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洋回国的家人写了5000多字的信,只是为了感谢他们。
今年3月,90多岁的张阿伯因脑梗死入住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神经内科14病房。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张阿伯终于度过了最危险的阶段。离开医院时,张敏(化名)不断感谢病房里的医疗团队,回忆起治疗过程中的每一点。张敏写了一封5000多字的感谢信。他们称这里的医疗队伍为“黑暗中的一线光明”。
以“专业”赢得信任
张阿伯突发脑梗塞,生命垂危时被送往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90多岁的张敏非常担心父亲的病情,因为他患有糖尿病、三高、腹主动脉瘤、肺炎、带状疱疹等疾病。此外,他的心脏和肝肾功能都很差。
然而,在每一个关键时刻,张敏都能看到床位医生杨静第一时间接受有效的医疗治疗,对张阿伯病情高度负责的态度也给了张敏度过困难和危险时期的极大信心和希望。
由于年龄大,基础疾病多,用药治疗也很困难。考虑到家属不希望医疗给老年人带来痛苦,治疗团队在用药方案上总是谨慎,最终通过平衡用药达到最小的治疗痛苦和最佳治疗效果。张敏也从他的眼睛里看到了这一切,并把它记在心里。
除医生外,护士队也是张敏与父亲接触最多的人,虽然一开始并不熟悉,但住院时,护士长李丽的一种行为让张敏受益匪浅。李丽特意为老人的气垫床准备了一个垫子。起初,张敏仍然感到困惑,但当张敏推床检查时,他意识到垫子“非常有用”——它不仅可以防滑,还可以为拍照和换床带来便利。有了垫子,张敏和护士阿姨每次都可以轻松地把老人搬到检查床上。
用“细节”打动人心
尽管由于疾病,张阿伯的语言和观念并未完全恢复,但在治疗过程中,张敏发现父亲有自己特别喜欢的护士,每一次自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喂不下的药,护士王思园只要叫张阿伯的名字,让他吃药,就会乖乖地吃药,除了语气温和外,王思园每次都耐心地为老人找到最舒适的睡姿,张敏还发现,王思园总是非常小心地陪伴老人病情中的一些细节。比如老人经常用手抓住挂水的杆子,她会小心翼翼地把杆子插在老人抓不到的地方,即使这样会让她的操作更加困难。虽然说不出来,但由于信任和喜爱,张阿伯最喜欢牙牙学语和王思园说话。虽然我说不出来,但张阿伯喜欢牙牙学语和王思园说话,因为他的信任和喜欢。最难得的是,张敏发现这种“以病人为先”的理念贯穿于科室每个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
继续以“特色”康复
金山医院14个病房是神经内科和康复科的混合病房。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在接受专科医生治疗后,可以继续完成后期康复训练,无需转床。“患者不动窝,医生顺势而为”的金医神康特色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在住院陪床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张敏看到一个又一个中风的病人,在金医康复科医生的康复训练下重新站起来,能够正常沟通,恢复自理能力...在父亲康复的路上,她感慨万千,于是写了一封5000多字的感谢信。
在治疗过程中,张敏和他的父亲被医生精湛的医术和护士团队的敬业精神深深打动,他们也获得了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希望。目前,张阿伯需要一些时间来恢复他的语言能力,但张敏有信心他会一天比一天好。他也希望在父亲康复的时候带他再来14个病房,感谢所有白衣战士!
记者丨朱磊
通讯员张慧上涨 罗迎春
编辑干钰琼
题目:“越洋回国家属写了5000多字的信,只是为了感谢他们”
阅读原文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