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部中国原创从申城走向世界

2024-08-10

高质量的“引进”与高水平的“走出去”紧密结合,缺一不可。昨天,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公布了最新的“海上清单”,13 从上海出发,部原创文艺作品走向世界舞台。其中 8 一部经典作品将通过“聚焦中国”活动向全世界推荐爱丁堡。艺术节在汇集世界艺术精品力作的同时,努力以生动的艺术形式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诠释上海的精彩。


如何与海外观众深入链接中国原创作品?“丰富和优化平台,回馈内容创作,这是我们推动中国原创作品‘出海’的一贯原则。“艺术节中心总裁李明表示,”在双向赋能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不断提高中国文艺作品的国际意识,还为中国创作者带来了世界上最前沿的表达形式和艺术潮流,努力消除彼此之间的认知芥蒂。这将使‘出海’作品得到有效的传播,形成感官共鸣,情感共鸣。"


传统与先锋共聚,讲述精彩的中国故事


长江二号海报,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青年艺术团。


8 一部作品题材多样,风格各异,将分别在爱丁堡的各个剧场上演。在这些音乐会中,琵琶演奏家吴蛮展示了中国民乐的魅力;上海沪剧院沪剧《庵堂相会》 · 扶桥、行路、盘夫”、深圳木偶剧团《千里单骑》是中国传统文化在舞台上的辉煌绽放;中国福利协会少年宫艺术团《美丽的地球》、长江二号,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青少年艺术团、戏剧有趣剧团《Hi,希德展现了中国青少年观看世界的独特视角;中央戏剧学院《铸剑》、文小超肢体剧院“看,这人!》这反映了中国青年艺术家在艺术表达形式上的先锋探索。


“这是上海沪剧院第一次参加海外大型艺术节。表演曲目《庵堂相会》代表了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的特色,由沪剧院最年轻的演员挑起。"上海沪剧院副院长李茹告诉记者,整本书《庵堂相会》的时长约定 2 此次海外表演首选“扶桥”“行路”“盘夫”等折子戏,并重新安排为“扶桥”“行路”“盘夫”等折子戏 40 为了满足在爱丁堡表演的需要,分分钟的舞台集萃。表演也改变了以往的舞美、伴奏,引入了多媒体技术,使传统戏曲呈现青春风格。"为方便文化经典的翻译,我们请专业团队做了大量的翻译工作,包括曲目介绍和台词字幕等各个方面。比如表演译名《Love Bridge》便源于‘扶桥’一折的寓意,尽可能方便海外观众对跨文化的理解。同时,我们还将通过表演导赏、艺术课等方式,与当地同行和艺术爱好者进行交流,推动沪剧走向国际舞台。"


《长江二号》是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青年艺术团打造的第一部原创歌舞剧,首演就是登上世界舞台。作品灵感来源于“长江口二号”古船的打捞作业,以当代青少年为主角,通过海派考古揭示了上海文化经济的发展脉络和深厚底蕴,鼓励青少年勇敢追求梦想,踏上海浪。年轻演员说去英伦,用英语表演会是一种特殊的感觉。


主动“上前一步”,提高优秀原创国际“可见度”


近年来,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积极“上前一步”,积极帮助优秀文艺作品“出海”,利用自身知名度推动优秀中国原创作品的国际传播。


上海与爱丁堡有着深厚而漫长的文化艺术交流。2017 2008年,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首次举办了爱丁堡“聚焦中国”系列活动。在文化与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上海市文化与旅游局、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的大力支持下,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依托自身资源优势,与爱丁堡国际艺术节、爱丁堡艺穗节密切合作,通过不断选拔和运输国内优秀作品,不断打造爱丁堡“聚焦中国”品牌。


今年 4 月,“英雄帖”再次在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广发。由爱丁堡节日机构负责人组成的专业人士精心挑选的选拔团队,最终 8 一部经典作品脱颖而出,将在今年的爱丁堡“聚焦中国”活动模块推荐给全世界。“这些经过层层选择的作品既有民族特色,又有国际表达。届时,他们将接受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爱好者、业内人士和平台机构在爱丁堡的舞台上的共同审查,这是我们提高中国优秀原创作品在全球舞台上的可见度的切实措施。“艺术节中心副总裁杨佳露介绍,这是“聚焦中国”的品牌。 2017 自2008年成立以来,第四次登台爱丁堡,这是一个活跃的国际文化艺术交流场所。


上海的艺术触角到达了更广阔的领域。今年 6 月 , 作为第 22 郑杰舞蹈剧场《训诫三则则则》是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委托作品。 · 《山月》出现在罗马尼亚锡比乌国际戏剧节上。郑杰早在 2017 2023年入选艺术节“扶青计划”。 年,“训诫三则” · 经过艺术节首演、表演交易会两次亮相后,山月“舞”走向世界舞台。


搭建一座稳固的桥梁,连接全球文艺产业


深圳木偶剧团《千里走单骑》海报。(所有受访者都提供图片)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作为沟通创作与产业的桥梁,依托其“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联盟”的广泛合作网络,与联盟内部 49 国家和地区 183 家庭艺术机构经常开展文化交流活动,构建国际平台,连接全球演出市场。


记者了解到,9 月 16 日至 9 月 30 日本,来自广州市杂技艺术剧院的杂技剧《天鹅》将前往俄罗斯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巡演。 8 场景。这部剧是第一部 22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表演交易会推荐的表演之一一亮相,引起了国内外众多参展商、表演机构和制作人的关注,为这部作品的成功“出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艺术节在进一步强化表演交易功能的同时,不断增强全球表演资源配置能力,打造“永不结束的艺术节”。李明透露,维也纳爱乐乐团、伦敦交响乐团、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等世界名团在柏林爱乐乐团在上海开启中国“唯一常驻演出”后,纷纷在上海开启“上海主场”。这类名团不仅带来了顶级节目,而且以艺术普及、大师课等丰富多彩的方式,滋养了国内文艺创作者的理念。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立足于“世界观察中国的重要窗口”和“中国连接世界的重要枢纽”,以其独特的地位承载着新时代的文化使命,为推动人类共享未来共同体的建设注入了强大而长久的文化力量。


作者:


文: 宣晶 图片:受访者提供图片 编辑:范菁 编辑:邢晓芳


请注明转载此文的来源。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