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三折手机,到底有什么难处?
Mate华为三折叠手机 XT的发布给日益同质化的手机品牌发布会带来了久违的新鲜空气。手机还没有正式上市,黄牛已经闻风而动,价格从比亚迪秦到奔驰E不等。
折叠式手机问世五年,在下行市场中划出了一条宝贵的增长曲线,三折的出现,再一次给整个行业带来了困难。
三折比传统对折多一折,最直观的优点是尺寸增大,Mate XT的尺寸由8英寸对折提高到10英寸,向iPad提高。 10.9英尺对齐。
Mate XT最大的技术突破在于,单层厚度缩小到行业最低的3.6。mm,整体折叠形态的厚度只有12.8mm。作为对比,Mate 与去年发布的双折叠Mate相比,XT X5,只厚不到1毫米。整个机器的重量控制在300g以内,比Mate更大 重不到50g的X5。
横向比较同行,Mate 与其它双折叠手机相比,XT并没有“变厚”多少,还有今年发布的三星Z。 Flod 6的差距,甚至不到1毫米。
在mm度量的机身空间里方寸必争,可谓没有感情,全是技术。
弹奏章节的秘密
Mate XT最大的亮点是“Z型折叠”,即机身像阅读奏章一样进行。要达到这种形式,需要两个折叠方向相反,一个向内,一个向外。这是大多数工厂通向三折叠的绊脚石。
简而言之,当两个屏幕向内折叠时,屏幕会受到“挤压力”,而向外折叠则恰恰相反,屏幕会承受“拉伸力”。
与手机的结构设计相对应,内折需要解决“挤压”带来的皱纹问题,更考验屏幕寿命[1];外部折叠需要加强屏幕材料的抗拉性和抗弯性,铰链的设计难度也相应提高。
三星曾经展示过一款“双内折”概念机。这样做的好处是只应该考虑内折状态的“挤压力”,但缺点是手机的厚度完全失控。
因此,Mate XT最大的挑战就是在一个屏幕上兼顾“挤压”和“拉申”。:外折“拉”、内折“挤”、“一崩一紧”之间,是对屏幕设计与生产的巨大挑战。
在宣传片中,品牌大使刘德华的台词,很好地概括了这一挑战:“即使经历了所有的坎坷,身材依然平淡。
在新闻发布会上,余承东表示,团队为了量产三折手机而“奋斗了五年”。具体的奋斗过程不得而知,但华为确实是众多手机品牌中准备最充分的。
华为在2019年推出了第一款折叠手机Mate。 X,选择外折方案,并被第二年的Mate。 Xs使用。那时,它仍然是独角兽的柔宇,它的Flex Pai系列还加入了外折阵营,三星Z与内折阵营。 Fold系列分庭抗礼。
外折虽然更容易处理褶皱问题,但设计和大规模生产的难度仍然高于内折:由于内折屏在折叠条件下不需要铰链支撑,所以内折铰链的设计结构相对简单。同时,外折屏在折叠条件下暴露在外。在相同的使用周期中,外折屏的使用寿命至少是内折屏的两倍。
三星Z内折 Fold 华为Mate(左)和外折 Xs 2(右)
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几乎所有的手机品牌都在折叠型号上向内折叠方案倒置。除了荣耀之外,还有一款以性价比为主的折叠型V Purse,现在只有华为一家还在稳步迭代外折机型。
无论是偶然的还是故意的,不断迭代的折叠型号都可以让R&D部门在真实的生产过程中尝试和犯很多错误,这可能解释了华为为什么率先大规模生产三折叠手机。
Mate XT面临的另一个挑战是如何保证机身厚度和重量在三折形状的同时不向砖头学习。
电池是手机中最占空间的部分,屏幕是最耗电的部分,在扩大屏幕的同时,尽可能地压缩电池的体积,难度不亚于全红晟攻破207C。Mate XT可以将单层薄化到3.6。mm,核心是将电池薄化到1.9mm。
“硅负极电池”又称硅碳电池,主流锂电池负极由碳(石墨)制成。从材料上看,直接用硅代替碳作为电池负极可以带来电池寿命的爆炸性提升,但代价是电池衰减速度极快,充电循环次数极低。
因此,电池制造商开始在碳负极中掺入少量硅,可以在控制电池体积的同时增加能量密度。考虑到手机内部的空间,这种技术思路在手机行业迅速普及。
碳和硅属于“同族兄弟”,化学性质相似。
2021年,小米11 Ultra将硅氧化合物与电池负极混合,成为“5000mAh俱乐部”,首次将硅碳电池带入量产模式。从那以后,硅碳负极已经成为所有高端产品线的必备。折叠手机的出现给硅碳电池增添了一把火。
将Mate iPad类似于XT尺寸。 10作为对比,Mate 与iPad相比,XT的重量 虽然电池电量比iPad低10%, 十只少了27%。考虑到Mate 极端的XT厚度,这一成就已经很难得了。
三折叠手机的另一个挑战,除了尺寸、厚度、重量等硬性指标外,很可能来自软件。
最硬的软件铁板
Others阵营的钉子户索尼于2019年推出了Xperiaa 1和Xperia 5型号,主流手机屏幕16:9/19.5:9纵横比不同,索尼大胆使用21。:9屏幕尺寸。
与主流尺寸相比,Xperia 5的“身材”更加修长,看起来更加精致。但是应用开发商不这么认为,因为主流手机都是19.5。:9的纵横比,应用开发也是以此为依据的,如果适应索尼的21:9大小,相当于增加了额外的开发成本。
iPhone(左)和21:Xperia9 5
所以,大量的应用简单粗暴地移植到21:9在手机屏幕上,结果是屏幕两侧多了两条黑边,反而没有利用屏幕更大的优势。
小米的第一款全屏手机小米Mix也遇到了这个问题。当时小米的ID工程师把屏幕纵横比改成了17。∶9,由于市场上没有“全屏”类别,主流纵横比为16。:9,这将导致小米违反谷歌兼容性定义文档——安卓兼容性文档要求屏幕比例介于4。:3和16:9之间。
所以,小米花了半年时间与谷歌沟通,最终说服谷歌总部同意做出相应的改变。
iPhone X之后,所有手机品牌都心照不宣地接受了19.5:9全屏时代的屏幕比例降低了软件开发者的适应难度。就连索尼也抛弃了祖传的21:9尺寸,回到19.5:9阵营。
但是,折叠手机的出现使得适应问题再次暴露出来。
在主流对折手机的情况下,屏幕接近方形,与大多数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尺寸有很大不同。目前很多App的折叠屏版本只是基于直板机的简单拉伸。
同时,不同手机品牌的纵横比也不同。如果你想完全满足用户的感受,开发商不仅要重新设计折叠手机的类别,还要为某个品牌甚至某个型号进行定制设计。看着折叠手机的渗透率勉强超过3%[3],开发者难免会兴衰。
而Mate XT具有单屏态、双屏态、三屏态,对应三个纵横比:2.21、1.08、0.7。开发者说,工作的确无法完成。
为了解决适应问题,华为显然做了充分的准备。在主流手机品牌中,只有华为和vivo保持了每一代车型纵横比的一致性,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开发者的适应难度。
同时,Mate 三屏XT状态,纵横比与iPad 10等主流平板非常接近(1.43);1.44),无论是故意的还是无意的,都可以客观地降低适应的难度。
在寸土寸金的机身空间中雕刻,考验的是R&D团队的工程水平。但是要解决折叠屏的软件问题,还是要发动群众的力量。
2019年,华为与软件绿色联盟联合发布了《折叠屏软件设计与开发行业规范》。截至目前,国内TOP 在华为折叠屏上,1000的应用实现了95%的适应[4]。余承东说,华为三折叠方案已经准备了五年,也许不是谦辞。
而且华为通过三折叠手机全方位展示肌肉,也让苹果“挤牙膏”的最新力作iPhone 16略显尴尬。
为什么不是苹果?
iPhone 16 A18是Pro最大的亮点。 Pro,唯一肉眼可见的硬件“改进”就是增强了拍照按钮。前者依靠台积电的刀法,后者依靠安卓兄弟珠玉。自然,我们不能指望网友们一个接一个地完成他们的生活。
在智能手机仍然混乱的时代,苹果是中国供应链中最严格的教师,也是最有经验的技术指导。
iPhone 四是苹果采用了一种叫做柔性电路板的方法。(FPC)该技术,即由软材料制成的印刷电路板,可以弯曲折叠,可以减小电子产品的体积和重量。iPhone 第四次应用后,国产安卓手机迅速普及了这项技术。
到达iPhone X时代,苹果与立讯精密合作,完成了FPC软板折叠技术。一季度后,华为、荣耀、OPPO、vivo和小米先后与立讯精密签署了FPC软板技术的新订单。iPhone2017年 X销售,立讯精密收益同比增长66%。
类似的情节已经反复上演,但今天,即使是苹果的粉丝也不得不承认,三星和中国公司是手机行业近年来的大部分创新领导者。
在iPhone的第六年,“拍月亮”的潜望镜头出现了。 15 Pro 出现在Max中;硅碳电池将手机的电池容量一步步提升到5500mAh以上,而今年发布的iPhone 16 Pro Max,刚刚将电池电量从4441mAh“跃升”到4676mAh。
中国手机品牌与供应商共同完成了技术预研和量产上坡,苹果反而成为供应链前进的受益者。
2019年折叠手机问世时,浩瀚的赛道一马平川,似乎是苹果再一次主动的机会。
然而,各大品牌的折叠型号每年都在迭代,垂死挣扎的摩托罗拉也加入了战场,而苹果却默默地下线了iPad,对折叠手机威胁最大。 mini产品线。
从文件袋里拿出乔布斯的MacBook Air的画面仍然是苹果历史上最难忘的时刻。索尼的Walkman和东芝的Dynabook也用大量惊艳的瞬间定格了日本电子产业的黄金时代。这些抽象的论文、专利和汗水数不胜数,以后总会被一遍又一遍地谈论。
华为Mate XT也许注定是小众,但它也将成为一个被反复提及的时刻。
Mate XT和iPhone 16发布当天,在惨烈的对比下,只有几条零星的评论在问:苹果到底什么时候出折叠手机?
消费电子市场很少有迟到的胜利,“狼来了”的故事总有一天会结束。当狼不再是主角的时候,它来不来都没那么重要。
参考资料
[1] 三星,柔宇,华为:折叠手机内外的硬核之争,消费日报网
[2] 柔宇二代折叠手机全球公测:“无皱纹”秒杀三星!弯曲寿命超过百万次,智东西
[3] 中国折叠手机2024年上半年累计渗透率,CINNO Research
[4] 软体生态成为折叠屏行业发展的关键,华为推动行业跨越式发展,新华网
[5] How Apple tied its fortunes to China,金融时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远川科技评论”(ID:kechuangych),作者:何律衡,36氪经授权发布。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