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正确的事,时间就是答案

2022-03-23

来源丨笔记侠(ID:Notesman)
作者丨陈东升
点击阅读原文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里诞生过许许多多名噪一时的企业、创始人,在这其中,有一个群体非常有代表性,那就是——“92派”。1992年,大批在政府机构、科研院所的知识分子受邓小平南巡讲话的影响,纷纷主动下海创业,“春天的故事”就此唱响。

 

陈东升,就是“92派”里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他从国务院离职,相继创办了嘉德拍卖、宅急送和泰康保险。据悉,泰康保险集团1996年成立,连续三年进入《财富》世界500强,成长为一家管理资产超过2万亿元、总资产1万亿元,代理人队伍70万人、年营业收入2000亿元的金融保险服务集团。

 

张维迎教授曾经做过这样一句评价:“中国企业的数量很多,但真正高素质的企业并不多。在我的观察中,陈东升先生领导的泰康人寿应该可以排在为数不多的高素质企业之列。”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是全方位的,其中也应该包含着众多中国企业走向世界以及中国企业家群体享誉世界。今天,小编整理了陈东升对于宏观趋势、企业战略、坚守初心、长期主义等5个方面的心得感悟,分享给大家。希望更多中国企业崛起壮大!

 

商人是做交易的,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企业家是做市场的,需要长期精耕细作。

 

一个企业的成长,三年决定生死,五年打下基础,八年站稳脚跟,十年小有品牌,二十年才能成长为参天大树。

 

一、人类面临的三个大变局

 

当今,影响世界并需要人类共同面对的因素,主要有三个。

 

第一,全球化。

 

全球化就是产品要素进行全球配置。要素全球配置,唯有一个要素不好流动、不能流动,就是劳动力。

 

所以跨国公司进行全球要素配置的时候,会自然选择便宜和能够源源不断大规模提供廉价劳动力的国家。

 

全世界这样的国家就有中国,是中国三亿农民工托起了中国的现代化。正因为劳动力不能流过来了,工作岗位就流过来了。

 

所以说全球化巨大的优点是要素进行全球配制效率最优,这符合经济学的最优选择。

 

但是劳动力不能够流动,带来劳动力结构的变化,甚至带来政策问题。这就是全球化最大的死结,这是全球化带来巨大的地缘政治的矛盾。

 

第二,气侯变暖。

 

整个工业文明最底层结构就是化石能源。我们所有的财富、福祉、生活方式都是建立在烧煤、烧石油的基础上。我们用的是地球40亿年的储备,这个储备总有一天会用完。

 

所以“双碳”的本质,是对工业文明的一次彻底批判,是对工业文明以来我们生活方式的一次彻底变革。

 

“双碳”带来了电动汽车、太阳能和风能等产业和能源结构的巨大变化。解决了太阳能和风能等的储存,就解决了能源的流动。

 

分布式存储就像今天我们所有大规模的电网,它的出现会改变我们所有今天依赖能源的地下管道和天上的高压电线,会带来一次深刻的整个文明结构的一次变化。

 

所以说是一批10万亿、100万亿的新产业在诞生,一批10万亿、100万亿的旧产业,就像当年的柯达胶片,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第三,长寿时代即将来临。

 

长寿时代来临最核心的一点就是人的预期寿命每10年会增加2到3岁,大概再过30年到50年,整个人类预期寿命会接近100岁,所以“百岁人生”即将来临。

 

现在60岁以上的人75%都有慢病,所以长寿时代百岁人生,人人带病长期生存。这是第一个变化。

 

第二,过去我们定义人生的尺度是60岁,20岁是年轻人,40岁是中年人,60岁是老年人。

 

今天这把尺子拉到100岁,所以40岁还是年轻人,60岁是中年人,80岁才是老年人。这个尺子拉长,它会改变很多结构。

 

最重要的是30到50年以后,全球、全人类又进入一个新的均衡。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如果人口出现负增长,我们未来的经济动力是什么?

 

这三个大的变局,构成了人类社会真正的百年、千年之大变局,甚至是人类有史以来的大变局。

 

二、战略决定一切

 

泰康走到今天,我最深刻的体会就是战略决定一切,所有的领域都要服从战略。

 

在经营企业过程中,我最关心的是战略,一直在思考战略相关问题。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组织,要发展壮大,最核心的是要制定正确的战略。

 

1.定位决定战略

 

正确的定位是制定战略的前提和基础。定位的核心是“做什么生意”和“做什么人的生意”。

 

① 该做什么生意?

 

“做什么生意”就是选择赛道。大水里面才有大鱼,所以一定要选一个大产业、好行业,天花板要足够高,才有可能做成大企业。企业越大,才能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

 

对于行业和产业的选择,个人经验是长期看人口、中期看结构、短期看宏观。

 

a.长期看人口

 

长期看人口,一是要关注人口结构的变化。

 

传统农业社会出生率高、存活率低、人均寿命短,形成典型的金字塔结构。

 

到了工业社会,生育率和死亡率降低,人均寿命大为延长,自然就演变成柱状结构;同时中产人群形成和不断壮大,人均寿命的延长也带来老龄化的挑战和机会。

 

二是要关注人口需求的变化。

 

最好的生意是抓住人的刚需——工业时代是衣食住行,服务业时代是娱教医养。

 

再过三五十年,最晚到本世纪末,人类社会将进入长寿时代,百岁人生时代到来,人人带病长期生存,所以健康时代、财富时代也随之而来。

 

企业家应该抓住最具消费能力的群体,根据这些人群需求的变化来布局产业和调整产品。所以这也是决定一个企业“做什么人的生意”的一个前提。

 

12
资料来源:OECD,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人口司,泰康保险

 

b.中期看结构

 

中期看结构,主要是在社会经济和产业结构的变化中寻找机会。

 

美国100多年的繁荣,先后经历了工业时代、消费时代和数字时代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产生了一批伟大的企业和企业家。

 

中国是三期交叠,工业时代在计划经济时代已奠定基础,所以是以国有企业为主;数字时代诞生了阿里巴巴和腾讯这样的巨头;而在消费时代还缺少领军企业,这就给了创业者和企业家很大的机会和空间。

 

如今,经过新中国70年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这40年的发展,中国已基本完成工业化,向后工业化时代转型。

 

后工业化时代就是以服务业为主导,随着中产人群的崛起和长寿时代的到来,以“娱教医养”为主导的服务业和大消费产业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c.短期看宏观

 

短期看宏观,宏观经济的变化原则上不影响企业的定位与长期战略,但是企业要根据宏观经济的变化来调整短期发展的目标。

 

② 做哪些人的生意?

 

定位的第二个关键是“做什么人的生意”。定位决定战略,而战略就是对客户的定位。

 

所有产品是根据客户定位来设计,有什么样的客户,就应该根据他的需求,给他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

 

客户和产品构成了市场,再通过销售渠道(队伍)这个媒介将客户和产品连接起来,使得市场顺利运转。所以客户、产品和销售渠道三位一体,称之为“经营金三角”。

 

1
陈氏经营金三角

 

客户定位定清楚,才有明确的产品。明确了客户和产品,再就是销售。

 

所以新的客户、产品与销售队伍,构成了一个全新的经营“金三角”,甚至是一个全新销售的生态。

 

2.战略来源于实践

 

定位是确定公司做什么,战略就是公司要怎么做。

 

战略与愿景、使命和价值观密切相关。愿景和使命是方向性的,愿景是企业自身的发展目标;使命更高一层,是企业存在能够给社会带来的价值和意义,是一种外部性。

 

在这两者的基础上,就会有企业的具体战略,从这个意义上讲,战略是实现愿景与使命的途径与方法。

 

价值观是底层系统,战略是价值观具体化的体现;没有正确的价值观作为基础,公司的战略、愿景与使命就有可能偏离正确的方向。

 

所以我觉得要把战略、愿景、使命和价值观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

 

好的战略一定来源于实践,并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推进衍变。

 

泰康刚成立的时候,中国的寿险市场还很小,而且很快遇上了亚洲金融风暴,国家对金融业的发展也很谨慎。所以泰康那时候就放慢脚步,提出“不求最大,但求最好”,做“小而精”。

 

但是泰康自己心里清楚,金融业要有规模才有影响力,而且坚信寿险是一个很好的产业,中国人口庞大,经济发展潜力也大,只要做好一定能够成为《财富》世界500强企业。

 

战略是抽象的,更是具体的。做大规模是一个长期目标,在这个大的战略方向上,还有一些具体战略来支撑它。

 

战略既要关注现在,更要着眼未来。对此,企业应该关注两个问题:现在赚钱,将来这种方式还能不能赚钱?能不能构建新的利润池?

 

除此之外,价值观很重要,企业要一直坚守。价值观是战略的底层系统,不管企业战略如何变,价值观不能偏。

 

三、战略如何落地?

 

1.凝聚高度共识

 

作为企业家,一定要明白,你对企业的影响来自你的思想力。

 

思想力就是你对战略的思考,对战略的明确描述,以及队伍上下对战略形成高度共识。

 

执行力就是战略认识的统一。战略一定要在三个层面达成共识,在这个方面,泰康是有教训的。

 

2006年泰康开启县域保险战略,所有干部不理解,但那时候我觉得自己是董事长也是CEO,自己说什么他们去做就行了,强行推这个战略。他们迫于压力做了,但动作变形,严格讲应该是“失败”了。

 

这件事教育了我,后来再制定新的战略时候,一个很重要的经验,就是一定要在董事会形成高度的共识,然后再在经营高管层形成高度的共识,还要在核心干部、基层骨干员工中形成高度的共识。

 

董事会层面解决了战略共识问题之后,在经营管理层和基层也要统一思想。

 

泰康的方式是“走出去、请进来”“自上而下、自下而上”。“走出去”是去美国、欧洲优秀机构学习考察,“请进来”是把一些国际上的知名专家、企业家请到泰康分享指导。

 

然后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广泛发动,全员参与、充分讨论,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反反复复、循环往复,把事情一件一件理清楚,把问题一个一个弄透彻,最终统一共识形成集体智慧。

 

这样集千钧之力形成的高度战略共识,就会有很强的执行力。

 

战略共识就是执行力,没有共识,这个战略也是挂在墙上的战略;凡是执行力不够的,主要原因是对战略的认识不足。

 

当所有的人理解战略后,执行的问题就解决了。

 

所以共识就是力量、共识就是行动、共识就是方向、共识就是未来。如果每个人有自己的想法,那在战略执行上就会打折扣。

 

服从战略,首先要学习战略、了解战略、理解战略。

 

所以我常常讲资源服从战略,所有的C级领导首先要是战略家,要对公司战略理解,然后才能够把战略在各自板块落实。

 

公司的战略一定要天天讲,月月讲,日日讲,直到你的干部员工听得耳朵长茧,把战略说透,上下形成共识,战略才能落地。

 

所以我说共识就是生产力,共识就是凝聚力,共识就是执行力。

 

战略一定要能够用最明确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来。语言越简单,说明对战略的理解越深刻。

 

2.如何用人?

 

战略明确与共识形成之后,干部就是核心要素。

 

我讲用人,就是两点,一是要多看优点,少看缺点,用优点补缺点,人尽其才。二是,不要迷信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核心干部最好自己培养。

 

在这两点之后就是干部的考核。人力资源的本质是人的预期管理和人才的定价。

 

是人才一定要上“战场”,所以KPI是基础,所有人都是“屁股指挥脑袋”,没有KPI这根指挥棒,干部的当下价值就没有办法体现,短期的奖金、晋升没办法评判。

 

长期的关键是荣誉体系的打造。荣誉体系解决为谁而战,是价值观的问题。

 

企业家要坚持商业理想主义,做农夫、不做猎人,像农民一样勤勤恳恳,在自己一亩三分地精耕细作,不断积累、不断思考、不断创新。

 

做企业就是跑马拉松。一定要相信,目标纯正,心无旁骛,做正确的事,时间就是答案。

 

四、企业如何不忘初心?

 

现在我们都讲不忘初心,就这个话题,对于一家企业,我认为这四点很重要。

 

1.商业理想主义

 

第一,要有商业理想主义。

 

中国正在向后工业化、服务化社会迈进,从高速度向高质量转型。

 

这40年,无数企业像走马灯一样,你方唱罢我登台,但是回头再看,能够走得长久的,能够持续发展的企业,还是有某种力量的支撑。

 

什么力量呢?就是商业理想主义!

 

“商业理想主义”这个词很大,其实也很小,就是赋予事业崇高的意义,追求把它做成百年老店。不光自己要坚持,还要传承给接班人。

 

在泰康保险的收藏里有两张油画我特别喜欢,一张叫《革命理想高于天》,画的是《长征组歌》里的一个场景,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年轻的红军战士围坐在篝火旁,聚精会神地听着革命领袖在讲些什么,眼睛里满是对未来无限的憧憬与希望。

 

还有一张油画就是陈逸飞的成名之作,叫《黄河颂》,是我们这一代人特别熟悉的一幅画,是革命的理想主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写照。

 

2.正确的价值观

 

第二,有了商业理想主义这个前提,想做一个百年老店,做一个细分产业中有竞争力,有品牌的企业,一定要有正确的价值观。

 

改革开放这40年,中国企业大舞台波澜壮阔,84派、92派、海归网络派到今天的创业者,一波接一波,大潮浩荡,但是能够走得长、走得稳、走得坚实,能够被大家敬佩、模仿和学习的,一定是坚持理想主义的企业家。

 

理想主义下面是什么?价值观,而且一定要是正确的价值观。

 

这就是我现在经常讲的“三化三不”:坚持专业化;坚持市场化,走亲清政商关系之道,按市场规律进行竞争,规避政治的风险;坚持规范化,不搞监管寻租。

 

“三不”就是不偷、不抢、不争。要实现这一点,核心是把自己的企业做好。

 

要做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成为被大家承认的好企业家,一定要有理想主义,一定要有一整套价值观,而且要不断坚守。

 

3.专注主业

 

第三个观点是专注主业,提倡专业精神、工匠精神。

 

过去不太讲工匠精神,因为经济发展有一个过程,每个企业也都有成长的过程,在青少年时代就是多吃多长,管不了细节。

 

所以跑马圈地、野蛮生长的时候,我们没有去呼吁工匠精神。

 

但是今天,中国经济经过改革开放后的四十年发展,开始进入创新和效率驱动的时代,需要专业化的分工,工匠精神就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没有专业精神,没有工匠精神,企业就没有竞争能力。

 

一切的行为都是由市场决定的,所以说今天我们进入专业时代、进入工匠时代,不等于我们过去是错误的。

 

企业不分大小,生意不分贵贱,把细分市场细分细分再细分,做到行业前三,你就是伟大的企业家。

 

每个创业者都是一本书,每个人都是一个故事,坚持专业精神、坚持工匠精神,对我们今天很重要,对未来更重要。

 

4.不断创新

 

第四,要不断地创新。

 

没有永远的成功,没有永远的生意,没有永远的英雄。中国企业这40年发展历程中,各路英雄在商业舞台上各显身手,今天留下来的还有多少?

 

为什么它们留下来?就是因为它们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去拥抱变化。

 

所有的创新都藏在细节中,都在积累过程中,都是微小的创新。创新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在一点点实践,一点点总结,一点点体会中突破而成的。

 

五、商业的捷径是什么?

 

商业就是要扎扎实实,老老实实,如果有什么捷径,就是长期主义。

 

什么叫长期主义?就是方向明确,就是战略坚定,就是专业制胜,就是创新永续,就是商业向善。

 

长期主义就是不赚短钱,不赚眼前的钱,要赚客户愿意给你的钱,就是要赚客户愿意一生给你的钱。

 

1.长期主义是价值观也是方法论

 

我是1992年开始筹备拍卖公司和人寿保险公司的。这一年前后,跟我一样,全国从党政机关、科研院所下海的知识分子超过10万人,形成中国商业史上蔚为壮观的“下海潮”,我称他们为“92派”。

 

他们与“84派”和后来的“海归网络派”一起,构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家创新创业的三波浪潮。

 

我们这一代人创业,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关键点,是“用计划经济的余威,抢占市场经济的滩头”。

 

所以对我们来说,坚定市场化的价值观特别重要,这是我们坚持长期主义的首要原则。

 

这里的市场化不仅仅是我们现在理解的根据市场规律去经营企业,去市场上竞争,更重要的是坚定告别计划经济,坚定走亲清政商关系的价值选择。

 

不清楚中国改革是如何走过来,不清楚中国产权制度变化的人很难理解这一点。

 

其次是专业化。专业化是相对多元化来说的。90年代我们创业的时候,中国市场经济刚刚起步,处处都是机会。

 

而且我们从国家机关出来,有很大的信息优势和资源优势,赚钱的门路就更多了,很容易什么赚钱做什么,摊子越铺越大,最后企业都不在了。

 

但是我们坚定走专业化的道路。

 

我说“92派”最大的特点就是用雷达扫描,寻找中国市场经济的空白点。抓住这个空白点,创造一个行业的领头企业,进而带动一个产业的发展。

 

我创立的嘉德拍卖是这样,毛振华成立的中诚信是这样。现在我和毛振华的企业都快30年了,早就成为行业的领军企业。

 

所以对长期主义者来说,坚持专业化的意义就是抵制短期利益的诱惑,把企业家精神用在打磨自己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上来。

 

当然,坚定市场化取向,专注主业、专注专业,通过战略与创新制胜,也是实现长期主义的方法论。

 

同时,当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越来越成熟的时候,专业化就越来越重要。

 

专业化的过程就是不断的把每个市场不断的细分、再细分,只有走专业化的道路,走细分的道路,你这个企业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过程中形成核心竞争能力,成为这个行业或者细分市场的龙头。

 

2.长期主义的底色就是理想主义

 

我觉得长期主义的本质是一种理想主义,要做一个大企业或者大企业家,一定是基于理想驱动而非结果导向。

 

我们这一代人出生在50年代,成长的环境决定了我们不会从小就把企业家作为人生理想。

 

那个时候连企业家的概念都没有。在高中的时候,我读《马克思传》,立志成为一名共产主义的大理论家,在《红旗》上发表理论文章。

 

我1979年考上武汉大学政治经济学系,也一心想成为一名学者,为国家改革和经济建设献计献策。

 

1988年,我调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管理世界》任副总编,学习美国《财富》500强,在《管理世界》推出中国500家大企业评价,开创中国企业评价先河,也在研究学习的过程中,彻底地改变了我的人生。

 

通过对中国500家大企业和《财富》500强企业的对比分析与研究,我得出一个结论:没有一定数量在国际上数得着的大企业,国家的强盛就无从谈起。

 

于是,我放弃了做学术的梦想,决定“产业报国”,下海创业,立志做一家世界500强企业。

 

泰康人寿1996年成立,到2018年,泰康首次跻身《财富》世界500强榜单,花了22年时间。如果从1988年我学习《财富》500强评中国500家大企业开始算,这个时间是30年。

 

我也总结,我这一生,从最早想做一个共产主义的大理论家,到后来想做一个经济学者,再到后来下海创业,到现在做医养大健康,虽然理想不断在变,但是要做一番有益于国家、有利于社会的事业,这个初心从来就没有变过。

 

也正因为是理想和初心驱动,所以你做所有的事情,就不会冲着发财、不会为了赚钱就随意妥协,就真正能够做到长期主义。

 

3.坚守长期主义要走向商业向善

 

商业向善的本质是以人为本。

 

人是一切的根本。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都是从人出发,最终又回到人本身。

 

所以我说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就是社会的和谐、家庭的幸福和身体的健康。

 

要做大企业,成为大企业家,就要能够解决人类社会的重大问题,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商业存在的意义就是通过价值交换来提升社会福祉和效率。

 

人类社会发展和文明的进步,是交换活动带来新的分工,产生了商业和商人这个阶层。

 

商人以及后来的企业家,通过对产品、客户需求与销售渠道的创新整合,优化资源配置,从而降低整体成本,提升社会效率。

 

这是商业最底层的逻辑,也是商业的终极价值所在。

 

理解了这一点,我们才能真正的理解商业理想主义,也才能找到坚持长期主义的价值。

 

还有企业家一定要明白,商业领域创新的本质就是便捷和实惠。所有的创新,第一要让人们的生活更方便,第二是不断降低成本,离开这两个条件创新就没有存在的基础。

 

我们都知道,创新是企业发展永恒的动力,是企业成长的第一性原理。

 

用马克思的理论来讲,就是创新带来垄断地位,获取丰厚的利润,于是所有的资本就会跟进,跟进的过程就是利润平均化的过程。

 

所有的产业都是这个过程,创新带来超额利润、资本跟进、产生平均利润。利润平均化以后就会有新的创新来打破这个均衡。

 

我老讲企业家精神创新的本质,就是企业家内在对利润的冲动和外在对竞争的压力。

 

这就要求企业不断地创新,不断地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客观上也推动了社会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的下降。

 

任何产业、任何行业、任何企业,不论传统业务还是新经济,只有通过不断创新形成核心竞争力,才能实现长期持续发展。

 

当然不是所有的创新都是断崖式的、颠覆性的。大多数的创新都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通过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总结、不断地试错,最后走出真正的创新。

 

有时候创新就隔着一张纸,但要把这张纸捅破是很难的,要用万钧之力。捅破了就是一个伟大的创新。

 

当前,人类社会加速进入数字时代已经成为共识,同时也面临着长寿时代的终极挑战。百岁人生时代来临,人人带病长期生存,健康时代和财富时代随之而来。

 

真正秉持长期主义价值观的企业,就会坚定通过产品、服务、科技乃至商业模式的创新,解决长寿时代的突出矛盾。只有这样的企业,才能在未来需求与产业的变迁中保持竞争力。

 

版权说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部分图片源自网络,未能核实归属。本文仅为分享,不为商业用途。若错标或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