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美食沙漠”,走出一家餐饮IPO

06-23 01:43

浙商王勤松继续给油,奔向港交所。


六月十九日,休闲中式餐厅经营者绿茶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茶”)向香港证券交易所提交招股书,计划在香港主板上市,


截至实际可行日期,全国共有382家绿茶餐厅,覆盖中国21个省、4个直辖市和2个自治区。就目前餐厅的收入规模而言,绿茶集团是中国第四大休闲中式餐厅,但如果按照餐厅数量排名第三。


值得一提的是,餐厅拓展计划在绿茶内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除了计划综合利用业务收入现金流为餐厅网络拓展提供资金外,IPO募集也部分用于此。具体来说,在香港IPO中,绿茶拟募集资金拓展餐厅网络,开设中央食品加工设施,升级信息技术系统和相关基础设施。


而且餐厅扩张计划所需的资金规模,不容小觑。根据绿茶估计数据,截至2024年、2025年、2026年和2027年12月31日,设立新餐厅的计划投资成本将分别为2.98亿元、4.074亿元、5.722亿元和6.247亿元。但是,在过去的2021-2023年,绿茶的净利润分别为1.38亿元、0.25亿元和3.03亿元。而且,也许这也是近几年绿茶多次寻求上市筹资的原因之一。


而且这也不是绿茶第一次IPO闯关之旅,早在2021年3月,绿茶便向港交所递表,可惜没有全功,同年10月再次发起冲击仍以失败告终。2022年4月,绿茶再次敲响港交所大门,但6个月后仍等待“失败”。现在,时隔两年,带着2022年和2023年更新后的经营状况和业绩表现的绿茶卷土重来。


这次,金融市场会不会为绿茶亮绿灯?


美食沙漠中长出的“网红餐厅”


“绿茶”这个招牌对Z时代的年轻人来说并不出名,但对于很多生活在一二线城市的80后、90后来说,“绿茶”是他们尝到的第一家“线上名人餐厅”。


在绿茶在餐饮行业驰骋的那些年,业内并没有“后浪”文和友、哥老官等人的影子。2008年第一家绿茶餐厅创下的14次/日客户订单记录,至今仍让众多餐饮品牌望尘莫及。


“我第一次吃绿茶的时候,是2014年左右在北京上学的时候。我只记得环境好,服务好,菜品新颖,价格也不贵。可以说性价比很高,唯一不好的就是要排队。”还在北京工作的林青,还记得那天在餐桌上点了“面包诱惑”。


十年前报道中的一句话,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绿茶有多热——根据2014年绿茶的官方数据,“2014年,商店的人流量可以达到平均每天1500人,人均排队两个小时。”同年,创始人王勤松在接受采访时直言:“一天四次客户订单是保本,最多七次。四次应该是大众餐饮的门槛。如果达不到,可能要注意有没有问题。”


十年前的绿茶当之无愧的“网红餐厅”称号。


有意思的是,当初顾客蜂拥而至的绿茶的诞生地,恰恰是杭州,被贴上了“美食沙漠”的标签。这个故事必须从一对夫妇共同创业开始。


52岁的王勤松和44岁的路长梅是绿茶的创始人和最终控制者。2004年在杭州创办的“绿茶青年旅舍”最早就产生了创办绿茶的想法。


更早的时候,出生在厨房的王勤松做了很多工作,做过外贸和煤炭生意,去世界各地去德国做生意。直到2004年,“千里之行”的浙江绍兴人王勤松回到浙江杭州,在杭州西湖周边与妻子路长梅开了一家“绿茶青年旅舍”。由于旅舍地理位置优越,旅舍生意优秀,长期吸引着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背包客。


起初,王勤松和他的妻子只是像许多年轻的旅馆老板一样,在为用户提供住宿服务的同时,顺便提供餐饮业务。然而,正是在与全国各地的背包客的日常生活中,他们逐渐意识到融合菜最适合普通顾客。因此,有了烹饪背景,王勤松开始研究融合菜,并开发了几种受到顾客青睐的菜肴。


绿茶未来的特色菜烤鸡和火焰虾是王勤松在经营旅舍期间开发的。直到今天,王勤松仍然是绿茶菜单设计团队的直接领导者。


菜品丰富,价格贴近百姓,环境优越,绿茶青年旅舍的餐厅非常受欢迎,因此成为未来绿茶餐厅的雏形。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来餐馆吃饭的人越来越多,甚至赶上了来住的人。因此,王勤松和路长梅决定将旅馆和餐馆分开。


2008年,王勤松和路长梅在酒店附近的西子湖设立了第一家绿茶餐厅,并逐步建立了全国性的餐厅网络。2010年,绿茶从浙江降落到北京,北京有了“第一代网络名人餐厅”,一到吃饭就大吃一惊。此后,绿茶乘胜追击,向上海、苏州、宁波、广州等地拓展了商业地图。


绿茶餐厅网络包括382家餐厅,并覆盖中国21个省、4个直辖市和2个自治区,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据灼识咨询报告显示,2023年,在中国休闲中式餐厅品牌中,按餐厅数量计排名第三,按收入计排名第四。另外,根据同样的资料,在重点提供融合菜式休闲中式餐厅品牌中,绿茶就收入而言是最大的餐厅品牌。据灼识咨询报告显示,休闲中式餐厅市场高度分散,市场参与者众多,绿茶在2023年占市场份额的0.7%。


目前,绿茶也有在海外设立新餐馆的计划。“我们计划在2024年在香港、东南亚和北美设立新餐馆,我们将继续在海外城市设立新餐馆,这些城市可能会受到当地客户的青睐。”


四闯港交所,绿茶不服输。


餐饮界对绿茶并不陌生,但在创投圈,成立于2008年的绿茶却略显低调。


总的来说,绿茶的股权结构并不复杂。招股书显示,在IPO之前,绿茶的控股股东是王勤松和路长梅夫妇,他们通过家庭信托持有约65.8%的股份。和何忠集团(Partners Group)然后通过其基金Partners Gourmet拥有28.2%的股份;另一个限制股份单位代名人,拥有6家公司.%的股权。


值得注意的是,合众集团也是唯一的绿茶机构投资者。或许还有很多人没有听说过“合众集团”,但是在资本市场上,众合集团绝非无名小辈。众合集团作为世界顶级私募基金,早在2006年就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其最新管理资产规模为1470亿美元。除了鼎晖、弘毅、IDG等众多知名PE背后的LP外,中和集团还进行了直接投资,主要涉足房地产、基础设施等领域。除投资绿茶外,中合集团还投资了爱婴室、东久新宜等特色,但总的来说,其出手频率的确不算频繁。


2015年,绿茶通过合众集团私募股权投资团队的专业网络介绍认识合众集团。合众集团决定在2017年投资绿茶,投资4.5亿元获得绿茶近30%的股份,经过2015年对中国餐饮业的评估和近两年与绿茶董事的几次会议。根据当时的投前估值,2017年绿茶的估值约为15亿元。


对于本次IPO,招股书未披露拟募集资金总额,但给出了“拓展餐厅网络、开设中央食品加工设施、升级信息技术系统及相关基础设施、补充运营资金”的资金用途,与之前提交的招股书版本完全一样。根据2022年的市场消息,绿茶预路演计划募集资金1.5亿美元,IPO募集资金总额可能也是如此。


时隔两年又一次敲响了港交所的大门,绿茶也带来了近两年的经营业绩。


在财务数据方面,绿茶的表现非常出色。在2021-2023年期间,绿茶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2.93亿元、23.75亿元和35.89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1.38亿元、0.25亿元和3.03亿元。就餐饮业极其重要的“客单量”指标而言,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绿茶的整体客单量从2021年的3.23次下降到2022年的2.81次,但在2023年,绿茶的客单量已经恢复到3.30次,与新冠肺炎疫情前2019年的3.34次客单量相似。


店面规模方面,截至2024年6月11日,绿茶餐厅网络已覆盖中国所有一线城市、15个新一线城市、302家绿茶餐厅。 一个二线城市和79个三线城市及以下城市。绿茶表示,该公司计划在2024年成立112家新餐厅。截至6月11日,该公司已开业30家餐厅,并已签订37家餐厅的租赁合同。这37家餐厅中有27家已经开始装修。


尽管绿茶已走出新冠肺炎疫情的痛苦,回归正常发展轨道,店面拓展计划也在有序开展,但绿茶背后的问题同样明显。


“新鲜菜肴”是绿茶在过去十年成为“线上名人餐厅”的关键因素。然而,十年后,其“热门菜肴”所列的“面包诱惑”、“绿茶烤鸡”和“绿茶烧烤”仍然是多年前的特色菜肴。



图片/绿茶“热菜” 来源/招股书籍


但实际情况是,绿茶从未停止过菜品研发的步伐,内部也非常重视产品和菜单的研发。与其说“受益于中国融合菜肴的灵活性,我们及时更新菜单,为客户提供新颖的用餐体验,紧跟最新的饮食趋势。我们可以不断推出新的热门菜肴,让顾客热衷于光顾我们的餐厅,让我们与其他休闲餐厅不同。”


根据招股书,2021年、2022年和2023年,绿茶分别推出了178道新菜、172道新菜和168道新菜。大致来说,每两天就会推出一道新菜,但遗憾的是,没有一款新产品成功“上位”,而“老面孔”仍然很受欢迎。


去香港上市的路,不是坦途


回首往事,上市这条路,绿茶已经走了三年。


自2021年起,绿茶集团便踏上了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寻找主板上市的征程。分别在2021年3月、2021年10月、2022年4月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申请,但三次未通过听证会。


图片/绿茶三年四递表 来源/披露容易


今年6月19日,绿茶再次提交招股书,但提交招股书并不意味着绿茶将在短时间内上市。


大家都知道,消费者投资从2022年开始进入“去泡沫”阶段,投资热度下降,二级市场的难度也不多。随着“红黄灯”(其中“红灯行业”包括食品、防疫、白酒等)行业限制制度在2023年初的流传,消费公司越来越难以通关IPO。于是,大洋世家、紫林醋业、老乡鸡、德州扒鸡、沃隆食品等多家消费企业纷纷主动撤单,停止IPO。


相比之下,与谨慎的a股市场相比,香港资本市场审批周期短、上市标准明确、门槛低、程序简单、更国际化,因此包括餐饮在内的消费公司更容易满足港股上市条件。目前,港股还汇聚了海底捞、夏布、九毛九、周黑鸭、海伦斯等多个餐饮品牌。2024年,蜜雪冰城、古茶、上海阿姨等新茶品牌相继出现“盛况”。最后,茶百道获得“新茶第二股”称号。


然而,与此同时,许多去香港IPO的餐饮业也停滞不前。杨国福、捞王,甚至最近四度递表的绿茶,之前也有过三次“失败”的经历。此外,如今,像绿茶一样,有蜜雪冰城、古茶、小菜园、沪上阿姨等公司,招股书的状态显示为“处理中”。


港交所绿茶决战的征程,才刚刚开始。


但幸运的是,与2023年香港证券交易所IPO数量和IPO募资双双下降的数据相比,2024年有所改善。2024年初,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发布了积极的展望报告,预计冷清已久的港股IPO市场将迎来复苏。


德勤和普华永道预计,2024年将有80家公司在香港上市,全年融资总额将超过1000亿港元,预计2024年香港IPO市场将再次跻身全球前三大融资市场。在香港,毕马威预计今年将有90家公司上市,集资1000亿港元,在全球交易所集资排名中可以回到5位。2023年,香港没有集资超过10亿美元的大型IPO,毕马威指出,受益于大型企业拆分项目的实施,预计2024年将有5个IPO集资50亿至100亿港元。


根据香港证券交易所的最新数据,向香港证券交易所提交上市申请的内地企业数量大幅增加。截至6月,香港股市已有26只新股上市,总募集资金113.64亿港元。目前主板处理的a股申请新增约24只,其中内地公司占比高达75%。对此,多家机构预测,这种增长趋势将持续。


无论绿茶接下来能否冲击IPO的成功,从杭州一路走向港交所,从最早的旅馆餐厅拓展到现在的382家门店,从一家“线上名人餐厅”发展到18年,绿茶已经在中国餐饮市场写下了一个故事。


(林青是文中的化名。)


本文来自微信微信官方账号“融中财经”(ID:thecapital),作家:冯晓亭,编辑:吾人,36氪经授权发布。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