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跑”项目建设 产业投资“势头强”
投资不仅是稳定工业增长的重要抓手,也是未来产出的重要支撑。上半年,全市工业投资增长37.2%。关注重点项目,加快项目建设,工业投资的快速增长不仅改善了供给结构,也为全市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重点工程建设马不停蹄
加快投产的有效性
塔吊林立,推土机、压路机、切割机等机械轰鸣,工人们来来往往...近日,位于德阳国际铁路物流港公园的临港制造工业园项目正在加快建设,预计年底投产。
临港制造业园项目是2024年新开工的重点项目,总投资13.76亿元,总建筑面积约26万平方米,主要包括单层及多层仓库、单层及多层厂房、中试建筑及配套基础设施等。
德阳国际铁路物流港是我市具有鲜明特色的重点产业功能园区。该项目的建成将成为我市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对推动成为德国临港经济产业集团的优质发展、成为德国同城发展、融合创造“一带一路”具有重要意义。
在凯州新城,新豪斯能源设备智能制造中心是川内最大的能源设备制造项目,正在加紧装修、设备进场调整等工作。,并努力在9月份完成所有项目。

新豪斯能源设备智能制造中心项目生产线。本报记者 文潇 摄
2023年2月,新豪斯能源设备智能制造中心项目开工,总投资30亿元,占地370亩。该项目新建了25万平方米的标准工厂,新建了50条能源设备生产线,如燃气探测器、气体报警系统、管道燃气自闭阀等。,并配套建设模具制造和精密机械加工中心。全面生产后,可实现年产燃气报警等能源设备零部件530吨,估计新增产值36亿元,新增税收1.2亿元。
从签约到开工,凯州氢能高端设备制造项目只用了一个月;赋能飞迅人工智能数据标注基地揭幕后,一季度已获订单6000万元;一汽解放后,森萍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项目将进一步延伸我市汽车产业链...
持续的项目建设投产浪潮,为德阳经济发展带来了澎湃动能。
重视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强链
坚持招大引强
德阳深知项目对经济发展的决定性推动作用,一直坚持招大引强,特别是在制造业项目上下了很大功夫。
以“3”为中心的优存量 1"主导产业进行延链补链强链,推动项目尽快竣工投产,企业实现产量翻倍;扩大增量,吸引更多头部企业和重大项目建设,成功扩大化工园区,保障要素;利用成德同城化等机遇,实施协同产业投资制度。
一汽释放智能制造工厂正在持续建设,基本达到工业和信息化部智能制造3.0工厂标准;一汽释放配套产业园。目前一汽释放整车制造公司1家,零部件企业15家,签约项目13家,其中华旗汽车、四川鼎盛昌兴、思凯莱特已经建成。围绕锂电池产业链大力实施项目招聘建设,以新旺达为龙头,致远锂业、思特瑞锂业等10多家重点企业合作支持锂电池产业集群,1-6月实现产值80亿元。
另外,我国先进制造业集群、特色食品产业集群、航空设备产业集群正在加快与成都、宜宾、眉山、遂宁等地共创锂电产业集群。
今年二月,成都、德阳经济和信息化部门在凯州新城召开了“协同产业招商、促进共享发展”工作推进会。截至目前,成都市投促局已向德阳市经合局推送6条项目信息。成都、德阳区(市)县工业园区已成功签订合同。目前,四川天府新区-德阳经济开发区、成都高新区-锦阳区、锦江区-中江县、青羊区-广汉市、金牛区-什邈市、武侯区-绵竹市、成华区-罗江区已签订合作协议,深化园区合作、联合投资等领域的合作。
坚持双手抓、双手硬、市县联合实施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及时响应项目用地、用电、用能关怀,帮助项目建设。
今年1-6月,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7.2%,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33%,高于全省19%。%。投资225.9亿元、151.7亿元完成240个市重点、39个省重点项目,占年度计划的55.7%。、55%。森萍科技等28个项目开工,总投资215.7亿元,天合光能等21个项目竣工,总投资133.9亿元,预计今年新增产值48.2亿元。
记者 | 伍玲 编辑 | 肖曦 魏心悦(实习)
原标题:项目建设“加速跑” “势头强”的工业投资
阅读原文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