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杂志:拯救儿童歌曲的“断代”需要更多的努力

05-24 23:51

“所有的音乐都是从老歌库里找到的,现在适合孩子生活的儿歌太少了。”——据《光明日报》5月20日报道,不久前,北京一位小学老师带学生去玩,引导他们唱歌。结果孩子们唱的都是网络流行音乐。目前儿歌市场作品参差不齐,“灰色儿歌”、“恶搞儿歌”、“成人儿歌”等引起家长和学者的焦虑。


儿歌是每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是童年时代的珍贵礼物。说起儿歌,很多人会立刻想起《一分钱》《让我们摇桨》《燕子》《歌声与微笑》...一首好的儿歌可以深刻影响一个人的一生,甚至一代人的成长。一些经典儿歌之所以“经典”,是因为它们照顾孩子的日常生活,能够在内心深处引起孩子的共鸣,在激发孩子的心智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虽然唱经典值得提倡,但儿歌断代的问题更值得关注。多年来,能大规模传播的优秀儿歌寥寥无几,儿歌的创作已经从之前的“断层”困境转变为“断代”。这个问题引起了相关方的关注,从媒体关注报道,到推出儿童歌曲创作推广计划,举办儿童合唱节等活动,但儿童歌曲创作无力的情况仍然难以改变。


其背后的原因并不复杂。第一,创作环境局促。目前,音乐创作具有较强的市场化、功利性倾向,有些创作者认为儿歌创作是“小儿科”、缺乏“吸金术”,所以不愿意涉足这个领域;第二,创作团队年龄太大,创作者只凭自己的童年经历去揣测当下孩子的心理,说教内容多,缺乏时代和流行元素,作品不受当代孩子的欢迎;第三,无论是学校、家庭还是社会,都无法营造良好的儿歌传播氛围。相关平台建设也不够强大;第四,一些儿歌创作者专注于“比赛”,“个人裁缝”的歌曲通常比“冷”、小众化,难以大规模传播。


儿童歌曲“响”难寻影踪,幼儿口中出现粗制滥造的“灰色歌谣”,明显不利于儿童价值观的构建。这个问题需要有针对性的解决。一方面,相关部门要继续加大对儿歌创作的支持力度,在政策层面推出鼓励措施,吸引更多有才华的创作者充实到儿歌创作团队中;另一方面,创作者也需要摆脱功利主义和浮躁的心态,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走进孩子之间,努力在创作水平上取得巨大突破。此外,儿歌的传播需要时间和空间。全社会要积极营造儿歌的传播氛围,为儿歌的成长提供沃土,让旋律优美朗朗上口的儿歌得到最大程度的传播。


“童年有更多的歌曲,未来会有更多的希望”——我真诚地希望更多高质量的新时代儿歌能够成为孩子成长的伙伴,引导他们成为努力奔跑的“追梦人”。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