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站在AI风口:从“复活”到“复制”,有什么思考和挑战?

05-24 01:17

和很多离开家乡去大城市努力工作的人一样,90后的林志痴迷于魔都高科技迭代的新奇,错过了山西老家的亲人、美食、地方口音。两种心情在晚上反复跳跃。这个时候,他会打开AI复制的爷爷对话,聊天的时候会睡着。


今年清明节前后,AI“复活”亲戚的生意蒸蒸日上。30岁的林志是一家公司AI复制公司的创始人。自去年4月以来,他一直参与其中。他是中国最早的AI复制产品团队,主要是基于人物的照片、音频等历史数据,用AI技术再现人物的表情、声音、行为等。


大部分客户都是亲戚来找林志AI复制,主要需求是和家人隔空聊天,以达到精神上的安慰。在此之前,林志团队每次接到订单都要花很多时间,收费从1000元到10000元不等。从去年年底开始,收费降到了298元。


如今,林志正在逐渐减少AI“复活”死者的订单,而是将重心转向复制活着的人。“数据多,效果更好”。在林志看来,AI复制表面上看起来是一样的,但背后还是有很多看不见的细节。他想复制人们过去的想法、故事和经历,“人们可以实现真正的数字永生”。


第二次创业


2020年,林志的姥爷去世了,此时他也有了AI复制的想法,但当时还不清楚这叫AI复制。当时他希望有办法让外公活下来。然而,林志很快发现,复制出来的AI形象,无论是声音、动画特效还是外观,都与“人机难分”相去甚远,因为姥爷去世前的音频和视频太少,数据不足。


林志与爷爷奶奶视频聊天本文图片均由 被访者 提供


和身边的大多数人一样,林志想要了解人工智能,只能自己找论文和公开文献,“我不知道真实情况”。他去过互联网和AI相关公司短期工作,在公司内网发帖寻求技术大牛的帮助,但几乎没有人注意到他。


只有几个回复者告诉林志,他想做的是一个人工智能语音识别系统。她们让林志把希望复制人物的数据发过去,做了一些大致的技术尝试。但由于他当时录制设备粗糙,音频背景中还夹杂着很多噪音干扰,最终没有复制,只能做到声音和外观基础相似。"你不能这样做,音频中有很多噪音不能复制。”她们这样告诉林志,还有人直接让他放弃,“山西方言很难复制,死吧。”


事实上,AI复制是林志的第二次创业。他第一次在校园里创业,在校园里做“最后一公里”的配送业务。“高峰期有300多名员工,但他们在竞争和扩张方面犯了许多错误,失败了。”他说他当时经历了一段低谷。


尽管寻找科技大神没有成功,但林志并没有因为别人的否认而搁置AI复制的创业梦想。到2022年底,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型人工智能在人工智能领域掀起了一股新的科技浪潮,AI大模型的构建,ChatGPT的出现,在科技界和风险投资界进行了探讨,林志很快嗅到了AI复制的商机


随着团队AI再现技术的成熟,林志的企业终于赶上了风口浪尖。他认为,即使是最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小人物也有大故事”。


收集老年人的数据并不容易


为什么要把爷爷当作创业后制作的第一个AI复刻人物,这要从林志的经历说起。


他告诉记者,他在山西长大,小时候父母在外打拼。为了照顾孙子,老人搬到了学校。他住了很多年,这让他从爷爷奶奶那里得到了更多的真情实感。


林志的父亲在煤矿工作,这让他经常感到恐惧,害怕有一天父亲会在爆炸中死去。他很早就对周围的不确定性感到不安。他总觉得灾难和死亡随时都会到来,害怕亲人会突然去世。


爷爷老了肺不好,患有脑梗塞。每次林志抽时间回老家,他都会躺在爷爷奶奶旁边照顾他。然而,爷爷的病越来越严重。有时候他可以在睡梦中踢翻床边的桌子,手还在空中挥舞。


2020年,林志的奶奶在一两个月内得了两次病,整张脸都肿了,喉咙也干了。近年来,他给奶奶买了一台制氧机,每天通过视频实时监测血氧饱和度。“我的身体越来越差,有一次我几乎醒不过来。”林志说,当他在病床前看着垂死的奶奶时,他觉得“我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使命”,迫切需要用AI复制年迈的家庭。


虽然爷爷奶奶说不要命,但林志清楚地知道,很多事情是不可逆的。“如果市场上有更逼真的技术可以复制亲人的形象、声音、经历、思维意识等。,我估计我们会不惜一切代价购买合作。”


2023年,林志中秋假期回家,给爷爷做了一个AI复制的形象。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长,林志发现收集老年人的数据并不容易。


“爷爷奶奶这次回家耳朵更聋了,尤其是说方言不识字的爷爷。”林志说,他必须逐字逐句地读出来,让爷爷大声读出来,用手机录下来,按下很多暂停键,才能勉强完成一个完整的语音数据。


第一次尝试,屏幕上显示了爷爷的肖像。林志按下屏幕上的按钮开始对话:“爷爷,你今年多大了?”松开按钮后,爷爷在屏幕上张开嘴回答:“我今年91岁了。”说话间,AI复制的爷爷可以轻微转头眨眼。


爷爷,林志AI复刻


林志希望AI复制品能把亲人之间的思念联系起来。他的爷爷95岁,是爷爷远在四川的哥哥。他年纪大了,病得很重。他们已经很久没有旅行了。他们很难见面。林志和爷爷的儿子女儿通视频的时候,经常能看到爷爷嘴巴歪,说话不整洁。“那种状态会让我更加心痛。”


由于爷爷讲的是四川方言,林志在用AI复制的时候,找到了四川本地方言的数据库,还用了爷爷年轻时的照片。在爷爷面前出现了AI复刻的哥哥,林志能感觉到爷爷的情绪起伏不定。兄弟俩开始聊天,可能是太想念了,爷爷不自觉地揉了揉眼睛,眼泪在眼晴里打转。那时奶奶还在旁边打圆场,笑着说:“原来是个机器人”,爷爷这才扑哧一笑。


AI复制品也给林志带来了很多惊喜。“做数字生活就像养孩子一样,它在成长。”林志说,我们应该不断提高数据。“(AI复制的角色)学什么取决于你输入信息,所以可能会有一定的主观性。”


随着数据的不断练习,AI复制的数字分身形象越来越接近自己,这已经成为林志新的情感寄托方式。


生意变得火爆,如何看待争议?


今年清明节前后,AI“复活”亲人的生意火爆。起初,来咨询林志的顾客基本上都是想要“复活”死去的亲人。


来咨询的用户


有些人想复制逝去的亲人,但往往无法达到最佳效果,因为他们提供的声音数据不够清晰或有噪音,或者照片模糊,人物介绍太少。而且,有些客户甚至不知道死者的相关信息、人物生活、人际关系和重大事件——林志一般果断拒绝这个订单。“我们必须检查客户是否是直系亲属,并签署电子合同,以规避法律风险。”林志说。


伴随着业务的日益普及,他所承担的项目开始多样化,AI复刻的应用领域也在扩大。


有些人想复制他们还活着的家庭。林志透露,有些客户在国外工作了很多年,每个年龄段都想为在中国上学的女儿做一个版本,认为这样可以帮助孩子记录自己的成长。


除了个人家庭,湖南一家养老院的负责人还咨询了林志,想给养老院的老人做一个AI复制品,认为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老人治愈。但是老人家属对此还是有疑问的,这个项目暂时没有推广。


随着人工智能的复活,死者越来越接近人们的生活,争议和讨论也越来越多。新华社相关报道指出,人工智能需要处理大量的个人敏感数据,如面部情绪、语音语调等。一旦数据被滥用或泄露,就会威胁到用户的隐私。此外,AI“复活”技术使用不当,也有可能成为犯罪分子实施诈骗等犯罪行为的工具。


世辉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新锐在接受上述媒体采访时提出:“不排除有人会利用AI‘复活’伪造死者遗书或做其他违反死者意愿的事情。如果近亲属利用这项技术伪造音视频遗书,可能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和人工成本来检验真实性,甚至给司法鉴定带来一些挑战。


现在,林志正在刻意减少AI“复活”订单。“我们的重点是AI复制,数据多,效果更好。”林志认为,未经我同意复制的人是不合适的,应该只有在征得同意后才能复制。然而,如何让当事人,尤其是老年人理解和接受AI复制品,也给他们的业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同时,林志开始更加精细化AI复制亲属的领域,小规模迭代AI复制的家属。他不仅要知道人物的基本信息,还要有生命和家庭信息的材料来遵循事物的观点。对于林志团队来说,除了方言的复制,还有如何更好地复制实时互动思想的最大问题。


对林志来说,做AI复刻表面上看起来是相似的,但后面还有许多看不见的细节,尤其是如何复刻性格等关键的“灵魂”。


每一个AI复刻人物都可以调整性格参数,使之更像自己。


“把人物、记忆方式、故事一个个列出来,把这些信息放在后台数据里,用问答的方式建立模型,用故事文本一个个驱动信息。字数没有限制。材料越多越好。让模型学习爷爷奶奶的经验,模拟他们的想法和想法。”林志说:“几分钟就够了。快几秒取决于服务器的计算率。”


他说,用户的隐私保护也很重要。“一个人的对话最多可以在企业的后台看到,就像一些通信公司只能在后台看到他们打了多少分钟的电话一样。”


目前,林志的订单业务可以覆盖成本,但一旦未来对话太多,他会考虑增加一些充值机制。“你说得越多,你就越能像收费一样继续几分钟,因为这会消耗太多的计算率。”


然而,林志也担心有些人不能沉浸在其中。“人死了,有些人一直在说话。随着订单的增加,有许多不确定的事情需要研究。”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