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门联合出手,力挺A股!400家公司出手266亿,你回血了吗?

商界观察
2022-04-15

来源丨时代周报(ID:timeweekly)
作者丨黄嘉祥

 

在政策托底之下,“市场底”的到来只是时间问题。

 

4月11日夜间,证监会、国务院国资委、全国工商联三部门联合出手,提出12条务实举措支持上市公司发展,维护资本市场稳定。通知特别提出,鼓励大股东、董监高长期持有上市公司股份,在本公司股票出现大幅下跌时积极通过增持股票的方式稳定股价。

 

A股回购热潮袭来。Wind数据显示,2022年1月截至4月12日,超过400家上市公司已实施回购,合计回购数超23亿股,合计回购金额达266亿元。60家上市公司的回购总金额超过1亿元。颇有重演2018年A股上市公司“回购潮”的迹象。

 

申万宏源首席市场专家桂浩明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证监会等三部门在当前特殊节点发布该通知,释放了两个信号:一是希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上市公司质量提高,市场才有良好运行基础;二是希望稳定市场,鼓励上市公司回购股份,以提振市场信心。

 

“多方面原因导致股市下跌,要采取多方面措施,最根本是要上市公司改善业绩。”桂浩明说,当前市场处在磨底阶段,“政策底有了,市场底位不一定会马上到。”

 

在经历昨日的震荡走低后,4月14日,A股市场表现参差:上证指数与深证成指均飘红,收盘分别报3225.64点和11714.62点,上涨幅度为涨1.22%与1.27%;创业板指则微跌0.02%,报2466.29点。

 

    力挺A股

 

三大部门联合发布通知指出,鼓励上市公司回购股份用于股权激励及员工持股计划;支持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为稳定股价进行回购;依法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发行优先股、债券等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实施股份回购等。

 

这一幕可比2018年。当年,监管部门出台多项利好政策力挺。2018年10月26日回购新规落地;11月9日,证监会、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三大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支持上市公司回购股份的意见》,进一步细化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监管要求,基本明确“护盘式”回购标准,对金融类上市公司回购“松绑”,给回购后实施再融资开出“优惠”。

 

新规发布后两个月,A股发布回购预案的上市公司数量激增,催生回购潮。

 

数据显示,2018年共有785家A股上市公司实施回购,占上市公司总数22%,回购总额达534.25亿元,同比增加575%。美的集团(000333.SZ)成为2018年回购王,实施回购金额约40亿元。共有639家民营控股上市公司实施回购,占比超八成。

 

此次通知亦强调,对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不设置任何附加条件和隐形门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支持民营企业依法上市融资、并购重组,完善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机制,激发民营企业的活力和创造力,促进民营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通知还要求,国资委按便利企业原则,对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现金分红给予积极指导支持,引导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成为推动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表率。上市公司的国有股东要做积极的、负责任的股东,积极增持价值低估的上市公司股票,支持上市公司实施股份回购、现金分红。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认为,国资委给予进一步支持后,预计国企上市公司会很快拿出实际行动。股份回购、现金分红和兼并重组是国企上市公司稳定资本市场的三大主要举措,本次国资委明确引导支持方向后,预计上述举措将在后续得到更充分运用。

 

    上市公司“花式”大手笔回购

 

时隔4年,A股回购潮重演。

 

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12日,年内已有超过400家上市公司实施回购计划,合计回购金额达到266亿元。回购热潮还在持续。在通知发布的4月11日,便有9家上市公司发布回购公告。

 

对回购原因,多家上市公司认为当前股价已不能体现公司价值。承德露露表示,鉴于近期二级市场出现较大波动,基于对公司未来持续稳定发展的信心及对公司价值的认可,拟采用回购股份注销减少注册资本的形式,推动公司股票市场价格向公司内在价值的合理回归。

 

金晶科技则直言,鉴于公司当前股价未能体现出公司的长期价值和良好的资产质量,影响公司市场形象。多家上市公司称,回购股份是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和对公司价值的高度认可。

 

武汉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上市公司一般选择在在三种情况进行回购股份,一是公司有大量的闲置资金,二是计划要做股权激励计划或员工持股计划,三是公司认为目前的股价严重偏低,进行回购有利于提升股价。

 

从回购资金来源来看,除了用自有资金之外,使用超募资金回购、“发债式”回购,成为今年A股上市公司回购潮的一大特点。

 

洛阳钼业和华创阳安采取了发行公司债的方式回购,山鹰国际、南方传媒则采取“自有资金+发行公司债”方式实施回购。当虹科技、圣湘生物、光峰科技、震有科技、中望软件等科创板上市公司,则使用超募资金回购公司股份。

 

此外,不少上市公司大股东和高管也出手增持。3月以来,共有56家公司披露股东或董监高增持计划公告。10多家上市公司增持金额上限达1亿元。

 

“大股东和董监管增持意在向市场传递信心,释放长期看好公司发展的信号。”桂浩明说。

 

版权说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部分图片源自网络,未能核实归属。本文仅为分享,不为商业用途。若错标或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