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十年|年轻的科学家和上海双向奔赴。

05-31 17:07

【编者按】


十年追光,上海科创征程如虹。


2014年5月,Xi总书记上海提出“加快进入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上海的发展定位从“四个中心”扩展到“五个中心”。参与“天舟”的发展、“神舟”、“羲和”、“祝融”等一批国家重器,推动C919国产大型飞机、第一艘国产大型游轮问世……十年来,上海科技创新取得了巨大成就。


在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十周年之际,《ThePaper》推出了“追光十年”专项规划,聚焦上海科技创新走向“全球影响力”的十大方向,分析了上海建设科技强国重要引擎的动力源泉。


本文以科创上海和年轻科学家相互成就为重点。


白浪 设计


十年来,会发生多大的变化?一个学生,成长为一个科学家。一个城市,无限接近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在基础研究的科研道路上,十年可能很难磨一剑。但对于目前恰好三四十岁的年轻科学家来说,十年几乎是他们迄今为止的科研生涯。与科技创新上海同行,他们把自己碾成一把尖刀,扎在国家的重大需求上,扎在国际前沿技术上。


就科学研究而言,年轻人才早已成为不可忽视的中坚力量。根据《中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研究报告(2020)》,截至2019年底,中国39岁以下的科技人力资源占78.39%。但是到了2022年,上海市共有2737名完成人员获得了科技奖。在这些人中,30-40岁的年轻人最多,共1154人,占42%。


同时,2021年的一项全球青年科学家调查显示,上海对全球青年科学家的吸引力在20个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城市中排名第一,而对全球30岁以下青年科学家的吸引力在上海排名第20位。


十年前后


十年来,上海今非昔比,年轻人更是摇身一变。


十年前,1996年出生的段佳仍然坐在大二的教室里;现在,她已经开辟了一个针对GPCR药物研发的新方向,成为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最年轻的研究组长。


十年前,竺淑佳仍在美国实验室担任博士后职务,每天工作14小时;现在,她带着自己的团队在《自然》等国际顶级期刊上多次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在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


十年前,吕佰晴读博第三年,在上海建了一个“梦之线”ARPES实验站,然后做出了科研路面的第一个成绩。现在,论文被引用的频率已经超过2800次。作为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的“李政道学者”,他也开启了新的征程。


他们来自不同的城市,但他们都站在上海科研的最前沿,为自己的梦想找到了前进的方向。上海是一个有希望的高台。


吕佰晴 被访者供图


35岁的吕佰晴来自山东。他说他和上海有缘分。2012年,他进入北京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当时,他的丁洪院士团队正在建设一条“梦之线”。在北京上了一年课后,他来到上海,在这里度过了他的博士生涯。


2018年博士毕业后,吕佰晴前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深造,并于2022年回国加入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当他回到张江时,他觉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4年,浦东张江只是一个偏远的地区,没有那么多公司,一切还在建设中。十年后,他在张江看到了许多科学设施,汇集了许多与科技相关的行业。此外,用于基础研究的大型科学设备也对用户开放得更加集中、更加多样。吕佰晴说:“它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许多便利。


近悦远来


同样35岁,也在美国留学。2017年,同济大学交通工程学院教授胡邈回国。在他看来,上海的科研环境比十年前有了很大的进步。科研人员从跟随到推广,率先进入无人区,是一件非常令人兴奋的事情。


作为一名年轻的科学家,他说“我非常敬畏平台的力量”。他专注于智能联网车辆的研究,而上海的智能驾驶和智能交通处于全国前列。在这个平台上,他可以获得很好的机会和帮助。


胡笳 被访者供图


在上海,胡邈很快通过同济大学与SAIC集团建立了合作关系。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嘉定智能公交、洋山港智能港等已经落地。到目前为止,已经有1002条自动驾驶测试路面,测试里程达到2000公里。


在上海的发展过程中,技术实践有很多立足之地。胡说,早期在美国的研究可能会更进一步,但也比较“浪漫”。上海的研究公司合作比较多,最重要的是实用,落地。


回想起来,吕佰晴说,2014年建成的“梦之线”是他做所有科研的前提,上海是他在科研道路上取得成果的开始。


吕佰晴的研究方向是凝聚物理中的新奇拓扑和相关物理。对于依赖实验的研究来说,设备是关键。用他的话说,只有有锅才能做饭。在“梦线”建成之前,需要为美国或欧洲的实验室写一份实验申请,使用时间有限。有了“梦线”,你可以在自己的设备上花很多时间,大大提高了实验效率和竞争力。


2014年设备交付,2015年,在这个设备的帮助下,吕佰晴的丁洪院士团队在固体材料中发现了外尔费米子。这一成就在当时引起了轰动,一举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英国物理协会承办的《物理世界》、《2015年十大突破》和《2015年八大代表性进展》。


吕佰晴说:“第一个结果很好,整个人的心态不一样,更自信,更放心。”基于这些,上海给了年轻科学家足够的信心和信心。如今,从张江到临港,从闵行的“大零号湾”到徐汇的模速空间,人才可以聚集在一起,科研成果可以更顺利地转化。


近悦远来,上海人才队伍建设从数据上看也是亮眼的。截至“十三五”阶段末,上海两院院士178人(居全国第二),领军人才“地方队”培养计划1617人,东方学者1027人,曙光学者1338人,博士后激励计划1157人,年轻明星3065人。在上海工作的外国人数为21.5万(占全国23.7%),签发外国高端人才工作许可证约5万份,引进外国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居全国第一。


放权松绑


聪明的女人没有米饭很难做饭。上海为年轻科学家提供的是资金和设备,如米饭和锅,以及成长环境、上升空间等。


吕佰晴回国后,带来的技术需要高昂的资金来购买设备。当时,李政道研究所为他提供了“无条件录取”,即无论是否获得“海外青年”等资助,他都可以享受同样的资金支持和待遇。此后,研究所还批准了数千万的启动资金。这是吕佰晴的“第一桶金”。他说:“这对一个年轻人来说真的很重要。大部分年轻人可能拿不到几千万的资金,从大学的角度来看,风险比较大。”


年龄不是门槛,找人才是最重要的。段佳的经历更加神秘。2023年,27岁的她作为第一作者在Nature发表了第三篇论文。今年,这位没有博士后的博士毕业生,直接从助理研究员变成了研究员,成为了一名单独的研究组长。


年轻人需要被看到,需要上升的渠道和空间。在上海,航海计划、明星计划、东方人才计划,再到近年来的U35。、Y50,各种人才规划和评价,促使上海逐步构建相对结构完整、梯度支持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年轻科学家创造更大的可能性。


据媒体报道,扬帆专项计划每年支持600名32岁以下的年轻科研人员,成为众多年轻科技人才科研的“第一桶金”;从1991年成立至2023年,35岁以下年轻科研人员的启明星项目,3664名启明星中有20名院士、209名国家杰青和207名国家优秀青年...


自2014年以来,上海不断创新为青年人才提供的政策和制度。2015年,上海推出“科技创新22条”,对创新型人才采取多项措施,发布大学和科研院所科研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提高创新型人才落户和海外人才引进等诸多限制。


2015年和2016年,上海先后推出了“20条”和“30条”人才。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放松,最大限度地激发和释放人才创新创业的活力。2019年,上海再推科改“25条”,为科研人员减负。到2023年,上海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放松本市权力,激发科技创新活力的若干意见》,再提到“放松减轻科技人才负担”。、“授权赋能”新型R&D机构。


全心全意做科学研究可能是年轻科学家最大的愿望。吕佰晴还表示,过多的规章制度和评价指标必然会影响科学研究的进展。基础研究是不确定的,不是线性发展。也许几年没有进展,明年会突然取得世界级的成就。只有自由的成长空间和专注的科研环境,年轻科学家才能更敢于实践自己的创新理念。


十年节点上,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如火如荼,年轻科学家们不断前进。拓扑量子计算、智能联网汽车、新药研发...年轻科学家和上海携手打造了一条道路,现在他们已经到了高处,剑指的是未来,会有回响。


白浪 设计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