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厌倦购物!“全勤粉丝”告白上海书展

08-14 05:50

20 多年来风雨无阻,是什么吸引了“全勤读者”参加每一届上海书展?这个 8 月,2024 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将于上海 14 日到 20 号码在上海博览中心举行。“老地方,老时间,老朋友”,上海书展正让阅读成为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一位“老友”的“全勤”全情参与,共同书写了“人民城市人民建设,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生动画轴。今天,本报推出“上海书展” 20 年 · “全勤读者”系列报道,从这群从未爽约的“粉丝”故事中,见证了一座书香之城与爱书人士的双向奔赴。


在主会场上海博览中心前拍照,成为年度“全勤粉丝”俞亮富逛书展的“规定动作”。


2024 上海书展前两周,文汇报了融媒短视频《全网寻上海书展全勤读者》,不到一段时间, 24 “许蜜桃下午茶”视频号后台涌入了不少好评和留言。经过几次采访,一位上海书展 20 一年一度的“全勤粉丝”画像逐渐清晰—— 63 年俞亮富,书展 20 多年来,无论高温、台风、暴雨,一届都不缺。


“首届上海书展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一闪而过。 20 年过去了。不只是每次打卡,我甚至还在 2019 每年使用公休,7 天都泡在书展里,‘ 7 进 7 全职出勤;去年除了 8 月 17 日,其他 6 天 6 进入书展,几乎又是一次全勤。“全勤”中的“全勤”,堪称书展“全满贯”。俞亮富家里有专门的箱子存放与上海书展相关的门票、纪念册、海报等资料,甚至还有标有书展字样的购书塑料袋。他随时用手机记录书展所见所闻,串成图文并茂的“美篇” App 专题相册。“每一个夏天,总是期待 8 月爱书人的节日。20 年复一年,似乎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也算是一种生活仪式感!"


50 元稿酬、1000 这本签名书,无价的喜悦


东方网曾经举办过“上海书展” 10 作为书展的常客,俞亮富找到了过去的记录,整理上传了我的上海书展日记,很快被编辑选中登录到网站首页。他还从邮局收到了 50 提款通知书中的元稿酬。


如果提交和发布是书展带来的意想不到的惊喜,那么保存自己喜欢的著名艺术家的签名本就是不断的动力源泉。“上海书展汇集了国内外著名艺术家,自然可以获得很多签名书,这是书展带来的附加值。”俞亮富直言不讳地说,他喜欢收集签名本,不在乎是否升值,而是出于爱书人对书籍的珍惜和对作家的敬佩。


"网上有专门卖签名书的,开价还是很高的。但是虚实实搞不清楚。本人手头有千本宝贝,虽然有市场定价,但签书时与作家面对面交流积累的喜悦是无价的。他们凝聚了我和书展的故事,就像打开纪念册一样,看到赠言、签名和签名日期,会自动出现热火朝天的景象。举例来说,王安忆小说集《雨,沙沙》就是俞亮富。 1981 2008年参加工作后买的第一本书,一直珍藏着, 2009 年书展上海图书馆分会场,他专门找王安忆签名,“梦想”。


俞亮富晒出了历届上海书展的部分门票等。


从陈子善、葛剑雄、骆玉明、陈引驰、熊月之等学者,殷之光、鲍国安、张杏声、温玉娟等演员,到梁永安、凡一平等复旦大学中文系作家班师生,再到出版者俞晓群写“人书情未结束”...俞亮富对“追”的签名书数不胜数,列举了一系列“高光”片段——


2004 2008年第一届书展第一天,西一馆签署了《天地蛋》新书。“为什么我记得这么牢?这本书的作者俞天白是我上中学时的语文老师。那天,我请俞先生签字,一起拍照。我特别自豪。”


2011 2008年年书开幕日, 年度诺贝尔文学获得者勒勒勒 · 克莱齐奥签约销售,“一大早出门,就遭遇了一场雷暴。“暴雨过后,法国作家专程来沪,形容为“让路边的树看起来很幸福”。暴雨中,开幕式被推迟了。 1 小时,"从 8 点半开始,等待 11 点多,排队 3 一个小时,终于拿到了《巨人》《赛车》的签名本和他的签名照片。


2018 2008年,衡山路新书《衡山路》首发,10。 一位作者全部到场,“作为住在衡山路边的居民,一定要买一本。” 10 一个签名快乐地“挤”了一页。


2019 年书展特别大——“作家张抗抗分界线”出版于 1975 年,40 多年来一直期待着她的签名,现在终于如愿以偿了。”那时俞亮富提前准备好了,找了一些家里的藏书带到书展上,“共签了。 22 这个,包括张抗抗,叶辛,阿来,余华,郑克鲁,韦力等等。加上新买的书展。 8 这本书,本次书展大丰收,加强了。 30 签名本。"


不仅 20 一年一度的“全勤”,几届还" 7 进 7 出"


“我不厌倦参观上海书展。每天活动排得满满的,非常丰富,质量也比较高。一周密度这么高,其他地方很难替代。这就是书展的吸引力。有几届我‘ 7 进 7 出来,只要时间允许,自然会多泡一会儿。20 多年来,其中一次延期,一次停办,总觉得生活中缺少了什么。"俞亮富仍然记得,2022年 年书展期间,喷水池广场西侧增加了“书展历程展厅”,踏上了标有年份的红毯,增添了仪式感,就像走路一样。 20 多年来,书展淘书路上。


他总是喜欢书籍,崇尚“快乐阅读”。 8 月书展,现在上海几乎每周都有读书俱乐部或讲座,这是书香满城带来的快乐,也让我的退休生活更有品味。“俞亮富从小就喜欢逛书店。他经常去福州路古籍书店和艺术书店参加活动,喜欢去明复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借书。


书展 20 载,有什么变化和不变?俞亮富想了想。不变的是,书展依然以买书为主,活动越来越多,城市参与范围更广——除了上海博览中心的会场,各区的许多图书馆和书店也作为分会场参加。国际文学周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和互学。


甚至门票的设计也越来越精彩,他和书友们发现,2004、2005 年票表面只印有“上海书展”和日期、时间、地点,简单无比;2006 每年都印有书展标志 logo;2009 2011年呈现“我爱读书,我爱生活”的主题标语; 2008年起命名为“书香中国”上海周……还分为日场、夜店、指定日、团队、专场、赠券等。2018 年书展展出了历届全套门票,五彩缤纷的券面吸引了众多收藏家驻足观看。


“最近两三年转向网上电子购票,收集纸质门票变得困难,有点遗憾。"如果要给上海书展提建议,这位影迷有一个愿望——"记得上海曾经对沪上十大藏书家、书香家庭等进行了评价。事实上,书展也可以做一些文章,推出更多的评选活动。”他观察到,2020年 今年上海书展首设“未来阅读”展厅,正好位于以前实体书店展厅所在地,这是否是“新旧交替”的暗示?


“周二是书展结束的日子。这几年每次见到“周二经典阅读会”,我总会到达中央大厅。当阅读声响起时,意味着一周的书展即将结束。”虽然新书展还没有开幕,但老俞的期待已经透露出一丝不情愿。


作者:许旸


文章:本报记者 许旸 图片:受访者提供图片 编辑:施薇


请注明转载此文的来源。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