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了望|看看萨米剧院、北京艺术中心等旧改和新生。

2024-09-03

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各地城市的公共文化空间正面临着旧改革和新生活的需要。《澎湃新闻艺术评论》(www.thepaper.cn)定期盘点一些在全球范围内完成的建筑作品,虽然不一定能“窥见全景”,但从设计上可以看出建筑师独特的思想和设计匠心。本期聚焦近期建设的公共文化空间,包括挪威萨米剧院、法国谢西文化中心、中国北京艺术中心、福建松溪大布村的文化生活空间。


挪威|萨米剧院


评价:挪威萨米剧院是建筑事务所Snøhetta的新作品。这座公共建筑位于挪威芬马克高原。在设计中,设计师将北欧萨米文化的传统元素与现代建筑理念相结合。同时,建筑的整体设计与周围的山和高度相协调,保持了有机形态。


萨米剧院©Lars Petter Pettersen


萨米剧院的设计灵感来源于萨米文化,特别是驯鹿角和传统帐篷(Lavvu)方法。建筑由三个相互连接的木块组成。代表性元素是倾斜木屋顶。倾斜角度经过精心设计,保证了极地气候下的排水功能,同时利用其几何形状与周围的自然地貌形成了和谐的对话。


本地木材主要用于萨米剧院,体现了可持续发展与建筑与环境的共生关系。木材作为主要的结构材料,用于建筑物的立面和室内空间处理。为了应对极地寒冷的气候,建筑物的墙壁采用了高效的隔热材料。同时,仔细计算窗户的位置和大小,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光,降低能耗。在景观设计中,设计师保留了建筑周围的自然地貌和植被,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比如亲密的圆形前院和驯鹿围栏区,将建筑与自然无缝连接。


萨米剧院©Lars Petter Pettersen


萨米剧院©Lars Petter Pettersen


剧院的室内设计以简洁、功能为主,同时融入萨米文化元素,开放灵活的空间支持教育和文化活动。天窗和大玻璃窗促使太阳充分进入室内,营造出明亮温馨的学习氛围。内部木材处理延续了外部设计的自然主题,为用户提供了舒适的感官体验,色彩温暖。


此外,该建筑还符合被动房屋标准,90%的供暖和制冷能源来自深达250米的地热井,完成了高能源自给自足。设计师在功能、生态和文化表达上达到了和谐统一,所以这个项目不仅是一座建筑,也是萨米文化的象征和传承。


萨米剧院©Lars Petter Pettersen


法国|谢西文化中心


评语:Opus 5 位于法国布里里的建筑事务所设计的谢西文化中心(Brie)谢西镇,地区文脉(Chessy),作为农业历史的遗址,它被认为是乡村美学的延续。与此同时,该项目毗邻西南迪士尼现代酒店综合体,成为两种建筑风格的和解者,在新旧之间架起了桥梁。


谢西文化中心©Luc Boegly


Opus 5 建筑公司的建筑师们努力建造一座能够清晰地表达其连接功能的建筑。现有的 Tournelles 农场作为布里农业历史的遗址,为设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这个翻新的文化中心通过石材结构和粗糙的立面,被构思为农村美学的延续,而不是与之形成对立的存在。


建筑公司设计的谢西文化中心的核心理念是保持农场原有的规模和特色。他们增加了两个建筑——音乐工作室和多功能厅,其形式模仿了当前的建筑。


谢西文化中心©Luc Boegly


谢西文化中心©Luc Boegly


在这个项目中,建筑师强调材料的重要性,重复使用回收的砖块和石头来创造地方历史感的延续。为了加强建筑与周围环境的联系,室内空间使用了原始简单的材料。这种行为突出了建筑的材料特性,加强了与地方历史的联系。


与此同时,表演厅和主剧院巧妙地融入了改造后的粮仓,为表演提供了独特而有特色的空间。谢西文化中心虽然保留了历史特色,但也配备了最先进的技术,其现代表演空间拥有完善的舞台设备,保证了它能成为适应各种活动的多功能场所。


谢西文化中心内部 ©Luc Boegly


谢西文化中心内部 ©Luc Boegly


北京艺术中心


评语:北京艺术中心位于京杭大运河畔,由歌剧院、音乐厅、戏剧院组成,除了剧场和绿心露天剧场外。艺术中心曾经是通州粮库,为京城储备粮食。现在,建筑师想把它变成一个承载当地和全球文化的“文化粮库”。


北京艺术中心 © 朱雨蒙


位于通州区域城市绿心文化组队的北京艺术中心,汇集了博物馆、图书馆、公园绿地等一系列公共文化项目。SHLL是北京艺术中心 建筑事务所,、Perkins&Will 建筑公司的设计,包括歌剧院、音乐厅、戏剧场、剧场,以及可以容纳各种表演和活动的绿心露天剧场。每一年,从中国传统戏剧到歌剧,从管弦乐到歌舞、舞蹈等,这里都会举办近千场丰富多样的表演。


他说:“我们总是把这个项目当作‘文化容器’。主创建筑师 Chris Hardie 提到:“这里曾经是通州粮库,为京城储备粮食。现在我们要建设一个‘文化粮库’,承载当地和全球文化,使之成为推动北京艺术文化发展的重要枢纽。”


外立面的北京艺术中心 © 朱雨蒙


外立面的北京艺术中心 © 朱雨蒙


设计旨在用含蓄而具有象征意义的诗意画笔,勾勒出一个与环境和市民共存的文化艺术社区,连接场地的悠闲过去和光明未来。艺术表演中心位于绿心文化团队的核心位置,被构思为京杭大运河畔三盏艺术灯笼。通州古代运河沿岸的通州古粮库,以歌剧、戏剧、音乐等三大文化器皿雕塑般的规模,结合通州当地的水运历史和文化内涵,重新诠释。建筑形式与古代粮库的屋顶形式相呼应,也隐喻着慢慢拉开的剧场序幕和运河上传统船舶的风帆。一个互通的平台层将三个剧院的规模串联起来。通过通向四面八方、平缓延伸的台阶,平台将剧场大堂的公共空间向外延伸,使剧场的室内空间与周边景观和大运河更加紧密地交织在一起。


内部的北京艺术中心 © 朱雨蒙


内部的北京艺术中心 © 朱雨蒙


“每个容器的设计都有自己的特点,并与其功能紧密结合。例如,歌剧院的大小是根据声学要求进行优化的结果。”项目总监陈超说:“但三个器皿是一体的,就像河边的三盏灯笼。欢迎来到这里。”


绿心文化团队下面有一个地铁站,加上四通八达的斜坡和台阶,公众可以轻松到达剧场的所有观看空间。剧场、图书馆、博物馆通过共享配套设施在地下连接,设有停车场、商业、餐饮区,并点缀下沉花园。连接三个剧场的平台层始终向公众开放,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可以漫步和观看的地方,欣赏通州和大运河的壮丽风景。


北京艺术中心 © 朱雨蒙


福建|松溪大布村文化生活空间


评语:福建省松溪大布村文化生活空间是一个针对当地传统住宅的更新和改造项目。在尊重和保护历史痕迹的同时,建筑师试图以新的结构和空间形式探索传统村庄的当代空间价值。


松溪大布村文化生活空间©高含之


松溪大布村文化生活空间由空心建筑设计工作室更新改造。空心建筑的整体改造策略是基于现状保护和保留有价值的构件,并通过新的结构连接和整合,形成新旧交织的空间体验。


南侧建筑分散,设计部门采用了更新编织和补充链接的策略。在考虑不影响现有结构基础的情况下,新放置的空间以对角错开的方式嵌入群落格局。在空间内部,这种策略构成了一个可以漫游的庭院式空间群。然而,在北方,庭院系统是完整的,场所的历史气候是用雕花木结构和天井墙上的“福”字浮雕来描绘的。


松溪大布村文化生活空间©高含之


松溪大布村文化生活空间©高含之


屋顶顶下,景色横向展开,列入视线;在它下面,大厅空间的木结构被完全保留,路面沿着木结构的檩条位置和标高,为景观做了一个条形台阶供人们坐着。木结构和新结构通过台阶的错落嵌合,恢复了木结构支撑屋顶的结构力,从缝隙中透露出的道路光影提醒结构和空间的重构,将当代感觉结合到历史氛围中。


项目的公共属性作为大布村的文化生活空间非常重要。设计部门将注意力转向建筑屋顶上的室外空间。在这里,设计部门建造了一个农村公共场所,可以近距离接触风蚀的夯土墙,也可以爬上面向景观的瓷砖屋顶。


松溪大布村文化生活空间©高含之


在屋顶的一端,一座天桥穿过街道,悬挂在河流上,将屋顶空间引向景观。桥梁上的白色弧形桥梁和桩以蓝色村庄的特殊外观和尺度在十字路口的河边建造了当代标志,成为村庄新的集体记忆。这座桥就像历史上村庄延伸到河流的条条堤口一样,通过连接自然和村庄的线性方式,延续了村庄的文化记忆,生活在河流中。


(本文综合自建日筑闻,GA环球建筑。 )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