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顶流的“王妈”背刺打工人,揭露了这个万亿城市的锥心之痛。

05-31 19:29

2024年,打工界第一声雷霆,落到武汉中间第一城。


继山东菏泽“郭有才”之后,4000万粉丝的短剧《王妈》,被称为全网“打工人嘴替”,开始以一种非常新的“塌房”姿态连接屠榜多日。——


实习期间不交社保,大小周,核心岗位编剧月收入只有4k...


更加过分的是,参保人数竟然是0!


以至于在过去的三天里,无数的工人半夜睡不着觉,晚上睡不着觉。——


怎样好好追求打工人文学,也被背刺了?


无数农民工开始拍案,愤怒地赞美和分享。除了聚光灯,闹剧的背后,还隐藏着无数的叹息和无奈,武汉,一个拥有数千万人口的城市。——


天量大学生,优质岗位有限,工资待遇不高...这种就业环境也让万亿级武汉难免出现“王妈”现象。


武汉一直在努力工作,也许真的需要再急一点。


01 屠龙者成了“恶龙”


全网顶流的“王妈”靠拍打工人短剧爆红,塌房塌得措手不及。


前几天工作上眼睛呆滞,只想看一些奶头笑两声的农民工,开《王妈宇宙》玩得开心,享受别人帮我疯狂的快感。——


短片中,穿越霸总世界的保姆王妈,承担着玛丽苏所有故事的后果。


在雨中,她总是苦哈哈地为“女主”打伞,整理霸总弄翻的一切,半夜被叫起来给霸总煮一碗醒酒汤…


这一步是同理心,目的是钩住农民工的眼睛,下一步才是真正的爽。——


虽然是保姆,但王妈生气的时候可以用拖把堵住霸总的嘴,因为月收入7000感觉太少,不同意举桌子,大喊“让工资十几万的管家为你工作”。


毕竟,每个人都有被领导指使团团转,身心一起受苦的感觉。只有后面的疯狂情节才是农民工梦寐以求的稀缺感受。


以至于有媒体专门写了一篇名为《谢谢王妈,在职场上为我疯狂》的短剧观察文章,一句话就打破了它提供的最大情感价值。


但是前几天的一篇帖子,却让整个“王妈宇宙”建立在工人共情的基础上,原地坍塌。——


"原来王妈也是4000啊…"(这可是剧本里嫌弃7000太少的王妈!)


仔细看看现实世界中“王妈”的整体招聘需求,槽点太多了:


第一,工作内容太多,要负责四大流量的操作,写剧本,独立完成拍摄剪辑,管理大咖档期;


工资和职责不匹配,这类核心职位的工资,只有4-8k。;


没有双休,实行大小周,即使靠近地铁站也可以成为福利;


不久,类似的爆料不断出现,比如实习期间不交五险一金,工作需要自带电脑…


对4-6k到底算不算少?DataEye短剧观察收集了某招聘网站上近300条短剧的招聘数据,发现:


在北京,短剧编剧的起薪最高,达到每月17.7K,其次是上海和杭州,超过16k,深圳最低,但也超过10k。


越来越多的人也渐渐回到了味道——谁是王妈?我是王妈!


毕竟,00后,全网4000万粉丝创造的前几个热搜,分别是:“00后大二学生拍笑话,月入70万”,“23岁时,我为爸爸赢得了保时捷卡宴”...


难怪,铺天盖地的失望冲刷了整个王妈宇宙。


用网民的话来说,就是本以为“00后不但没有整顿职场”,反而成了“臭资本家”——


"被年轻人捧着开出来的企业,难道不应该站出来成为改变这一市场的一种力量吗?"



更多的人自发地掀起了“农民工自救运动”,旗帜鲜明地说:“我会想尽一切办法发声,抵制这些不正常的休息时间”。


“王妈”背后的武汉荒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在舆论疯狂发酵的第二天发布通知,宣布:


实行周末制度,试用期员工还缴纳社保。所有员工的工资不低于6000元,团体演出也发钱(之前没发)。员工不需要自带电脑工作...


在全网流量的帮助下,该公司的工人终于得到了符合劳动法的正常待遇。——


真是一场酣畅淋漓的节日胜利!


02 武汉的痛?


另一个残酷的真相是王妈事件所揭露的,武汉这个著名的中间第一城,就业环境其实有点可悲。


很多支持“王妈”的粉丝,甚至普通的武汉打工人,都心怀不轨,为“王妈”抱怨——“王妈不算塌房吧。”


她们掰着手指,想破脑袋也找不到这家公司做得更好的地方,而是用“大家都一样烂”的俗套说辞:武汉大部分都是基本工资3000还单休的单位。


不言而喻,底薪4000大小休,已经不错了。


类似的言论无处不在,有人把它老老实实地概括为“武汉就业环境的味道”——无论是4000的工资、大小周还是不定期的团建,都应该是市场调研的结果。


为何每个人都能忍受这个月薪四千大小周的日子?


其中一个最直观的原因是,在武汉,这种就业环境的确很普遍。


薪智市场人才数据分析平台发布的《2023年毕业生薪酬报告(本科生版)》指出,2023年武汉普通本科毕业生起薪仅为5900元,在15个城市中排名倒数第二,仅比昆明高200元。



即使算上重点本科,整体毕业生的起薪也在中间,低于成都、杭州、青岛。


这个经济量与武汉全国GDP排名第九,确实不相称。


按照“王妈”工作室的要求,这份大专以上学历的工作可以4000元,确实还可以——毕竟大学毕业生才5900元。


正因为如此,武汉人热衷于流向其它地区——收益往往能获得不错的增长。


猎聘大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武汉人才流向沪深广的工资涨幅最高,跨地区投递上海、深圳、广州的城市人才。


如果你仔细看看这张图,武汉人的工资增长率(32.7%)将比郑州(26.7%)更高,这也是上海十大城市之一。、成都(31.5%)、合肥(20%)杭州(13.9%)、8%)来得都高;



类似地,投递深圳的武汉人,工资涨幅(30.9%)甚至可以比惠州(20%)这样的三线城市高十个百分点;


武汉人到广州,工资涨幅也比重庆惠州高…


一两个可能还是个例子,但是武汉人跳到其他城市一般都能拿到最大的工资涨幅,这不得不让人心里打鼓。——


原来的工资真的太低了吗?否则,其他城市的hr们,为什么要给出更高的涨幅?


另外一个令人信服的数据是,2022年,武汉体制外的公积金覆盖面仅为24%,不仅低于杭州(44%),而且低于长沙(26%),这是同一个中间明星城市。


这意味着武汉很多民营企业的老板只有四分之一可能依法为员工缴纳公积金——剩下的四分之三宁愿违法也不愿意缴纳公积金,就业环境大概率不是很友好。


从这个角度来看,“王妈”只是实习期间不交五险一金,似乎真的是武汉少有的“良心企业”。


03 百万大学生“教育一批,流出一批”


其背后,归根结底,还是武汉大学生供过于求,需求过弱。


武汉作为全国高等教育的领导者,共有46所本科大学。放眼全国,仅次于科教名都北京,不仅甩了上海(40所)。、一条街,广州(38所),也是深圳(6所)这样的经济强市难以期待的。


而且全地高校,也就意味着武汉每年都在不断地产生大量的大学生。——


武汉在校大学生于2022年飙升至133万,仅次于广州、郑州,是深圳的7倍,苏州的4.5倍。


更让想在当地工作的学生感到“压力很大”的是,武汉的学生不仅数量众多,而且质量也很好。——


就高学历人才而言,武汉在校研究生人数仅次于北京和上海两个中国最强城市,达到19.76万。


最基本的经济规律之一就是,供应过多往往会使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就业环境也是如此。


大学生供应过多,直接结果是企业话语权较大,最终体现在薪酬待遇的恶化上。


一位网友说:“在同一个岗位上,深圳和上海出现了一万块钱没人问的情况,但是到了武汉,5000块钱被抢了。”。


难怪武汉长期被称为东部沿海地区的“人才蓄水池”。——


一批教育,一批流出。


@国民做了一个简单的统计。以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的毕业生为例,武汉著名大学30%留在省内就业,其他20%的毕业生选择广东,其次是北京和上海。


相比之下,位于广州的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的毕业生,70%以上最终选择留在广东省就业,60%以上留在广州和深圳。


进一步分析,武汉就业不友好,也与产业布局、社会经济比例有关,总而言之,“文科生”与“体制外”更加不友好。


第一,与杭州相比,经济总量非常接近,武汉的工业支撑地位更加强大,钢铁石化等其它支柱产业的优势地位并没有下降;


第二,当工业占比稍大时,也会造成以国家央企为主的局面,相应的武汉民营企业还不够发达。


举例来说,在最新公布的“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武汉入选企业数量减少了3家,全国500强城市排名下降到18位,与成都、杭州、南京相比,GDP第二梯队相差甚远。


在《武汉民营经济发展质量低下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中,武汉大学经济系主任、教授罗知还特别指出,


“武汉是国有企业占比高、工业占比高、内贸占比高的国家中心城市。它的民营企业既没有浙江的草根特色,也没有珠三角的开放特色……”


而且私营企业直接吸纳的就业数量更多,也更容易形成一个城市给人的直观就业感觉。


如果武汉沦为全网知名的“销售之都”,人随行业走,并非一句虚语。


04 更加紧急一点


武汉当然也不是没有努力。


2017年,武汉率先拉响抢人大战第一枪,喊出“百万大学生留汉”的口号,并有效推进。


2023年,武汉不仅留住了数百万大学生,而且在2016年的42.18%中,留汉的比例逐年上升到2021年的65.12%。


虽然22年和23年的比例还没有公布,但是每年还有317,000名汉大学生和30.6万人。


同时,武汉也在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从2014年三产增长4933亿元,占GDP的49%,到现在的1.27万亿元,占GDP的63.6%。



另外,从过去的“一钢独大”,到现在的“光芯屏端网”、汽车、大健康等新兴产业多手同抓…


为了给大学生提供更好的就业环境,武汉这座光荣的城市,仍在努力向上跃升。


但愿武汉能尽快迎来这样的局面:


由“武汉大学生就业的艰难日子,也是武汉公司的好日子”,转变为双赢。


否则,在此之前,人才自由流动的浪潮,将难以阻挡。


本文来自微信微信官方账号“智谷趋势”(ID:zgtrend),作者:夏虫,36氪经授权发布。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