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路云起时:各地启动百亿级示范工程,能否撼动万亿市场?

06-26 15:32

近日,“车路云一体化”概念在二级市场掀起了一股热潮,可谓当前“车路云一体化”产业进展的映衬。


近日,各地车路云一体化示范工程密集启动。北京市近100亿元车路云一体化新基建项目规划公布,相关部门批准备案武汉市170亿元车路云一体化重大示范工程。福州、鄂尔多斯、沈阳、杭州等城市相关项目开始招标,使车路云一体化迅速进入大规模示范应用的新阶段。


根据中性预期,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的《车路云一体化智能联网汽车产业产值增量预测》,预计2025年和2030年车路云一体化智能联网汽车产业产值将增长7295亿元和25825亿元,产业发展将积极推动中国经济增长。


近日,在第十一届国际智能联网汽车技术年会上,工信部装备行业一级巡视员苗长兴指出,目前,智能联网汽车技术正在快速迭代,实现了辅助驾驶的大规模应用。高级自动驾驶、车路云一体化等技术正处于测试验证转向大规模应用的关键时期。


"聪明的汽车,智慧的道路,协同的云"


在下一阶段,车路云一体化是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大规模产业化应用的关键因素。


百度智能云交通业务部总经理韩国华在接受《ThePaper》记者采访时,将车路云一体化描述为帮助自行车智能完成“第三视角”,即通过道路基础设施的所有数字化实现数字孪生,弥补单靠车辆传感器的感知盲点。


他指出:“在国外,自动驾驶更注重自行车智能。在中国,为了进一步保障交通安全,提高交通效率,采用了车路云一体化的解决方案,这也体现了中国对智能交通的整体思考和技术领先。”


所谓车路云一体化,就是在自行车智能的基础上,增加路测感知,补充车端和路端数据,形成协同,让“聪明”的车在“智能”的道路上行驶,从而解决自行车智能长期无法突破的长尾问题。


来自东方证券研究报告的车路云一体化示意图


蘑菇车联CTO郭杏荣表示,在自行车智能与车路协同的基础上,车路云一体化在功能和质量上有了显著的改进和拓展,可以称之为升级版。


然而,对于汽车、道路和云的协同,一些业内人士向《ThePaper》记者透露,由于汽车和道路云的整合依赖于大量的路侧基础设施,许多汽车公司对这条技术路径持观望态度。“对于智能驾驶企业来说,目前很多还是会把重点放在自行车智能上。”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主席、国家智能联网汽车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李克强在刚刚结束的第十一届国际智能联网汽车技术年会上多次强调,自行车智能和车路云一体化是一个技术发展的过程。自行车智能是车路云一体化的基础,而车路云一体化是自行车智能的升级。


他指出,智能驾驶和车路云一体化即将进入大规模应用阶段,车路云一体化发展路线是智能汽车技术进化的必然趋势。


韩国华还表示,车辆智能化和车路云一体化并非两条单独的技术路线。一方面,通过充分发挥车辆道路云一体化的双数据感知、复杂场景的协同决策、群体智能等优势,将未知场景转化为已知场景,降低不安全场景的安全风险;另一方面,车辆道路云一体化系统提供了数据规模和类型,有助于开发更高质量的自动驾驶人工智能模型。


机构对车路云一体化的技术路线相当认可。正如东方证券在研究报告中提到的,车路云一体化系统通过跨平台信息一体化,赋予车辆和驾驶员更深入的路况洞察力,从而优化决策制定。通过实时监控和信息共享,系统可以提高交通流动性,缓解拥堵,促进减排,支持绿色交通;此外,系统提供的综合信息、快速处理和宏观决策支持将显著提高自动驾驶的安全性。


巨大的产业链,数据处理能力是关键


车路云一体化产业链参与者众多。一般来说,行业将车路云一体化系统分为五个部分,即车辆及其他交通参与者、路边基础设施、云控制平台、相关支撑平台和通信网络。


千方科技副总裁孙亚夫强调,车路云一体化是汽车、交通、通信三大产业的升级结合。一般来说,我们应该从“大交通系统”的角度来看待车路云一体化产业。


车路云一体化系统显示,来自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的


东方证券认为,汽车道路协同产业已建立完善的生态模式,即基础层、平台层和网络层。


其中,基础层提供计算、存储、网络等基础设施服务,包括芯片、摄像头、雷达、云计算等核心技术;作为中间桥梁,平台层负责网络软件的布局和管理,以确保车辆信息的顺利传输。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通信运营商负责数据存储和处理,滴滴出行等平台服务商负责信息展示,保证信息的有效应用;网络层直接面向车辆和司机,提供智能交通管理、自动驾驶和车辆联网等应用。


来自东方证券研究报告的车路一体化系统产业链


在顶层设计和政策的主导下,行业也在积极参与。目前,百度、蘑菇车联、千方科技、华为、阿里巴巴云等科技公司正以其创新的技术解决方案和灵活的市场策略展现差异化优势。


从技术角度来看,在韩国华看来,交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从感知到认知到决策再到控制的过程。传统的人工智能只能在其中呈现碎片化的应用,比如识别红绿灯、识别违规行为等。为了真正解决问题,所有因素都需要通过大模型等技术连接起来。


他指出,到目前为止,R&D只发现大型模型具有这种知识压缩能力,因为大型模型可以消化一些主要数据,数据代表知识,大型模型可以压缩和消化大量知识,这就是为什么要用大型模型来改造智能交通。


郭杏荣认为,汽车和道路云一体化产业链巨大,其核心在于数据处理能力,即汽车和道路云一体化的人工智能算法,这是汽车感知、互动和决策的基础。自动驾驶的可靠性和交通效率是决定数据规模、质量、精度和传输效率的重要因素。大型数据可以提供更全面的信息,帮助系统和大型数据更好地了解和学习各种交通状况,做出更准确的决策。


产业正处于发展初期,产业预期大规模应用。


关于产业商业化的落地过程,郭杏荣表示,车路云一体化的商业化取决于技术成熟度、政策支持、市场需求等诸多因素。


他介绍,目前行业还在探索商业模式。针对行业内投资运营主题不明确、数据归属、使用不明确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车路云建设和运营新的商业模式,探索数据元素流通和数据应用路径,打造更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郭杏荣指出,中国车路云一体化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正处于技术快速演变、规模应用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需要大量的技术验证、落地测试、商业模式探索和用户市场教育。虽然处于起步阶段,但前景非常广阔。产业链涉及汽车制造商、零部件制造商、自动驾驶企业、通信运营商、技术服务提供商等。,这是一个万亿美元的市场。”


在孙亚夫看来,车路云一体化正处于大规模落地的初期阶段,需要妥善平衡成本和经济效益。我们应该回答“谁来支付大量的成本投入”这个问题。


他认为,目前汽车设备的投资相对简单,汽车公司看到实际好处后,会愿意为汽车设备支付成本;路边投资主要由国家承担。“我们认为,在汽车和道路云一体化建设中,城市必须与交通管理和优化相结合,公路应与车道级交通管理和自由流收费相结合。”


“规模化是最重要的。只有在这个行业实现规模化之后,我们才能发现未来除了技术之外的关键问题,比如谁来投资,谁来建设,谁来管理,谁来运营等。,并找到投入和输出的逻辑。”孙亚夫说。


孙亚夫认为,针对目前的发展阶段,尤其是试点示范阶段,他强调政府需要在行业进入成熟阶段时发挥更多的主导作用,有望参考高速公路的运营模式,将这些业务从政府层面剥离,进行市场化运营。


“我们很高兴看到车路云一体化进入大规模应用,这将推动智能联网相关技术和产品的真正产业化和优化。”他补充道。


今年以来,我国陆续出台了多项支持车路云一体化产业发展的政策。


2024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智能联网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的通知》,提出建设智能路边基础设施、提高车载终端装配率等试点内容。


5月,国家智能联网汽车创新中心等专业领域单位联合编制了《智能联网汽车“车路云一体化”规模建设与应用参考指南(1.0版)》,进一步支持“车路云一体化”建设。


6月24日,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发布《关于打造新消费场景、培育新消费增长点的措施》,提出开展智能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工作。


根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的一项研究,预计2025年和2030年汽车路云一体化智能联网汽车产业产值将增长7295亿元和25825亿元,增长势头强劲。据赛迪前瞻产业研究院报道,2030年中国智能联网汽车市场规模有望超过5万亿元,汽车路云一体化相关市场规模超过14万亿元。


来自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的车路云一体化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产值增量预测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