤
批准:傅君芬教授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
阅读原文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