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回港上市,回顾李斌:亏100亿时我也很淡然,按常规去做事才最容易失败
来源丨和牛商业(ID:heniushangye)
作者丨和牛
点击阅读原文
蔚来的创始人李斌是一位极具争议性的人物。
2014 年,被誉为“出行教父”的他拿出全部身价 1.5 亿美元创立蔚来,在朋友圈拉来了马化腾、刘强东、雷军、李想、张磊等人组成最豪华的投资天团;
2018 年,不到四岁的蔚来在美股上市,“新造车第一股”风头无两;
2019 年,蔚来陷入退市危机,李斌被称为 2019 年中国“最惨的人”;
2020 年,蔚来收到合肥市政府的 70 亿投资绝处逢生;
2021 年底,在 NIO Day 上的一句“我完全不明白,为什么现在还有人买油车”又把李斌推向了风口浪尖......
2022年3 月 10 日,蔚来“二次上市”,正式登陆港交所开始挂牌交易,股票代码 9866.HK。首日开盘价每股 160 港元,港股市值 2670.41 亿港元。
李斌在二十余年的创业生涯里,创办了三家企业并且上市,易车网、易鑫金融和电动汽车品牌蔚来,在国内的企业家中,这样的成绩是少有的。
越来越多企业押注电动汽车,而且是在特斯拉已经获得国内市场一席之地的情况下,同领域的企业压力不断增加,蔚来也是其中之一。
2019年,蔚来亏损了100亿多人民币,李斌深陷泥潭,却仍淡定处之。
作为创业的老兵,过去的经历对现在的李斌有什么样的影响?他如何看待行业和自己?和牛商业(ID:heniushangye)根据公开的访谈资料,整合了相关内容,以下是李斌专访内容整理:
01、3个专业、50份工作和97年的30万
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在南京的一家煤矿工作,母亲就在煤矿旁边的服装厂打工,我一直跟着外公外婆和舅舅生活,是货真价实的留守儿童。我在家里就帮外公放牛,照顾小卖铺。
中考的时候,家里人都觉得,我考个中专就行了,但我并不这么认为。当时父亲那个单位效益一直不好,我们家生活还是很紧张的,但是他们认为已经足够了,但我已经比他们想得远了。
虽然我是生在一个小山村里,但中专不是我想要的,能在悬崖边上把自己捞回来,这是一种本能。
我很早就开始折腾怎么赚钱,上高中的时候无意中买了一本书,名字很长,叫《测测你的情绪、智力、体力周期》,我觉得这书有点意思。
我那时候是高中生,我想如果我给初中生每个人测一下,让他们参加中考,看看是不是自己最佳的时期,然后每个人收5毛钱。
但是后来没有实施,那时候我给初中班主任写了封信,希望他帮助我,对他也有好处,给他提成;结果被他告到我们学校了,于是就泡汤了,这是一次失败的经历。
我是1996年从北大社会学系本科毕业,上学校的时候还修了法律专业,另外我的计算机其实更好一点,上学的时候比较会考试,考试比较好。
这样三个专业同时学,到了期末,我一个星期要考十七门试。
大学的时候我边学习边打工,做过50份工作。当时大学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中关村一家办公用品店做推销,每天从北大骑车到海淀到处跑,我给卖了两千来块的东西。
后来我就不干了,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觉得这个老板不行。当时苹果就在新世纪日航饭店的裙楼里办公,我给苹果推销东西,他们说要买一个白板,我们公司没有那个白板,我就跑到北大南门一个体育文化用品商店买了一个,我给他们免费送了一下货,他们挺高兴的。
但是后来却被我们老板骂了,我觉得老板不行,我就不干了。这件事也给我后来创业带去思考。
我是想得比较清楚的,大一很简单地迷茫了以后,就确定了将来要自己创业。那个时候创业很难,我在96年年初的时候,和几个同学一起创办了个公司,叫南极科技,当时注册资本是3、4万人民币,基本上都是我们这些人写程序挣来的一些钱。
我们帮别人在互联网上建网站、租空间,当时的空间是很贵的。我记得卖得最贵的一个,75M卖了4万块钱,卖给国家环保局的一个科学研究院,这个生意有点意思。
后来在这个行业,有一个公司叫旺旺,它开始的比我晚,我是1996年开始的,它是1997年开始的。
旺旺做得也不错,后来被阿里巴巴收购了。当时我注册的一个域名就是“南极洲”,我觉得这个域名非常好,把一个大洲的域名注册下来。
到了1997年初,我们这个公司大概有二、三十人,每个月的营收大概也有二、三十万人民币。在今天来看,当时这个数字确实非常小,那个时候也没有像现在这么一个好的环境,到工商局去注册公司的时候,还不知道流程。
我们都是自己挣钱养活自己,我的那两个创业的伙伴,他们两个其实已经每人都有二、三十个大学的offer了。
我们当时编了一个软件,如果那个软件拿下来可以挣400万,但是很不幸我们没有拿下那个项目,所以他们最后他们在1996年的时候出国,都去MIT(麻省理工学院)读博士。
后来公司每个月营收二、三十万,每个人只能收这么多钱,现金流也很紧张,也没人投资。
这个时候有人帮我介绍IDG的人,IDG的人现在都是鼎鼎有名的投资家,说你这个项目没什么意思,四个人租一些服务器都可以干了,没有门槛。
当时我年纪也小,我觉得人家都是从美国回来的大佬,我觉得人家说得对,我就有点心虚,后来他们投了旺旺。
有时候常规真的是害人的,不能太相信常规。
2000年的时候,我的那个创业伙伴其实给我留下的是一个很伤心的经历,就是创业伙伴之间的背叛。
所以一个好的团队是可遇不可求的,如果有一个志同道合的创业伙伴,应该好好的去珍惜。但是这个并不是创业的先决条件,并不是说我一定要有这样的团队才能创业,关键的是你要真正想清楚你为什么要去创业。
坦诚永远都是风险最小的方法,这是我自己在跟投资者、同事、创业伙伴打交道的时候一个自己的原则。
02、我三天半开车横穿美国,创业需要疯狂
2010年,易车上市,但我觉得那是我人生的低谷。其实你要去承认自己做错了一些事情,是非常痛苦的。所以这一年我对自己进行了一个彻底的否定和反思。
在07、08、09年这三年,我在易车做了跨媒体运营,这些业务在09年的时候加起来有几个亿的营收,几千万的利润,几百人的团队,看起来还不错。
但是在2010年初的时候,我觉得这个方向是不对的,因为互联网发展的是最快的。我等于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应该把互联网作为最突出的东西。
今天的汽车公司不光是汽车公司,它还是一个科技公司,甚至代表着一个生活方式。所以现有的汽车公司,它的架构、文化可能不太适合新时代的汽车公司的需求。
我一直不觉得踩在风口上有多么先知先觉,但易车当时的确做早了,导致前三四年过得非常艰苦。想到idea的人有很多,但真正行动才有意义。
我从不高估自己的作用,也不去低估机遇的作用。
我做过很多疯狂的事情,比如说,三天半开车横穿美国,从纽约到洛杉矶。
我记得特别清楚,晚上我们从洛杉矶东边的山上开下来的时候,感觉基本上是睡着开下来的,因为只有那么多时间可以做这件事。
2012年我就想做车,后来我就疯狂地挖人组建团队。2014年,蔚来诞生。
第一个问题,我问一下自己,我到底做多少钱的车?
你想做五万的、十五万的还是五十万的这是完全不一样的。按理来说,做贵的车,中国的企业做起来辛苦一点,虽然现在中国的用户已经能够买中国产的1万块钱的手机了,但2014年的时候不行,现在已经没问题了。
做贵的车,一般人觉得你做不好。但做便宜的入门级的车,这个时候我想了一个很严肃的问题,我能不能跟现在那么多优秀的中国汽车品牌竞争?
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决策点,就是谁在做这些公司?
这时候有三座大山,有三个年富力强的创始人,还在兢兢业业、废寝忘食地运营公司的三个中国品牌。
14年的时候其实他们就已经比较优秀了,吉利、长城、比亚迪,这三个公司都是创始人,都是50来岁,年富力强,经验丰富。在过去的20多年的时间里,已经积累了足够的资源和规模。
这时候我就想我要做个贵的车可能就不一样了,做主流高端市场的,假设我跟宝马、奔驰、奥迪PK,他们的创始人很早,创始人没有那么长的寿命。
我觉得可能有机会,当然美国还有个特斯拉,他们创始人年纪也不大,但是不管怎样,我认为比较有优势。
这个点很重要,创始人对一个公司的活力和他所要坚持的东西是非常重要的。
这就是为什么未来选择做一个主流高端市场,把自己的产品定位在三四十万价格区间,除了我们可以用最新的技术,保证我们产品的竞争力以外,也有很重要的原因。
我觉得在这样的价格区间里面,我和那些主流高端市场竞争品牌有一定的品牌优势,有创业公司的活力,服务用户更好,更多创新的产品,更能够适应软件汽车的新趋势。
所以这是创始人的重要性,以后你们想进一个行业的时候,假如这个行业里面有一家公司已经很大了还是创始人在搞,最好离这事就远一点,这是我给大家的建议。
03、亏损100多亿,我选择与不理解我的人和解
当初马化腾投我们,用了一顿饭两个星期的时间就搞定了,一般我不会去主动找投资人。
蔚来有几十个主要投资人,他们不仅是拿钱支持我们,其实每个人都是拿信用来背书。
我们当初说2017年12月ES8要上市,在这以前的每轮投资里面,没有任何一个投资人认为我们可以做到,但是我们也如期做出来了。
所以重要的是你拿结果说话,就像Formula E(国际汽联电动方程式比赛)得了冠军我才说,NIO EP9在德国纽博格林赛道上破了纪录我才说。
2019年蔚来亏损了100亿多人民币,濒临退市,人们说我是年度最惨人物,为什么我们那么多创新他们都看不见?的确用户体验很多时候要付出很多代价。
那时候我们从资本市场融资的能力在那个时间点已经没有了,99%的人都认为蔚来可能顶不过去了。
我是学社会学的,其实大家这样我也很容易理解。因为大部分人没有接触过电动汽车,还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另外我们是中国的初创公司,自己的工厂也没有,还卖几十万。
你很难期望所有人一下子接受这些事情。
我试着去理解那些不理解我的人,所以对于误解,还是要淡然,交给时间去判断。
虽然我们今天时代因为社交媒体、因为个性化推荐,确确实实知识获取和很多判断越来越碎片化,但总体上我们对人独立的思考还是应该有信心。
好在最后用户买了我们的车,回笼了30多个亿的现金,用户也面临很大的压力,如果不是这些资金,我们的团队、供应链都会失去信心。2020年蔚来进入到了一个好的经营状态。
作为一个创业老兵,我认为,能够在一个充满非常多的挫折和困难的创业过程里,保持好一点的心态,这个还是重要的。因为没有好的心态扛不过去。
做事情平复心态是有方法论的,我的几个建议:
第一个,要回到原点去思考信息。
什么叫原点?比如你创办这个公司是为什么,这对于创始人来说,还是挺重要的。你现在遇到的困难是因为你当时的出发点错了吗?这是一个可以思考的事情。
如果偏离了,那你需要去修正,如果你坚持了,你当然就可以更加有自信地坚持下去。
第二个,从大一点的地方去看你自己做的事情。
2019年10月份的时候,我们当时销售数字出来以后,我的直觉说还不错,应该是全球电动第一名,后来真的是第一名,基本是所有的电动SUV里面的第一名。
找一个细分市场去看全局的时候,你就可以给自己一些信心和鼓励,给自己打气还是挺重要的。
你不要指望别人给你打气,自己给自己打气是应该的。找一个细分市场,从一个更大的角度去看你做的事情,能够给到自己一些信心,会往前走更远。
第三个,要从将来看现在,从未来看现在。
如果你看到趋势,你站在今天看的话,很多东西可能有点看不太清楚。如果你从一个远的角度去看的话,当然就会不太一样,比如工信部在征求2035年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的征求意见稿,这里面提出,2025年电动车的比例占到25%。
我觉得这就是有意思的事情,从2025年看到现在,这就能够给到自己一个好的方向去看这个事情,这个中间要建立起他的逻辑,为什么电动车一定会取代汽油车?
从个人用户来讲,自动驾驶什么时候实现,电动汽车是最适合它的技术,因为它的反应速度更快。
看到这样一些东西你就知道,从体验出发,从人性出发,将来智能电动汽车一定会是最主流的产品,今天虽然比例还比较少,但是你就知道从今天到将来之间,这个趋势在哪里,你就能够有一个很清晰的方向感。
04、我的终极对手是苹果,做企业要看得长远
大家都说蔚来是中国的特斯拉,我们和特斯拉一样,其实真正要改变大家的是从现在的汽油车转成电动车,既是对手也是队友。
首先肯定是竞争对手,这是毫无疑问的。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我们一起让越来越多的人理解这个电动车。
特斯拉当时在上海建厂了以后,很多人都说那蔚来肯定就卖不动了吧?但反而是特斯拉在上海建厂了以后,我们车的销量一个月比一个月好。
当时有一张合照,我、何小鹏、李想,外界看来我们应该是中国本土的新造车的 Top3,认为我们同框很有看头。
其实我们以前都是做互联网创业,然后后来又全力去做新的汽车的创业,我们会有共同的一些挑战,这些挑战可能是一些必然要经过的一个过程,但是也有一些挑战可能不太一样,因为每个人选择的路线还有点不一样。
我认为有一点好的地方,中国像我们的这样一些创业者,大家还是会去做很多这种坦诚的交流,怎么样去思考,还有什么方法一起去应对一些共同的挑战?
我觉得这个是今天中国的创业者比以前更成熟的地方。
苹果要造车,不是什么秘密了。
我说过:苹果是我们的终极竞争对手。
为什么这么说呢?宝马、奔驰、奥迪都是我们非常尊重的品牌,我们还要向他们学习很多东西。
但我们做企业,总是要想终局,我们总是要想远一点,我希望能看清楚 10 年的事,因为 10 年代表方向更远一点,如果你不看远一点,你今天做的事情可能是没有意义的。
之前我在家里面跟我们家大儿子聊天还在说这个事情,我说我们做事情要看的稍微远一点。如果你不看远一点,你今天做的事情可能不是在往一个正确的方向前进。
苹果是我非常尊重的一家公司,我想他们关心的东西不光是科技本身,他们更关心科技和人文的结合。
在这些思考方面,蔚来也是在追求这些东西,所以我们是在同一个方向上。
如果大家不在一个方向上,可能谈不上太多竞争,比如说我要往东走,你要往西走,你说我们俩在竞争吗?
可能不是。但如果我们都要往东走,我们既是队友又是对手,这是一个基本的逻辑。
我们永远都是从竞争对手上去学很多东西,苹果如果造车,它给出来的答案和我们今天已经看到的这些公司,比如说特斯拉、宝马、奔驰、奥迪、一些创业公司,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这是我的思考,这是我真实的想法。
现在蔚来的市值很高,一方面受市场认可肯定不是坏事,也能给我们长远的发展,在募集资金很多方面变得更容易一些。
另一方面,我也确实感到更多的压力。如果做一个比喻,我们事实上还是一个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大家已经把你博士毕业以后工作的工资提前预支给你了,也就意味着你从小学一年级到博士毕业,这期间如果有一次搞砸了都很不好办。
一般来说,最好的决定都是在最困难的时候做出的,最差的决定一般都是顺利的时候做出来的。
版权说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部分图片源自网络,未能核实归属。本文仅为分享,不为商业用途。若错标或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