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招募催款人,老赖太多,银行着急。

06-23 04:33

战国时期,孟尝君养了3000个客人。为了养活这么多嘴,他开始了放债的生意,并聘请了其中一位客人冯邈担任“首席催收员”。这可能是历史上最早的关于催收行业的记载。


没想到,一个连续几千年的“冷门职业”,猝不及防地撞上了时代的风口浪尖。


近日,微众银行、三湘银行、光大银行、兴业银行、华夏银行等至少有5家银行广发招聘公告:


急于求职业催款人!


财大气粗的银行,居然要亲自下场追债。


不仅如此,


更多的信号正在密集出现。曾经火烧油、鲜花盛开的金融业,恐怕贫困的日子才刚刚开始。


一夜之间,银行们纷纷瞄准“专业催款人”这一职位。


5月29日,微众银行面向社会招聘业务运营支持岗位(外包运营)实际上是对外包催收业务的管理。包括外包催收机构的日常业绩指标和流程指标监控、外包催收工作、质量合规性、催收强度检查监控、外包催收政策在催收机构的实施情况监控等...


5月31日,三湘银行官方公司微信发布求贤公告,共招聘7个岗位,“高级催收管理人才”“高级催收人才”赫然在列。仔细一看,门槛挺高的。


以往的印象中,催收业第一,不要求文凭,第二,不要求经验。。即使是平均文凭也只有初中,面试基本可以通过,几乎是一个零门槛的职业。


但现在,本科及以上学历,法律金融专业背景,多年工作经验。,所有这些都成了白底黑字的硬性规定。


不仅如此,深谙当代工人心理的银行,还抛出了终极诱饵:


编制。


6月6日,光大银行在官网发布招聘信息,在北京社会招聘“信贷业务电话催收岗”3人。除了本科文凭,这个岗位的机构是光大银行总行,拿着“银行正式编制”!


好家伙,原本在法律灰色地带游荡的催款人,一跃成了“职场白领”“精英”。


据公开报道,兴业银行、华夏银行、浙商民泰商业银行、浙江泰隆银行等也发布了招聘催款相关人才的信息。


一般来说,银行催款倾向于选择外包业务。毕竟很多脏活都不方便做,你知道。催收行业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一些“威胁诱惑”的行为,容易引发纠纷。


现在,银行为什么要急着亲自下场呢?


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近几年收藏行业头顶上的“紧箍咒”越来越紧。


今年5月,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了《互联网金融贷后催收业务指引》,强调金融企业应谨慎实施外包,加强对第三方催收机构的管理、监督和检查,并从实际操作中作出规定:


举例来说,催款作业不应该每天22:00至次日8:00催款,单个借款人每天拨打电话的频率不得超过3次等等…


以上是政策,下面是对策。一位国有银行总行在接口新闻采访中也表示:


一般情况下,银行招聘催收人员是为了落实相关合规要求。


搜索“银行”黑猫投诉平台 暴力催收关键字跳出近2万条投诉信息,不少大银行不幸“名列前茅”,还包括刚才提到的一些投诉。


今年1月,平安银行信用卡中心被罚款200万元;4月,兴业银行信用卡中心被罚款40万元...他们被罚款,因为他们没有管理好催款的外包业务。


脏活是外包公司做的,锅还得由银行自己背。


然而,与合规管理相比,恐怕更重要的原因是:


快速增长不良贷款。


对几家银行的财务报告数据进行整理,发现现在逾期贷款的增长,实在是太快了!截至2023年底,


与去年底相比,光大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474.76亿元。增加28.02亿元


微众银行不良贷款同比增长21.55%至60.41亿元;


与2022年底相比,三湘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75%。上涨22个基点


即便是头部大银行,也无法逃脱。


根据“说财猫”的统计,国内12家大型银行中,去年逾期贷款总额正在增加10家。


宇宙银行被称为“日收入10亿元”,平均每天新增逾期贷款近1亿元。



为什么银行急于催款?事实已经呼之欲出:越来越多的人不还钱。


像银行一样聪明,总是“雨天收伞,晴天卖伞”,何必呢?


嘿,要怪就怪房地产,实在是太不成器了。


银行住房贷款主要包括开发贷款和抵押贷款。一个借给开发商,另一个借给买家。自2021年以来,开发商一直像放鞭炮一样连续爆炸。平日里稳坐钓鱼台的银行惊恐地发现,去年借的钱今年拿不回来,可能永远拿不回来。


以三湘银行为例。2023年,房地产和建筑贷款总额超过30亿元,占贷款总额的8%以上。虽然年报中没有披露涉房贷款的不良情况,但恐怕很难乐观。


这次公开招聘催收人员的银行,基本上都是中小银行。而且中小银行的房地产行业不良率,要比大银行高很多。


不久前,贵州银行的财务报告截图被疯狂传播,很多人都很惊讶。该行房地产贷款规模仅为75.41亿元,逾期贷款居然占30.46亿元,不良率高达40.39%


每次借出100万,就有40万不能收回,可是太吓人了。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更是“两连升”,2022年房地产行业不良贷款率已高达7.28%,2023年直接飙升至9.28%。在众多上市银行中排名第一。


伴随着这一轮房市下行的冲击波,一直稳如泰山的个人房贷,也逐渐出现问题。


长期以来,2亿房奴是银行最省心的“优质资产”。她们可以不吃东西,也可以不买衬衫,但是月供一定要按时还。


大型国有银行涉房贷款基本在20-30%左右,其主要组成部分是个人房贷。


然而,在“买房需求退潮”和“提前还贷潮”的多重打击下,高质量的资产也逐渐消失。


每个人不但不喜欢借钱,似乎也不太想还钱。据安永数据分析,2023年上市银行个人抵押贷款不良率从2022年的0.45%上升到0.49%。


多家银行住房贷款不良率上升,其中不乏国有大银行:


农业银行( 0.04%)、邮储银行( 0.02%)、工商银行( 0.05%)、建设银行( 0.05%)……



还有一个重要证据:法国拍卖行正在迅速增加,住宅也是增长最多的。


据中弹法拍数据库监测,2023年全国法拍市场挂拍各类法拍房源79.6万件,比去年增长36.7%。其中,住宅法拍房屋挂拍38.9万件,比去年增长43.01%,超过平均增长率。


银行的态度,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几年前,如果有业主敢让房子断供,银行绝对是硬气,起诉查封拍卖一站式安排。即使拍卖行打折出售,银行也能拿回大部分钱。


而且现在银行也发现,法拍房的折扣越来越大,很多房子实际上是“资不抵债”。最好是好言相劝业主不要断供,即使每个月先少还一点。这样就不能多招几个催收员,给业主做思想工作嘛。


网爆银行已主动向买家提供延期抵押贷款,每月只需偿还四分之一的贷款。


原本代表着光鲜与稳定的银行,渐渐被阴云笼罩,过着贫穷的生活。不良贷款率持续上升,息差收窄持续收窄,银行利润持续萎缩。


降薪和裁员也随之而来。听说有些学校招聘的员工,在网点工作两三个月就退休了。


有人开玩笑说,现在在银行工作,相当于1993年进入国企,2019年买房,2022年炒股,2023年做餐饮。都是坑。


如果房地产不回暖,银行的日子,恐怕也不会好过。


很多时候,开发商是银行的客人,借钱太容易了。债务规模和支付金额可以讨论。只要项目有利润,一切都很容易谈。


而且现在,房地产和银行必须拉开距离。不只是银行,整个金融业都要经历一场“脱胎换骨”。


上个月,中国人民银行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一篇非常明确的信号。——


"金融具有功能性和营利性的双重属性,不能单纯以盈利为目标。,利润要服从功能发挥。”


实体经济是金融的基础,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


“坚持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为基本原则,切实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弱点的优质金融服务……”


简单地说,金融业能再“利欲熏心需要支持的地方,金融业必须麻溜站出来,把责任扛起来,深圳要习惯当配角。


在我国上市公司的市值构成中,金融业以20.1%的比例遥遥领先。相反,金融大国美利坚,信息技术产业占36.4%,金融业占11.6%。


这样的情况必须扭转。


不久前,投资芯片研发的国家大型基金三期成立。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六大国家银行集体出现在股东名单上,总投资1140亿元,持仓近三分之一。


这些都是责任的体现。


在前几天的论坛上,潘行长也表示,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贷款不断增加,占比仍在下降。


房地产投机比实体赚钱快,但是我们必须走一条艰难而正确的道路。


金融业放弃了过去那些赚快钱的机会,告别了“好日子”。那不是一个好的开始。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