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对中国汽车公司征收关税,中国汽车公司这个“海”怎么出?

2024-07-09

核心提示:


1、增加关税一方面是止损,不希望有更大的贸易逆差;另一方面,希望在科技创新和就业方面获得更多可持续的机会。虽然欧盟愿意推出本地电动汽车,但在这波能源转型汽车的过程中,由于整个产业链和汽车公司的行动过于缓慢,转型的野心与实际进度不匹配。这就是说,他们将被其他国家超越,数以百万计的汽车工人,以及汽车供应链中的工人,都有可能失业。


2、无论是先进的技术水平、质量还是性价比,中国电动汽车都具有相当强的竞争力,进入国际市场是大势所趋。然而,在地方保护的国际形势下,中国公司无论如何都需要面对关税的现状,可能会有其他模仿者。


3、短期来看,中国汽车公司的技术成熟度和质量也有一定的优势,价格比欧洲品牌便宜一半。即使有关税压力,他们仍然可以在市场上有竞争力。从中长期来看,无论是合资企业还是产业链出口升级,都是战略互动。从战略角度来看,中资机构需要充分考虑哪里是战略出口地,以此为跳板,进行全球产业布局。



德国国际车展于2023年9月4日在慕尼黑举行。对于汽车爱好者来说,阿维塔12首次亮相、零跑B11等重型车型自然抢眼;50多家华丽的中国汽车公司,以及他们带来的高性价比汽车、“三电”系统(电池系统、电驱动系统和电控系统),成为展会的焦点。一方面,欧盟相关人士对中国品牌的崛起感到惊讶,也担心欧洲市场将会失去。


毫不奇怪,一个月后,欧盟开始调查中国电动汽车对欧洲的反补贴;9个月后,欧盟打压了从中国进口电动汽车征收关税的“外部招聘”。当地时间7月4日,欧盟委员会对从中国进口的纯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中国纯电动汽车价值链得益于不公平的补贴,这给欧盟纯电动汽车制造商带来了经济损害的威胁,”欧盟委员会说。”


继美国之后,土耳其、欧盟陆续向中国汽车公司征收关税,中国汽车公司这个“海”怎么出?七月四日晚,凤凰。com全球观察小组成员王再次邀请英国Trafford大都市议会议员智升科、国际独立仲裁员、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国际商业专家委员会委员陶景洲、孤岛谈话经理罗新雨和一步表示,车主一步一步来到凤凰。com科技凤凰V直播间,探讨中国汽车公司面临的考验以及如何解决“封锁”。



01 不看品牌只看产地,中国汽车公司动了谁的蛋糕?


根据欧盟新闻发布的消息,从7月5日起,对从中国进口的纯电动汽车实行临时反补贴税。其中,SAIC的税率为37.6%,吉利的税率为19.9%,比亚迪的税率为17.4%,中国纯电动汽车制造商的税率为37.6%,其他中国纯电动汽车制造商的税率为20.8%,其他中国纯电动汽车制造商的税率为37.6%。这种临时关税最长持续四个月,在此期间,欧盟成员国将投票决定是否将其转为五年的正式关税。


从税率来看,SAIC、吉利、比亚迪的情况不同。“SAIC是这些品牌中最畅销的。SAIC卖得好不是它自己的品牌,而是它早年从英国收购的MG。这个品牌的历史渊源导致它在欧洲市场的高度认可。它于2023年销售 25 万台,这样一个来自‘欧洲’的品牌却被征收了大量的税收,这意味着这种税收与销售密切相关。”智升科说。



上汽、比亚迪、吉利三个品牌的税率不同,智升科表示,这一政策的底层逻辑是“是否获得了政府补贴”。“在他们看来,SAIC是一家国有企业,所以我猜SAIC可能会得到更多的补贴,比如土地、工厂税费和低息贷款,所以SAIC受到顶级处罚;比亚迪的税率最低,因为技术创新导致价格下降,比亚迪非常配合调查。吉利的合作伙伴是沃尔沃,沃尔沃的一大优势是政府游说。我猜吉利一定用了沃尔沃无数的网络。进行了大规模的游说,保持了较低的附加税率。”


征收关税的原因无非是“地方保护”。对罗新雨来说,加征关税完全是因为欧洲电动汽车的产量和成本无法与中国相比。他说:“我们知道欧洲是汽车发明的地区,也是汽车繁荣的地方。所以对这里的市场来说,除了保证电气化率或环境保护的目标外,他们还需要保证每个人都能吃饭挣钱,对吗?所以他不会像我们国家那样坚决,那么简单,就像我们国家一样,根本没有汽车工业。”


事实上,中国品牌更受青睐,也得益于欧洲品牌“骚操作”的衬托 。2015年,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发现大众集团制造的正常市售车型搭载涡轮增压直喷柴油机,采用不同的动力管理程序进行检测。通过排放测试,全球约有1100万辆汽车安装了“作弊”软件。在这场被称为“柴油门”的风波之后,欧洲汽车品牌形象大大受损,纯电动汽车逐渐进入欧洲市场。


“相比之下,欧洲汽车品牌在中国的销量也在下降。”智升科表示,一方面征收关税是止损,不希望有更大的贸易逆差。从 21 2008年,中国电动汽车销量大幅增长,欧洲汽车销量急剧下降,欧盟与中国的贸易逆差瞬间扩大。这是欧盟非常不愿意看到的,所以他们希望通过征收关税来制衡贸易逆差来止损。


另外一方面是在科技创新和就业方面,希望能得到更多持续的机会。“此外,在这波能源转型汽车转型的过程中,虽然欧盟愿意推出本地电动汽车,并决定在2035年禁止销售燃油汽车,全面转型为电瓶车,但转型的野心与实际进度不匹配,因为整个产业链和汽车公司行动太慢。这意味着,如果他们一直拖延,他们将失去整个技术创新的概率,被其他国家超越。数百万汽车工业工人和汽车供应链工人可能会失业。”智升科说。


也有人说,在电车方面,欧洲的产业节奏太慢,成本太高。德国制造的汽车比上海制造的汽车贵一倍多。成本控制不好,他们只能靠加税来保护自己的劣势,从而为他们拖延更多的时间。


02 欧盟是否铁板一块,谁是敌人,谁是朋友?


面临这种情况,中国应该如何应对?


根据规定,关税确定开始前还有四个月的过渡时间,欧盟成员国投票决定是否将其转化为五年的正式关税。中国还有机会与欧盟和相关成员国进行谈判或讨论。在此之前,我们必须弄清楚“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


罗新雨认为,法国汽车部门是这次征收关税的主要驱动力。“虽然斯特兰提斯集团是一家世界性的汽车公司,但法国人基本上有最终决定权。法国的雪铁龙和雷诺至少在中国有利可图。如果他们遭到中国的反击,他们将遭受最小的损失。”


智升科亲身感受到了德国街头汽车市场的变化。“欧洲杯足球赛期间,我在德国租了一辆极星电动车。当时我发现提供汽车租赁的企业与某个电动车品牌签订了大合同,在中国广泛使用电瓶车。无论是公共充电桩还是这种私人充电桩,在德国境内都是非常丰富的,你没有这种充电焦虑的问题。感觉很好。中国公司创纪录地占本届欧洲杯13家官方顶级赞助商的5席,其中包括比亚迪。在德国,比亚迪的广告铺天盖地,无论是球场、路边还是电视,中国品牌的曝光率、认知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北欧也是如此。挪威虽然是一个石油大国,但在新能源汽车普及率方面遥遥领先,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高达91.1%。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也计划从2025年开始禁止燃油车进入市中心交通堵塞高发区。在这些中国,小鹏和理想的4S商店非常大,非常漂亮,吸引了当地客户。


在东欧和南欧,电瓶车的话题相对滞后,但他们也欢迎中国的投资:一方面,电瓶车会带来新的技术,另一方面,就业和经济会有新的变化。


在市场和各方利益的基础上,中国首先反击的方式就是团结真诚的朋友。


03 怎样避免反补贴规则?中国和欧盟仍然有谈判的余地?


由于加税是针对从中国进口的纯电动汽车,有什么办法可以避免呢?罗新雨认为,方法仍然要回到他们的“目标”,即保护当地电车的发展,保住当地的就业机会。所以,要么放弃电车卖油车,要么投资欧洲工厂,要么“卖技术”——中国汽车公司协助欧洲进行研发,这是最快的解决方案。以前日本汽车公司曾经把上一代的技术卖给欧洲人,中国完全可以照方抓药。


智升科认为,“从加税税率来看,欧盟并没有像美国那样向中国提供100%的加税,这表明欧洲仍然希望有政治、经济和贸易的自主性,并愿意进行对话。在这次对话中,包括意大利和西班牙在内的法国汽车公司、德国汽车公司和整个供应链都有自己的蛋糕可以分配。对中国汽车公司而言,比亚迪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它已经在匈牙利建立了第一家工厂,并将投资第二家工厂。在西班牙,奇瑞还成为一家合资企业,在英国成为一家电池厂。”


此次加税应称为临时反补贴税,是欧盟委员会根据欧盟反补贴规定征收的临时关税。这种加税方法是否符合世贸组织的要求?陶景洲表示,“世贸组织有反倾销和反补贴的规定,世界贸易组织的国家可以根据其法律制定相应的纳税措施。这次加税是否符合世贸组织这一反倾销和反补贴规定的要求,最终由世贸组织作出决定。所以,中国也应该寻求世贸组织的支持,这有利于中国在舆论上占有一定的优势,也有利于未来的谈判空间。


“要避免反补贴规则,首先要看哪些海关编码,是否包含“混合动力”。如果这种反补贴是针对国家的,是否也包括在其他国家的工厂生产中?在补贴的具体计算中,是否可以称之为政府补贴行为?这些问题可能在进一步与欧盟谈判中发挥作用。”陶景洲说。


04 中国汽车公司的未来在哪里,还会继续出海吗?


无论是先进的技术水平、质量还是性价比,中国电动汽车都具有相当强的竞争力,进入国际市场是大势所趋。然而,在地方保护的国际形势下,中国公司无论如何都需要面对关税的现状,可能会有其他模仿者。


“在欧洲布局电动汽车产业链是解决方案之一,但它不是一个机构或多个机构可以完成整个产业链的互动转型,而是需要中国的整个产业链与外界进行这种对接。我们可以看到,从化工的角度来看,中国山东有一个大型化工集团,在欧洲投资建厂,做与电池相关的产业。此外,中国矿业企业为了提供动力电池中的重要稀有元素,在欧洲、非洲和南美普遍布局矿产和后续精炼,因此这是整个产业链的互动。”智升科说。


短期来看,中国汽车公司的技术成熟度和质量也有一定的优势,价格比欧洲品牌便宜一半。即使有关税压力,他们仍然可以在市场上有竞争力。从中长期来看,无论是合资企业还是产业链出口升级,都是战略互动。从战略角度来看,中资机构需要充分考虑哪里是战略出口地,以此为跳板,进行全球产业布局。


可以模仿日本、韩国公司的经验。70 年代到 80 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公司的出口受到美国和当时欧共体的打压,有数百种反倾销措施来打压日本对这些国家的出口。然而,无论是反补贴还是反倾销,都是针对其他国家。由于日本出口的反倾销调查,日本鼓励企业直接在美国和欧洲共同体设立工厂,并在其他第三国设立工厂,从而避免调查。它还迫使企业进行国际化转型。


过去,中国汽车公司的国际化是被动的。通过与欧美汽车公司合资,技术逐步提高,产业链适应性提高,最终实现自主化。如今,出海是从追随者向领导者的过渡。因此,中国汽车公司应该逐渐了解如何影响市场,如何主导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电瓶车公司还没有做好准备。一个典型的事实是,中国汽车公司根本不理解定价。也是基于后期优势的思路——即降低成本,完全依靠价格战拓展市场。然而,中国的电动汽车起步是世界第一。需要考虑什么是品牌,什么是创新,什么是市场引导。”智升科说。


如果20 世纪初是欧美企业普遍国际化的时代,2000年至2016年是中国国有企业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的时代。后疫情时代,中国民营企业普遍出海,走向全球。中国公司和中国人应该来到这个世界,拥抱这个能源转型的世界和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本文来自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凤凰网科技”(ID:ifeng_tech),作家:金安,编辑:杨倩,36氪经授权发布。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