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不住?多家餐饮头部品牌暗戳涨价?

07-18 08:44

作者/餐饮业主内部参考


发文/内参君


01


萨利亚已经开始提高价格


萨莉亚,“穷鬼餐厅”,这是否准备抛弃“穷鬼”?


最近,#萨莉亚涨价#冲上热搜头条。有消费者反映,萨莉亚之前售价18元的牛肝菌鸡肉芝士烤饭,价格略有上涨到20元;之前售价11元的金枪鱼沙拉,涨到了12元。此外,水果沙拉和鸡胸肉沙拉的价格也上涨了1元。


随后,《时代周刊》记者致电萨莉亚广州子公司作为消费者,确定了涨价的消息。官方回复称,“由于原材料成本增加,供应商价格上涨,我们只能稍微调整个别菜品的价格。”


事实上,早在今年年初,就有网友在小红书上发布消息,称萨莉亚已经开始涨价,但当时这个消息并没有引起很大反应。



这一次,网友们炸开了锅。有人说“涨一块钱两块钱是可以接受的”,但也有人在网上喊“谁允许的?”有人说“涨价不涨价是第二位的,关键是分量早就少了很多”。


02


撑不住了!


多个头部品牌偷偷涨价


实际上不只是萨莉亚,最近一段时间,其它头部餐饮品牌也在悄然、变相地涨价。


7月3日,星巴克中国宣布,“专星送货”的服务收费方式将从即日起调整:部分商品开始收取每件1元的包装费。同时,送货费从每单9元降至7元。



细心的客户发现,收取包装费对星享俱乐部会员的外卖订单价格没有影响。但是,如果非星享俱乐部会员通过官方渠道下单,外卖包括两份以上的咖啡或食物,整体外卖费用将高于之前的9元/单。


但是在第三方外卖平台上,星巴克也要开始收取一件一件的包装费,但是包装费没有封顶。换句话说,你买的饮料杯越多,包装费就越高。


所以,很多网友质疑星巴克的打包费是在“变相涨价”。


还有一些网民认为这是无奈之举。财务报告数据显示,星巴克2024财年第二财季营业收入为85.5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84%,净利润为7.7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4.96%,均不如市场预测。


巧合的是,今年5月,Tims天好中国也提高了贝果产品的价格。据界面新闻报道,“在Tims小程序和第三方外卖平台上,烤牛肉贝果从27元涨到29元,无肉火腿蛋贝堡从20元涨到22元,一些套餐也涨价了。”



Tims天好中国回应称,价格调整的原因是公司综合评估和考虑运营成本等各种因素后决定的。贝果的涨价能否给公司带来运营成本的抵消,甚至让公司盈利,还有待时间验证,但当时很多消费者都吐槽过。


此外,最近在小红书平台上,有网友发帖称震惊,肯德基早餐价格正在偷偷上涨。比如奶酪鸡帕尼尼的两个应用从6.6元变成了7.7元;奶酪鸡帕尼尼 生椰拿铁从10.5涨到12.6元。



03


涨价是有风险的,


没有上升的风险更大


在今年日益激烈的“降价潮”中,客户习惯于享受更低的价格和折扣。在这种背景下,餐饮品牌的任何价格调整都会在社交平台上迅速传播,甚至可能导致负面反馈。


所以,在目前普遍关注性价比、低价成为共识的今天,为什么还要涨价呢?


第一,“降价潮”来了,但是成本并没有下降。


虽然餐饮品牌有时会选择降价来吸引更多的客户或应对市场竞争,但实际上,降价后,公司的各种成本,尤其是人工成本、食品成本、租金成本和运营成本,并没有随之降低。


这一状况给餐饮品牌的盈利能力和运营策略带来了复杂的考验和压力。


老乡鸡在其招股书中表示,近年来商业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商铺租金也在上涨。另外,2019-2021年间,公司直接材料成本上升72%,劳动力成本上升54%。


为了保持基本的盈利能力,企业需要通过提高价格来转移部分成本。


我还记得杭州的煎饺店老板,他的房租从最早的40万涨到了60万,然后涨到了120万,而他的煎饺卖了60美分,然后逐渐涨到了一块。当房租涨到120万的时候,他真的做不到,受不了。


另外,原材料价格波动带来的经营压力,也是品牌价格上涨的原因之一。


近几年来,由于天气变化、运输成本增加等诸多因素,食品原料价格持续上涨。


对于餐饮企业来说,保持新鲜优质的食材是吸引顾客的关键因素,但这也意味着更高的采购成本。即使公司通过大规模采购或其他方式控制成本,食品成本的整体上升也是不可避免的。


以烘焙所需的糖为例。数据显示,国内白糖价格一度飙升至每吨7094元,年涨幅超过20%,达到五年最高水平。


最后,一些餐饮品牌希望通过提高价格来保证业务的可持续性。


如果一直强调“服务至上”的海底捞,现在变得“精打细算”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近日,山西、广东、山东、河南等地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发帖称,当地海底捞门店有了新的“美甲资费标准”。


从网友曝光的照片来看,大部分海底捞门店的纯色美甲和手部护理都是免费的,而卸甲、贴钻、穿戴、绘画等服务则归类为收费项目。根据不同的门店收费政策,9.9元至79元人民币或200-2000元人民币向用餐人员收取。


一般来说,就是美甲服务的升级。这种涨价不仅是对成本压力的被动应对,也是公司积极升级品牌、扩大市场的一部分。


只是这一成本传递给客户端,要求企业仔细衡量涨价幅度和频率,以免过度影响市场需求。


04


涨跌也难,涨跌也难,


饮食者被迫走上绝路


“降价等于“自杀”?餐饮价格战正在失败…”这篇文章中,内参君已经说过,降价并非万能。


比如一个快餐品牌降价,不仅无法实现引流,还改变了客户群体结构,失去了以年轻人为主的目标客户群体,吸引了一群就餐效率慢的老年人,导致客户数量减少。


此外,很多消费者对新茶集体降价的看法是:“贵的时候买不起,便宜的时候不敢喝。因为在目前的消费市场下,客户追求“低价”,但也追求“质量”。


通过这种方式,导致了目前“涨也不是,跌也不是,餐饮人被迫走上绝路”的局面。


目前这波餐饮品牌明显暗涨价。我们应该怎么看?会不会被视为市场信号,结束“降价潮”,引发“涨价潮”?


不一定,将来只会越来越难。头部品牌的涨价并不一定会引起专业的涨价,也不一定意味着低价竞争的结束。


对于餐饮企业来说,无论涨价还是跌价,都是对市场和消费者的一种“刺激”行为,影响可能复杂多样。对于消费者来说,选择的多样性和对价格波动的敏感性仍然是影响消费决策的关键因素。


未来,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定价策略将更加多样化,“降价”和“涨价”可能交织在一起。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