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之死 或是日本走向极端的开始

商界观察
2022-07-11

来源丨叶檀财经(ID:tancaijing)
作者丨燕十三

 

安倍晋三被刺杀身亡,解读很多,但我觉得,说到点的不多。

 

前些天刚看了《战后日本经济史》、《日本激荡三十年》,1990年前和1990年后的日本政坛和经济学界,在思想上是截然不同的。

 

90年代之前的日本,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是:依赖经济实力恢复一个正常国家的地位的自信。

 

但在90年代东京房地产泡沫破裂之后,日本学界普遍认为,日本之所以“失败”,之所以持续衰退,是因为日本不是一个“正常国家”。

 

两个时代的日本,在政治风格上也迥异。

 

1

 

我们父辈眼中的日本,和我们这一代眼中的日本,之所以区别这么大,不全是滤镜的区别,更是日本政治路线的变化。

 

在1990年之前,日本高层变动,和一个正常国家没什么区别,我们有一些印象的“池田勇人”“田中角荣”“中曾根康弘”“佐藤荣作”,都连任了两届三届。

 

但90年代后的日本首相,在33年的时间内,换了17任首相!

 

其中小泉纯一郎+安倍晋三,就占了15年,其他15任首相加起来18年,平均一任1年零2个月。

 

为什么?

 

回到开始,我提到过,只要阅读一些日本高层和学界的书籍,就可以很明显的发现,日本近30年,始终在一个问题上博弈:是通过经济发展来让国家正常化,还是通过国家正常化来促使经济重新崛起。

 

前者的代表是村山富市、鸠山由纪夫、福田康夫等;后者的代表,是小泉纯一郎、安倍晋三。

 

前者我们经常称作“亲华派”、“知华派”,后者往往是“日本右翼”“军国主义招魂者”。

 

前者普遍以东亚一体化为目的,后者普遍在态度上更亲美。后者的典型标志,就是亲自参拜某神社。

 

随着1990-2000年十年经济政策的折腾结束,前者逐渐失势,日本试过了大量的经济刺激政策:新基建、产业升级、减税减负、稳地产、促消费,可惜没有见效。

 

所以我看这个时代的日本学界写的书,观点都逐渐政治化,一切仿佛回到了“田中奏折”困境。

 

只不过80年后的版本,变成了:“惟欲发展经济,必先国家正常。如欲国家正常,必先完成修宪”。

 

小泉纯一郎时代,这一思想和路径尚在雏形,到了安倍晋三时代,这一思想彻底大成,成为自民党的绝对执政纲领。

 

可以毫不客气的说,不管谁任自民党总裁和日本首相,都必须以“修宪”为第一要务,这一点不取决于个人意志和喜好。

 

所以菅义伟和岸田文雄,不管在之前如何“亲华知华”,上台后,都必须成为“对华强硬派”。

 

2

 

要完成“修宪”,有三步是不可能逃开的:第一是美国的允许,最次也要默许;第二步国会通过;第三步是国民投票通过。

 

为了美国的默许,亲美是基本的态度,为美国火中取栗、摇旗呐喊,同样必不可少。

 

第二步,国会参众两院通过,这就需要广泛的党派合作了。日本政坛派阀林立,很多时候,自民党基本完成了日本的“一党专政”,但内部派系众多。

 

安倍晋三的“清和政策研究会”,只拿到了1/4的席位,岸田文雄更惨,只拿到了1/10的席位,不得不“委身于”安倍派。

 

所以安倍晋三虽然已经下野,但毫无疑问是日本的“太上皇”,是日本政坛所有意义上的“幕后教父”。

 

但在修宪的问题上,日本政坛意见日趋统一,某种意义上,谁把“修宪大旗”竖得越高,谁就能笼络最多的派系。

 

最难的,其实在第三部分,国民投票,国民投票的难点,一则修宪要求高投票率,至少过半,这一点不容易满足,日本年轻人不爱投票。

 

但国民投票法写进了宪法,这就成为了一个死结:国家正常化必须修宪,而修宪想要通过,则必须修改国民投票法,但国民投票法本身在宪法中。

 

“鸡生蛋,蛋生鸡”。

 

图片源自网络

 

好在,这件事,被小泉纯一郎完成了,这是政治强人的意义,把不可能的政治变化,化为可能。

 

国民投票的第二个难点,就变成了如何让国民认可修宪,认可“自己之所以痛苦,是因为我们不是一个正常的国家”。即:如何激发国民的“爱国热情”。

 

所以不管安倍晋三或是小泉纯一郎,对内大搞“皇国教育”,参拜某神社为军国主义招魂;对外则态度强硬,对华、对韩动辄喊打喊杀。

 

3

 

实际上此次安倍去奈良,也是类似的目的,宣扬“爱国思想”与“修宪之必要”。

 

但也不能过于激进,毕竟日本和中国经济高度关联,经济下去了,民众也不买账。

 

因此在网络上,“安倍是务实派”与“安倍是反华派”的观点针尖对麦芒。

 

其实都不是,安倍的目的,自始至终,是让国民认可他,认可修宪。

 

既然如此,经济不能动荡,对外也仍要强硬。

 

因此安倍一方面推动东亚一体化,如以光速通过了“REC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囊括整个西太平洋,可能是亚洲有史以来最重要的自贸协议)。

 

另一方面频繁“拜鬼”,本月末还原定要去台湾地区参加某些“活动”。

 

随着日本老龄化持续和产业的进一步衰败,第一种观点,即“以经济崛起换国家正常”,可能会逐渐消失,日本国民上下,在修宪这件事上的共识,会越来越高。

 

某种意义上,我个人认为,日本通过修宪,把自卫队变成国防军,可能只在早晚,我们需要“有备无患”。

 

阻力,未必不是来自日本自身,而可能逐渐来自美国。

 

通过在日本驻军,美国攫取了大量的经济利益。

 

图片源自网络

 

包括此次安倍遇刺,疑点很多,里面有很多偶然的地方,比如安保的松懈、刺杀者对安倍路线的把握、抢救上的问题。

 

当然不可能全是问题,但可能也不全是偶然。

 

美国通过在日韩架设独特的“检察系统”,对两国的政坛渗透极深,我们经常听到东京地方检察院去批捕内阁高官这样的案例。

 

安倍不在了,而对日本来说,改变可能才刚刚开始。

 

版权说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部分图片源自网络,未能核实归属。本文仅为分享,不为商业用途。若错标或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