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成绩单发布!PK中报19家券商,投行、资产管理、直销都有看点。

2024-08-30

原创 马静 券商中国


上半年近一半的上市券商成绩单已经揭开了面纱。


八月二十八日,券商“一哥”中信证券披露2024年中期报告:实现营收301.83亿元,同比下降4.18%;实现105.70亿元的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6.51%;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比去年同期下降0.31%%。


截至目前,已有19家上市券商发布了2024年半年度报告,超过70%的券商收入和净利润均有所下降,最大降幅达到75.83%。


具体到业务线,15家券商投资银行业务下滑,中信证券等4家券商投资银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同比下降50%以上;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也是一片惨淡,只有两家券商实现了正增长。相比之下,资产管理业务已经成为大多数券商业绩增长的引擎,大型券商资产管理业务占总收入的比重已经超过了投资银行。在自营业务方面,“有人欢喜有人忧”,业务收入成为券商业绩的分水岭。


券商“一哥”:上半年差旅费同比下降13%


根据中信证券2024年中期报告,除证券投资业务外,其它业务单位的利润全部下降。在这些业务中,证券承销业务减幅最大,实现收入17.23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54.62%。二是在其它业务领域,实现收入24.42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41.96%。经纪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收入均在10%以内,前者实现收入76.95亿元,同比下降2.85%,后者实现收入49.19亿元,同比下降8.26%。作为唯一的正增长板块,证券投资业务实现收入134.04亿元,同比增长31.25%。


此前,中信证券市场的扩张相对均衡。随着上半年各业务线营收的变化,结构与往年相比也有所微调。其中,证券承销业务在其业务领域的比重明显降低,从去年同期的12%降低到6%,其他业务领域的比重也降低到8%。同时,证券投资业务占总收入的比例增加到44%。


具体来说,中信证券的很多业务线都是稳步前进的。比如在财富管理业务方面,截至报告期末,累计客户数达到1470万,代理客户资产规模维持10万亿;在代理方面,中信证券提供14717种商品进行资产托管服务,15586种商品进行基金业务外包。


但从中期报告中也可以看出,受市场环境等诸多影响,中信证券投资银行股权融资业务资产管理业务压力较大。半年报显示,上半年中信证券股权融资包销规模为318.96亿元,同比下降79.92%。对此,中信证券表示,下半年将扩大国际市场客户,加强港股融资和东南亚等海外股权融资业务的发展。


资产管理业务方面,截至报告期末,中信证券资产管理总额为14563.56亿元,同比增长5%,但管理费收入从去年同期的11.22亿元下降到10.74亿元。谈到下半年,中信证券提到要加强投资研究管理,提高资产管理产品质量,加强主题场景等产品研发。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各证券公司普遍强调降低成本,证券公司中国记者注意到,中信证券的业务和管理费也有所下降。半年报显示,上半年业务和管理费为134.77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5%。其中,差旅费占2.31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3%。


此外,中信证券还披露了2024年中期利润分配方案,计划分配35.57亿元现金红利(含税),占2024年中期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34.89%。


14家券商的收入和净利润都在下降。


计算中信证券,截至8月28日,已有19家上市券商披露2024年半年度报告。目前,上半年归母净利润超过30亿元,包括中信证券和国鑫证券。方正证券、东吴证券、国元证券的归母净利润超过10亿元,紧随其后。


与去年相比,这19家上市券商的业绩有所下降。其中,14家券商的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均有所下降,平均减少12.82%和24.01%。只有国元证券成功实现了“突破”。虽然收入有所下降,但归母净利润呈正增长,增长9.44%。


按照归母净利润的规格计算,5家券商的归母净利润实现正增长,最高增长率可达73.39%,14家券商下降率最高可达75.83%。以50%为界,东兴证券和首创证券是实现归母净利润高增长的券商,但净利润“减半”,主要包括国海证券和东北证券。


超过一半的券商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下降超过20%


从具体业务情况来看,15家券商均遭受投资银行业务下滑,东北证券、东吴证券、国鑫证券等券商均有类似表示,投资银行业务净收入下降,整体收入受累。根据Wind数据,12家券商投资银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同比下降20%以上,国海证券、西部证券、中信证券、东北证券均下降50%以上。


这主要与股权融资面临的市场环境有关。据中期报告统计,2024年上半年,a股市场共发行142个新股项目,同比减少62.23%;募集资金1294.6亿元,同比下降77.3%;IPO审批项目23个,同比下降85.89%,通过率82.61%,同比下降5.12%。%。


首创证券、东兴证券、长城证券、南京证券的投资银行业务逆势增长。根据整理报告,这主要是因为它大力挖掘债务包销发行市场、北交所和新三板业务,扩大了股权融资服务的深度。例如,长城证券专注于电力行业,发行多单电力能源公司债券项目。此外,南京证券继续加强与地区政府和开发园区的对接合作,大力开展决策咨询、培训论坛、公司投融资对接等多元化资本市场服务。


在一级市场低迷的同时,上半年二级市场普遍波动。在这种背景下,大多数券商的财富管理业务也面临挑战。单从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来看,只有山西证券和财达证券实现了正增长,其他券商均有所下降,减幅在20%以内。


但从基金投资、新开户、代销产品的规模来看,仍有券商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比如上半年东兴证券基金投资顾问业务新增合同规模2.45亿元,代理销售金融产品净收入同比增长27.29%;财达证券透露,其1-6月累计新开客户91408户,实现a股股票 资金成交额为0.69万亿元。


自营业务是券商业绩的分界点。


相比之下,资产管理业务已经成为大多数券商业绩增长的引擎。根据资产管理业务手续费净收入的统计,15家券商同比实现正增长,最低增长率超过15%,财达证券、首创证券、南京证券翻了一番。得益于此,券商的收入结构得到了改善。就拿国信证券来说,投资银行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5.28%,但是资产管理业务的比例从2.71%提高到5.36%。而且至少在此之前的两个半年报告期内,国信证券投资银行业务的收入比例都高于资产管理业务。


从中期报告来看,一些券商在投资研究策略上是切实可行的。例如,首创证券主要是在利率债务策略和“大固定收益”的同时,大幅提升存续信用债务策略的产品结构。 “战略、权益战略和资产管理投资产品都实现了良好的布局。一些证券公司在分销渠道上下了很大功夫。正如西部证券所说,他们深度培育银行代销业务,多维度拓宽销售路径,致力于提供全面的理财规划服务。


自营业务的表现可以称之为“经纪人高兴,经纪人担心”。券商中国记者以“自营业务收益=投资收益” 公允价值变动——计算合资/合资企业的投资收益”规格,上半年约有8家券商直营收益呈正增长趋势,11家券商有所下降。


以东兴证券同比增长一倍为例,半年报显示,其自营业务收入为8.65亿元,同比增长110.23%,占总收入的17.73%。国元证券的自营投资也为收入做出了巨大贡献。上半年收入10.99亿元,同比增长42.17%,占总收入的30%以上。财达证券、东北证券、浙商证券等券商的自营收益同比大幅下降,显著拖累了整体业绩。


根据整理中期报告,自营业务表现较好的券商在战略上有共性,具体表现为配备高股息资产、增加固定收益投资规模、优化结构的股权类别,并立即判断市场走势,进行战略调整。


此外,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面对上半年的波动,一些券商加大了对FICC创新业务的探索力度,促进了客户需求和创新业务的快速发展。例如,财达证券提到,该企业积极部署新的业务类型,通过抓住市场投资窗口投资股票衍生品,从而获得波动的市场趋势收益。


原标题:“中信成绩单发布!PK中报19家券商,投资银行、资产管理、直销都有看点”


阅读原文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