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随笔|李安源:从深处来看,不是外表。

05-01 04:49

“就像诗歌一样,绘画的初衷也应该是对未知生活的失望和自然和谐的向往。所有用画笔涂抹的形象其实都是自然的表象。只有把自己的信念放在里面,这种表象才能真正有复活的意义。”这是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安源对绘画创作的感觉。


近日,由南京书画院、金陵美术馆主办的“非外观-李安源绘画展”在金陵美术馆展出。之后,金陵美术馆展厅举办了一场学术艺术分享座谈会。本文是李安源近年来创作的一些随笔。


(一)


自从我恢复绘画以来,我的状态一般是下班后减少娱乐。我大多一个人呆在工作室,写作和画画,就像一个牧童的自吟。我应该很幸运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安闲地生活。


就像诗歌一样,绘画的初衷,也应该是对生命未知的失望与自然和谐的向往。所有用画笔涂抹的形象,其实都是自然的表象,只有把自己的信念放在里面,这种表象才能真正具有复活意义。所以,这几年,我从花、景到人物的各种实验,无非是想借助不同的形象去寻找自己的出现,以及如何把自己放在作品中。举例来说,在绘画中,画笔和色彩所能传达的细微优雅,就是要远远超过主题对我的诱惑。让触感与心灵一致,这类似于诗人创造单词和意境的冲动。我想探索的是画笔的印痕和色彩趋势是如何承载特定的情感和心印的,这些难以形容的情感最终归功于对时间流逝的留恋和无奈。


《肖像》 2021


(二)


今天的人多讳言美。所谓美,在我看来,是一种和谐的生活状态,而这种生活状态太无常,最终会像四季轮回一样被时间打破。有些人读我的画时曾经说过,在我的画面下,总有一种悲伤的基调。不知这一基调是怎样形成的?正如我们无法捕捉到一首悲伤的歌曲是由什么样的音符组成的,或许正是世界的未知,才把我们带到这种莫名其妙的情感中。我别无选择,只能过上和谐的生活,我别无选择,只能违背我的手。我总是在书房和工作室犹豫徘徊,期待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在画布上一挥而过,就像一首即兴诗。


《肖像》。2021


(三)


画画最快的意思不是把一朵花、一处风景或者一个女人画得可爱,而是用有趣的形式、颜色、画笔来运营意境。所以我会把笔当成画的生命。画笔生涩果断之美,在作品中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这是可以遇见的,也是不可寻求的。我相信真正触动人心的艺术,一定充满了情感的流动。就像中国古代文人画一样,这种情感的流动是情感的。


抒情源于内心的觉醒,就像一场梦,是在观念最放松的状态下流露出来的情感。长期以来,我的兴趣一直是文学与绘画的融合,在这里可以触及灵魂最深处的本质,也可以遇见有趣的灵魂。正如王尔德所说,“当人与灵魂交叉时,就会变得像小孩子一样简单”。有时,与其说我们在画画,不如说我们在寻找纯真。儿童涂鸦的自然概括能力令人羡慕。我不断过滤过去学到的陈旧习惯。那些常见的绘画惯性对我们的创作影响太大了。夏加尔的场景之所以能给我们一种梦幻般的氛围,是因为他以想象的世界颠覆了客观的自然,以主观的形式与现实形成了很大的对比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说白了,具象的世界让我感到无聊,我期待在心境虚幻的时候,从具象的形态中挣脱出来,进入一个完全想象的世界。


(四)


久别长久,人到中年,我是一位渐悟者,我对绘画的热情伴随着对艺术史的认识和对绘画的探索。我喜欢蒙克和莫迪里阿尼的绘画,因为他们的作品中有很多主观原因和打破造型规则的物品。我喜欢林风眠、常玉和朱新建,因为他们的作品除了优雅的气质之外,还有一种朦胧而简单的民间趣味。就我的兴趣而言,或许只有表现性绘画才是唯一适合我的方法。所谓的表演,除了在技术上即兴表达之外,无疑也是一种寻找自我的方式。绘画需要时刻对各种各样的东西和笔保持敏感,用心去追逐,付出专注和热情。


《肖像》 2021


杜丽娘在花园里因为春天和春天,自写肖像寻找知己,这个华丽的春天需要在汤显的书中让人们明白什么是深爱。虽然我喜欢杜丽娘,但在理想的画面中,远未到达,有时有一种无力的感觉,深深的愿望无法统一,注定是我一生的遗憾。


《戏曲人物16》 90cmx120cm 纸本丙烯 2022年-2024年


《戏曲人物18》 90cmx120cm 纸本丙烯
2022年-2024年


(四)


与孙磊、春晓、大伟诸友虞山柳如墓,蓦然想起仲春玉兰花的绚丽绽放。


把昆曲、京剧当作流行歌曲听,当作表现主义绘画看,别有一番滋味。


(五)


现实世界过于支离、紧迫。抽象,是自然的自我治愈。


《无题3》 120cmx90cm 2022-2024年纸丙烯


——————————————


相关链接|金陵美术馆“不是装扮”展览与艺术交流会


4月18日,相惠文化创始人杨惠娟主持了由南京书画院、金陵美术馆主办的“非外观-李安源绘画展”艺术交流会,在金陵美术馆2号展厅“李安源绘画展”现场举行。本次展览共展出了45件李安源作品,呈现在风景、戏曲、抽象三个部分,展览将持续到5月27日。


金陵美术馆展厅,“不装扮-李安源绘画展”艺术交流会现场


展览现场的金陵美术馆


在艺术分享会上,相惠文化创始人杨惠娟的主持人、在场的策展人、艺术史理论家、诗人、艺术家结合展览进行了学术讨论,分析了“自我”与文艺创作的关系。


南京艺术学院教授李安源主持人、相惠文化创始人杨惠娟(左)


艺术史学者和策展人吕澎认为,我们应该更加关注绘画的实际价值和精神内核,而不仅仅是追求外在的方式或概念。绘画中笔、手、心的随机性和差异是绘画存在的原因。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绘画的独特性和魅力,促使绘画在面对新技术等因素的冲击时保持不可替代的地位。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黄小峰认为,过去李安源的作品既和蔼可亲,又拒人千里,但会激发我们的观看经验。我们需要在观看的同时调整心态、经验和想法,真正与作品交谈。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教授董捷认为,绘画应该是不要忘记你的主动心态,展示你想展示的东西,而不是承担很多历史责任,让我们看画的人承担更多的历史责任。


南京书画院院长、金陵美术馆馆长刘春杰说:“走在一个极其复杂的世界里,相信很多人都渴望真诚,讨厌面具,抗拒外表。这类知识分子安源教授豁达真诚,有信心守底线,依靠艺术和生活周璇,不需要装扮!作为一名艺术入侵者,李安源对南京一些传统、墨守成规的绘画产生了影响。艺术对某些人有用,对某些人没用,艺术能否改变人,人就不能改变艺术。随着他艺术的不断变化,他从小就被规章制度所束缚。现在,他不仅从事历史教师,还从事儿子教师。他的艺术充满了纯真,摆脱了规章制度的束缚。他改变了艺术,艺术改变了他。他在绘画中发现了自己。艺术对她最大的好处就是他获得了自由。”


上海美术学院艺术史学者、教授郭亮、诗人、艺术家、策展人孙磊等也纷纷发言。


交流会结束时,李安源捐赠了展览最大的纸质丙烯作品《无题4》作为金陵美术馆的永久收藏。南京书画院副院长、金陵美术馆副馆长韩非接受捐赠作品并颁发捐赠证书。


韩非,南京书画院副院长,金陵美术馆副馆长,接受捐赠作品,并向李安源颁发捐赠证书


《风景8》 90cmx80cm 纸本丙烯 2022年-2024年


展出现场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