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日记|低碳化生活可视化,“普惠”在“发生”
原创 上海黄浦 上海黄浦
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低碳生活”。简单来说,这种生活方式意味着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降低能量、消耗和支出。从旅行方式的改变,到社区资源的循环利用,再到电梯节能,太阳能的应用,低碳生活可以做很多事情。中碳普惠云科技有限公司总部位于黄浦市中央科技创新区,是一家通过整合各种低碳技术,实现整体减排目标的科技企业。通过这种“普惠云”技术,“减碳技术”被越来越多的人理解和实践。
在日常交流中,很少有人关注“你今天生产了多少碳?”“你减少了多少碳?”然而,这种“斤斤计较”在中国碳普惠云科技有限公司的大屏幕上一目了然,从走进办公室产生的二氧化碳,到灯光分布的科学性,再到办公室绿色植物循环生态的应用,一系列的小思路让人感受到了各种低碳生活方式。


“我们正在努力实现‘零碳’的目标,比如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我们通过绿色植物和循环来抵消这些碳排放。类似的技术需要整体规划和灵活应用。“这项技术需要上下游产业的支持,”中国碳普惠云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谢挺说。幸运的是,上海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推动。比如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是一个重要的功能节点,我们可以实现交易。”

今年4月12日,国务院审议通过了《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和《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体系工作方案》,强调要重点推进节能降碳,将其与扩大有效投资、旧住宅区改造、设备更新、新旧消费品置换相结合,倡导简单、适当、节能、低碳的消费方式,充分发挥节能降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中国科学院教授戴民汉表示,“加快碳排放双控制制度建设的背后,是从‘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的转变。这一转变抓住了‘碳排放’的‘牛鼻子’,旨在解决气候治理和能源短缺问题。”2020年9月22日,我国在第75届联合国会议上提出了“双碳”目标。也就是说,二氧化碳排放力争在2030年之前达到峰值,力争在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


在谢挺看来,节能降碳行动计划不仅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具体途径,也是带动新能源消费的有效抓手。目前,只有尽快完善减污降碳激励和约束政策,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才能加快形成。半淞园路街道作为一项实践,从去年开始成为中国碳普惠云科技有限公司首个社区应用领域的实践场所,相关改造和设施优化布局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街道也在通过优化商业服务为用户提供更多便利。今年,黄浦将出现具有样品标杆价值的“零碳社区”。
记者 / 高磊
编辑 / 孙冲
照片 / 高磊
视频 / 高磊
请注明转载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黄色/浦/进/行/时
原题:黄浦日记|低碳化生活可视化,“普惠”在“发生”中
阅读原文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