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看九州,吴文化博物馆新系列首展聚焦定州

05-31 20:32
展览宣传片《定州-九州喉咙》。(03:23)

古语有云,“茫茫禹迹,画为九州”。“九州”以重要山川为标志,将世界划分为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九个地区,成为地理和文化符号“中国”的标志。


现在,应该如何看待“九州”这个概念?带着这样的问题,苏州吴文化博物馆于5月28日推出了“新九州”系列特别展览。首次展览《定州-九州喉咙》聚焦古九州第一个冀州腹地-定州,向公众呈现九州和定州的文化脉络,展品196件/套。在展厅里,观众可以看到定州是如何成为扼守东西、南北相处喉咙的重要场所,以及代表其经济繁荣、文化交融、佛教渗透、工艺方法的精美文物。


展览现场


进入展厅,可以看到镇江博物馆藏的清拓宋禹迹图。这张图片是中国最早的石雕地图之一。“禹迹”是指大禹走过的足迹,是华夏疆域的代名。该展品详细描绘了中国黄河和长江流域水系的分布特点,比例准确,保存完好,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地埋变迁的重要参考价值,也是世界地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展览现场,清拓宋《禹迹图》 镇江博物馆藏


在“禹迹图”旁边,有25件/套文物组成的展区,讲述了什么是“九州”,以及各州不同的文化特色。此后,一大片展区聚焦于古九州之首冀州的腹地——定州。该报记者了解到,展览“定州-九州喉咙”包括铜器、瓷器、雕塑、玉器、玻璃器、金银器、织绣等多个类别。时间跨度从殷商到现代,涉及定州、徐州、荆州、苏州等地区。九州和定州的文化脉络以196件/套的展品呈现给大众。


吴文化博物馆馆长陈曾路告诉《ThePaper》,“九州”作为一个地理和文化符号,不仅是中国最早的体国经野理念,也凸显了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理念,在几千年的文明演变中逐渐成为华夏的象征,凝聚了深厚的文化认同感和政治归属感。“这个展览是新九州系列的第一期。定州作为古九州之首冀州的腹地,将带领我们进入辉煌、多彩、浓厚的历史阶段,在南北交融、中西交流的文化交流下,展现定州的辉煌。从定州到吴中,是南北的融合和交融。纵观九州,我们将聚焦时代背景和文化共鸣。通过对展览的分析和记录,我们将更好地保护中华文明遗留下来的瑰宝。”


展览现场


什么是“九州”?


古语有云,“茫茫禹迹,画为九州”。“九州”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体国经野思想,也是中国的象征。这种地理文化的象征不仅承载着中国古代地理划分的历史印记,也是维护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和政治归属感的重要纽带。


九州制是中国最早的体国经野理念。《尚书·禹贡》记载禹平洪水后,以重要山川为标志,将当时的世界划分为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九个地区。九州制具有深远的意义,不仅体现在历代的行政制度上,而且在当前的中国行政区划制度中仍然可以找到其历史脉络和智慧的延续。而且“州”的概念和编制意义深远,直到今天,中国各地仍然保留着大量以州为名的地理划分和历史记忆。


展览现场


“体国经野”是划分行政区的美称,源于《周礼》中的记载:“只有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为了实现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秩序,科学合理地规划行政区是中国的“体国经野之道”。


展览第一部分除了清拓宋的《禹迹图》外,还呈现了“泗水捞鼎、孔子见老子、周公辅成王、拜拜”画像石、金画石雕佛像、浮雕龙凤画豆等文物,各自展示了各州不同的文化特色。


画像石,东汉,山东博物馆藏藏,“泗水捞鼎,孔子见老子,周公辅成王,拜拜”,


渔业采莲画像砖,东汉,四川博物院


贴金彩绘石雕佛像,北齐,青州博物馆藏品


吴王铭文镜,汉代,吴文化博物馆藏品


其中,“泗水捞鼎、孔子见老子、周公辅成王、拜拜”画像石为凹面线刻,画面分为四层,自上而下分别为:泗水捞鼎、孔子见老子、周公辅成王、拜拜图;金画石雕佛像呈现“青州风格”佛像,对中国佛教造像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渔猎采莲画像砖描述了蜀国汉代画像砖因其丰富的内容和广泛的主题,多种形式的特点;而且吴文化博物馆藏的汉代吴王铭文镜讲述了吴越之地,汉魏时代是铜镜的重要锻造区域。


文化变迁和定州独特魅力


在禹划定的九州中,冀州位居第一,后世定州属于冀州。因此,吴文化博物馆的展览故事从冀州腹地的定州开始。


定州,位于华夏文明的重要交汇处。从鲜虞中山迁都在这里,到汉立中山郡国,从魏晋南北朝的混战,到唐宋时期频繁相处的事情,定州经历了中国城市发展史上几个最重要的繁荣和变化阶段,见证了无数英雄的崛起和衰落,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在这一部分中,“定州”分为四个模块:“喉咙”、“结合”、“庄重”和“技巧”。以170件/套文物,从定州东汉及以前的文化地貌、南北交融、中西文化交流、千年佛教文化经久不衰、工艺精湛的古老技艺,以及今天传承的几个方面。从古代历史上的“冀中粮库”到当今社会作为京津冀的重要节点,定州的独特魅力得到了凸显。


弩机,东汉,定州博物馆藏品


在定州部分,第一单元“喉咙”讲述了定州的地理位置:西靠太行山,东侧是广阔的沃野平原,是今天山西和河北的交界处,占据着南来北往、东西交通的要求,是战略要地。


春秋时期,白狄的鲜虞氏建立了中山国,然后是赵、秦。西汉时期也有著名的中山国,是汉景帝九子“中山靖王”刘胜分封的地方。东汉时期也有中山国,分为刘氏宗室。定州出土的文物对后人对中山国历史的理解和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北宋建隆元年-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60-977年)罗地印花,定州博物馆藏品


展览现场,浅绿色玻璃瓶,宋代,定州博物馆藏品


“结合”模块,讲述了定州中原农耕与北方游牧文化的碰撞,以及华夏文明与外来文明的互鉴。展示柜内,观众可以看到隋唐时期定州生产的绸缎物品。比如罗地印花,花纹刺绣是紫罗地,写生花是用平绣针绣出来的。它的原件可能是一个包袱,用来包裹供养物品,藏在秘密的地方。而且旁边的浅绿色玻璃瓶也许是伊朗高原上伊斯兰玻璃行业的初期商品,这个物品是外国文明互鉴中的一个很好的案例。


展览厅内,40多件与佛教有关的文物是一大亮点,讲述了魏晋至宋代定州的佛教文化。


作为军事要冲、枢纽站,定州还具有浓厚的佛教氛围。佛教信仰早在3世纪末、4世纪初就传到了这里。在魏、晋、北朝之间经历了数百年的动荡之后,大约在4世纪中叶,定州地区成为河北地区的佛教文化中心。此后,佛教文化在这里再次维持了数百年的繁荣,从隋、唐到宋,佛教文化经久不衰,佛法渗透,梵宇众多。这儿,曲阳白石雕刻的佛像端庄典雅,呈现出尘埃之姿。舍利宝函、香具法器、供养品,被封藏了几千年的秘密之地,承载着善男信女的虔诚愿望,在躲避了几千年的战争和毁佛运动后,再次看到了天空,展现了信仰的力量。


展览现场,菩萨雕像,北齐-隋,定州博物馆收藏。


宋代、定州博物馆藏金花舍利银塔


镀金铜巨星雕像,唐-五代,定州博物馆藏品


展览结束时,讲述了定州的手工艺品。


在定州,精湛的手工艺是其文化的一大特色,尤其是定窑瓷器。定窑是北宋至金朝北方领先的窑坊,规模大,口碑高。烧制的窑瓷轮胎细腻,釉色透明,以白瓷为主。此外,定州独特的工艺包括曲阳石雕、定州丝绸等。


定窑白釉莲纹银装长颈瓶,宋太宗至道元年(995),定州博物馆藏品


定窑白釉印花碗,金代,定州博物馆藏品


展览现场,定州目前的非遗工艺


直到现在,这些独特的技能并没有被遗忘,而是不断被传承和创新。在最后一组展示柜中,呈现了当前非遗文化传承人的作品,与过去的工艺相得益彰。


据悉,本次展览由吴文化博物馆与定州博物馆联合主办,得到四川博物馆、山东博物馆、陕西考古研究院、青州博物馆、徐州博物馆、镇江博物馆、洛阳博物馆的支持。


展览将持续到2024年9月1日。


附件:吴文化博物馆馆长陈曾路谈“新九州”系列展览


陈曾路:在每个人的展览体系中,都有一个长期关注的问题,那就是中国的地域文化。从地域文化的角度来看,“九州”其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指的是中国,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词,但也是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概念。


我们是一个规模有限的中小博物馆,所以我们需要用一系列的展览来回答“九州”的问题。在这里,我们希望把“九州”这个大问题变成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小问题来回答。当你一次又一次地解释定州、荆州、青州等地时,“九州”这个大问题就很容易解决了。


这一系列的起源是去安徽寿县参观一个新开放的博物馆——楚文化博物馆几年。在春秋时期,寿县是楚国最后一个国都所在地,有许多关于楚国的文化遗产。然而,我们的许多博物馆,尤其是地方博物馆,总是呈现出短暂的历史,但中国文化的伟大在于“悠久”这个词,光靠一个博物馆是很难承受宏大叙事的。所以我想知道是否可以结合一些有特色的博物馆,结合各个家庭的资源,共同叙述这样一个宏大的叙事。


展览海报


最后,我们开始了这个“新九州”系列。第一次展览选择了古代九州之首的冀州,但冀州的范围太大,所以范围缩小到了冀州以内的定州。定州很特别。和苏州一样,它是一个技术特别发达的地区。在展厅里,观众可以看到定州的北方技术,这与我们场馆展示的南方技术相对应。


正如我刚才所说,“新九州”不是一个展览,而是一个系列。接下来,我们每年举办两三个展览,希望通过几年的努力,讲述“九州”的问题。希望看完展览,观众不仅能了解著名的文物,还能了解某个地区的历史,把这些东西联系起来,对这个地区有一定的了解。正如我们看到一个人一样,我们不能每次只看人的眼睛,还要看鼻子、嘴巴、耳朵,最后才能知道这个人长什么样。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