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中国百货零售业的希望”,其难以复制的秘诀是什么?
来源丨领教工坊(ID:ClecChina)
作者丨胡中俊
点击阅读原文
在信誉楼人心目中,企业不仅是安身立命之地,还承载着我们的追求和幸福;在公众眼中,信誉楼是诚信企业的代名词,充满活力、口碑极佳、受人敬重。
信誉楼是一家商业绩效与口碑令一些明星企业都望尘莫及,很赚钱又很道义,并且还充满着快乐与趣味、修为与文化的个性企业。
无疑,信誉楼独特的精神气质来自于创始人的追求与特质。张洪瑞为什么要办企业、想要办成什么样的企业?希望通过本篇的解读给大家一个更为清晰的答案。
1
创业初衷
每一个信誉楼人都知道,我们的企业使命是:“让员工体现自身价值,享有成功人生。”这确实就是张洪瑞创办企业的初衷。大家能懂,但不一定真正理解和信服,一个普通农民怎么可能会有如此大的格局与情怀?
解放初期,人们特别淳朴、无私、爱国,到处都是满满的正能量。上学时老师就灌输学生要有远大志向,报效国家。雷锋、欧阳海是那个时代的楷模。
他们的伟大精神对张洪瑞这一代人产生了巨大影响。在那样的环境下,老师的教导、楷模的影响,让张洪瑞对报效国家这个信念非常坚定。
可是,后来就赶上三年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张洪瑞的伯父被迫害致死,整个家族都受到牵连;他父亲因为说实话,被群众专政10个月,家人备受欺辱。
张洪瑞当时一腔热血,但想当兵不让去,想入党被卡下。尽管在哪儿干都踏实用心、领导赏识,但最后还是被“别有用心”的人阻碍种种发展途径,最终回到了村里务农。
张洪瑞就是种地,当一个生产队长,管着百十来个社员,他也把楼西二队干出了花儿,干成了全县先进典型。
正当他想进一步施展抱负的时候,生产队解体。邓小平改革开放,新的机遇来了——曾经是城关公社书记的夏相臣夏县长,建议他到黄骅海园市场带头经商。
他特别珍惜这个机会,他知道有志向有能力而没处施展的滋味,再加上天性是个有大爱、私心小、有远见的人,所以一干信誉楼,就想让它成为百年老店,就想给那些像他一样报国无门的有志者搭建一个平台来施展自己,过上好日子!
信誉楼刚一创建的时候,当时的商业部长刘毅在全国的会议上说了这么一段话:“现在农业改革已经见到了成效,工业企业改革也已经开始了。唯独商业,现在还没有。我期待着商业工作者共同努力,把这项工作做好。”
这段话深深印在张洪瑞的心里。他兴奋而坚定地跟创业伙伴们说:“我们现在也要有这种抱负,就像参加赛跑一样,不一定能够拿到冠军,但是我们也要努力奋斗——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商业发展路子,做成百年老店。”
2
坚持特色
“准备工作千头万绪,但一切都在八五年元月一日前准备完毕。张经理(张洪瑞)带着他的信誉楼队伍,满怀信心地准备正式踏上一条对他们来说完全陌生的道路。”
虽然我们没有亲历创业过程,也不好体会“举步维艰、摸爬滚打”的滋味,但是通过《十五年耕耘》中的点滴描述,依然能感受到这群经商门外汉,在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对私营企业的存在政策还不明朗的背景下,开启探索之路的艰难。
例如,一位采购人员到南方买棕丝,到达目的地后才知道没货。无奈,只好乘车返回。在返回前,他将空白的供销合同交给了对方,请对方在有货后代办。
谁知一段时间以后,远高于市场价格的满满两火车厢的甘蔗,从南方发了过来。这群憨厚朴实的庄稼人,为了能使自己成为标准的商人,付出了昂贵的学费。
信誉楼从开业起,就按期如数交纳各类税费,但和国营、集体企业相比,所承担的数额明显极不公平。
这使它本就脆弱的体质难以承受,几乎是给信誉楼的经营形势雪上加霜。作为总经理,张洪瑞不得不费尽心机为企业谋求一个宽松一些的生存环境,给县领导写信求助。
当时,管理问题同样非常严重,一次次的失误,就像一次次的锤炼。信誉楼在这千锤百炼中顽强地成长了起来。
总经理从一开始便坚持的进销一体的业务方式,既减少了大的失误,又训练出了大批的业务人才。逐渐摸索着创立、完善财务、账务制度,寻找堵塞漏洞的方法,针对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一点点建立初具模式的规章制度。
虽然开端确实无比艰辛,但张洪瑞真实的感受并非完全如此。因为他创办企业的目的不是为了发财,所以不急躁、不气馁,就按照做人的本分和事物的规律一步步往前摸索。
经过六年的探索,到1990年账面利润还是零的时候,张洪瑞却在职工大会上自信地宣布:“信誉楼成功了!以后无论市场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信誉楼的利润将直线上升!”
成功的标志主要有三个:
● 一、创下了一块被广大消费者认可的、信誉楼讲信誉的牌子;
● 二、造就了一批基本熟悉经营管理的干部职工队伍;
● 三、探索了一条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
果然,信誉楼在1991年,利润20万,1992年40万,1993年达到了80万。
这足以说明张洪瑞的远见卓识,他认定能够保证企业生存发展的三个关键要素就是信誉、团队和模式。以后更加着力在完善企业制度、建设企业文化、提高全员素质这些基础建设上下功夫。
因为创始人的追求和基因,信誉楼从一创办,就具备显著特色,经过三十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已经形成了许多与众不同之处。
仅举几个方面:
经营管理的原则方向
信誉楼最显著的特色是善于学习吸收先进思想,但绝不随波逐流。
从给企业取名“信誉楼”开始,张洪瑞就颠覆了传统的观念和做法,坚信一心想赚钱的路越走越窄,只有诚心诚意为消费者和供应商着想,财源才会滚滚而来。
将“信誉”视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一切经营活动都站在顾客的立场上审视自已,都切实从维护消费者的利益出发。从始至终,坚定不移,用行动和效果验证了“大商不奸”。
今年8月份,人民大学的刘松博教授在讲解“公司的目的”课程时提到:“美国的零售巨头Costco在上海开业,当天就被热情的消费者逼瘫痪了,不得不采取限流措施。”
“这家打败了沃尔玛的神奇公司其实早就是无数中国商业大佬的偶像,它有一个很著名的做法就是近乎变态的无理由退换货。”
新鲜的特价肉类和海鲜刚包装好,就被等候多时的市民一抢而空
“很多人担心就凭这一点,Costco在中国也没法成功,毕竟咱们中国同胞在利用政策方面是全球出名的。”
“Costco在中国未来怎么样我不清楚,但是你要说因为无理由退换货这个原因会导致它失败,可能是多虑了,因为在中国早就有这样的成功企业——总部虽然在河北一个很小的城市黄骅,但是在业界却是大大的有名,叫信誉楼。”
“他们可是在30多年前刚一创业的时候就开始施行无理由退换货政策,真是不敢想象。因为中国的无理由退换货是2014年才由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实施的,而且只能是7天内的货品。为这,中国的公司就已经是哀号一片了。”
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办企业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为了让员工体现自身价值,享有成功人生。
在信誉楼,员工是目的,企业组织是手段。几十年如一日,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建设教学型组织;员工的收入不与经营业绩挂钩,取而代之的是关注关爱和成就员工;不提倡加班,反对满负荷,倡导轻松高效地干好工作。
找准定位,抗拒诱惑,懂得取舍
1999年,当企业有了稳固的财力基础、管理基础、人才基础,张洪瑞在研究了大量的国内外失败企业案例之后,就确立了企业定位和发展原则,到20年后的今天,一字未动。
● 企业定位:以百货零售业为主,向连锁经营方向发展,决不涉足高风险投资领域。
● 发展原则:夯实基础,把握规律,顺其自然,留有余地。
张洪瑞认为:“找准企业定位,一切行为都不偏离企业目标,这是最根本的一条。作为企业,不但要清醒地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更要知道自己不能做什么。企业家的精力和企业的实力都是有限的,顾及太多的结果往往是精力分散、顾此失彼,事与愿违。”
“企业盈利不等于成功,但成功的企业当然应该盈利,而且是长久的盈利、可持续发展,并且对社会有益。信誉楼创立之初就没有追求短期利益,而是把追求成功作为最终目标。今天,我们成功很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抗拒诱惑。一是抗拒金钱暴利的诱惑,二是抗拒短期利益的点子的诱惑。始终如一地用核心理念指导我们的经营和发展。”
信誉楼的特色还有很多,但想要完整地把它的发展历程及其成功因素表述出来,太过困难。它是一个体系,所有要素的目的和结果都指向同一个中心——核心价值观:追求价值最大化,而不是利润最大化。在维护自己根本利益的同时,切实为所有利益相关者着想。
这些颠覆了传统的观念和做法,看似一种创新,实则是在还原,还原到事物的本质和人性的需求。
《读书摘抄》中有一句话:“在零售业,关键不在于哪种风格更好,而在于长期坚持这种特色和风格。”下面的例子是个典型验证:
2013年,信誉楼进入省会发展。市内有一家实力雄厚的商场处于垄断地位,曾使国内外诸多有名的商超在此折戟沉沙。
信誉楼很自信——进销一体的自营模式、视客为友的服务理念、积累多年的良好信誉、企业发展规模及态势在供方市场的分量,都是别人无法比拟的优势。
对于信誉楼的到来,对方进行了强力阻击:一是给供应商施压,多个品牌不允许给市区店供货;二是大力度搞促销,尤其是对于生鲜等民生商品特别明显。
而区域总经理张建港的应对措施是,不和对方正面交锋。通过和供应商争取,能拿下来的牌子就上,拿不下来的开发新品、错位经营;对于价格战,信誉楼不接招——合理加价,只要对方搞促销,一定保证员工及时得知信息,并且告诉购买的顾客,买与不买让顾客自行决定。
一开始部分干部并不理解,张建港给总经理下了死命令——必须执行,并且亲自跟进。在张建港的带领下,裕华店很快启动起来,经营效果非常理想。
认清企业优势,需要我们坚定不移地践行企业文化,坚定不移地走诚信之路,去除杂念、心无旁骛地把我们的企业文化落实得更坚定、更纯粹。
3
公司治理
人民大学的刘松博教授对于“公司治理”这一概念有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如果公司是一棵大树,治理就是树根,管理就是输送养分的树干,而表现出来的销售业绩、股价这些就是树的花花果果。
具体到我们企业,管理,指的是经营管理,比如业务、服务、财务、人力资源、员工行为规范等;治理,解决的则是企业利润分配方式以及经营者、所有者之间的权力安排,它属于公司顶层制度设计。
也就是说,公司治理设计的先进性、适用性,决定了一个企业的前途命运。
所以,为了让信誉楼能够健康长寿,让依附于这个企业的员工能够体现自身价值、过上幸福生活,张洪瑞从1988年信誉楼出现了暂时性的赢利开始,就着手探索解决利润分配和企业长远发展的有效模式——股份制,1989年4月召开第一届股东大会,信誉楼成为了一家劳动股份制企业。
此后,在对国内外各种各样的股份制形式进行了细致研究之后,确立了一套独特的,以追求企业活力、长寿为目的的股权设置方案。
核心内容是:
● 全部实行岗位股,而非全员持股
● 不允许继承,包括创业者
● 不允许个人控股
从2002年正式施行的这套股权设置方案,将货币资本和人力资本融为一体,为员工创造了一条依靠自己的劳动、技术、能力和智慧来参与公司治理、分享公司利润的途径,使员工个人利益与企业前途紧密结合,形成了深度的利益和命运共同体。
人力资本股权化制度的实施,也决定了信誉楼成为无终极所有者的独创企业。
无终极所有者,就是这个企业谁创造的价值归谁所有。进一步解释:信誉楼不是创始人张洪瑞自己的,没有继承人、没有接班人,它永远属于给这个企业创造较大价值的干部员工所有,企业利润除用于发展之外,没有谁可以独自支配,而是合理地给大家分配下去。
把苦心经营多年、本该属于自己的企业所有权自愿放弃,当初做这个决定的时候,一片哗然,没人理解、没人支持。
其实,张洪瑞这样做,除了对名利的超然之外,更是因为明智,是常人难以企及的远见卓识和对事物本质的透悟。
正如他自己所讲的:“我干信誉楼,不是为了发财,而是为了做点儿事,想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商业发展路子,追求企业健康长寿。可是在中国,一直有‘富不过三’的说法,我想打破这个魔咒。‘富不过三’,不仅指家族,也指企业和国家。守业比创业更难。只有建立有效的制度,使人才辈出,才能保证企业健康长寿。”
“无终极所有者,是个创新,别处没有这样做的。我也是在探索,但是从规律的角度,我认为它适合我们企业,能实现我的愿望。”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只要是‘有终极所有者’了,不管给谁,他就有了私心、有了占有欲,有了吃净利的,人力资源就发挥不了应有的价值。中国到现在没有长寿企业,历史上的封建王朝也没有长盛不衰的,因为原有的制度本身就有局限性。我就想打破这个魔咒,试着探索一条民主的、共建、共有的路子。”
“有人认为,我把本该属于自己的财产和利润都分给大家,我是最大的牺牲者。实际上,我是最大的受益者。因为企业无终极所有者,把创造的利润合理地分配下去,大家都认为自己是企业的主人,忠于企业、高度负责、用心做好本职,这个企业就一定生机勃勃。企业搞好了,这是我最大的收获。300年以后,信誉楼的员工还会自豪地怀念创始人张洪瑞,这是我的愿望。”
企业所有权的创新,必然带来一种企业治理结构的创新。张洪瑞学习借鉴国外政治体制的运行模式,在公司内创造性地设立了三权分立运行模式:监事会、董事会、总裁,相互制衡、相互促进,使企业运行稳健高效。
如何使这一运行模式真正达到理想状态,张洪瑞还在不断进行探索和完善。经过慎重考虑,决定今年对三套班子的换届选举做新的尝试:从今年开始,监事会副主席、董事长、总裁这三个岗位尝试两年一换届,暂定可连选连任。
鼓励符合条件的人员主动报名,采用自荐、实名他荐的方式,让更多的人参与,选举过程公开透明、公平公正,他本人没有任何偏袒和倾向。
两年一选举的目的:
树立导向
没有一劳永逸,也不需要在“好人缘”上费心思。不管谁干,你就一颗公心,按照企业理念,带好队伍、搞好管理,让企业持续健康发展,自然就会受到公司器重、下属拥戴。
释放信号
企业不论资排辈、英雄不问出处,只要你是优秀人才,就有机会进入公司高层,施展自己的抱负,为企业做出更大贡献。
张洪瑞说:“企业需要优秀的领导者,但优秀的领导者应该是优秀企业的‘产品’,而不是原因。制度优秀的企业自然就‘代有人才出’。”
“用制度来约束人的行为,把最合适的人才放到最合适的位置上,并且在他不适合的时候,能及时让他离开。我现在的责任就是继续探索完善制度,用制度来保证企业健康长久地运行。”
4
坚定信念
十几年前张洪瑞就说过:“我们现在走的是一条完全创新的路子,是一条用实践证明了的先进而有效的路子,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无论外界环境发生怎样的变化,张洪瑞都坚定地相信,信誉楼只要始终做好“切实为他人着想,把主要精力用在做企业,而不是赚钱上”这两条,企业就一定能够健康长寿。
这种信心来自于企业核心能力,即不依靠能人,拥有能够源源不断地造就具有团队精神人才的文化、组织和制度。主要指: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教学型组织和人力资本股权化的制度。
核心能力是一种内在的、无形的、本源性的东西,是企业与企业之间最重要的差异,也就是优势所在,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核心要素。它具备两个特点:
● 不易复制
● 难以效仿
信誉楼具备这样的核心能力是因为张洪瑞的创业初衷。他说:“有的人创业是想赚钱,通过赚钱体现自身价值,而我做企业就是想干成点儿事。”
“做事和赚钱有很大差别:为了赚钱的企业,把员工的各种待遇都纳入成本,为了做事的则将其纳入投资范畴。纳入成本的人总想削减成本,但是作为投资就舍得了。所以,信誉楼在对待员工方面比其它企业做得要好。”
张洪瑞还说:“我刚一干信誉楼就明白这个关系了——不是顾客第一,是员工第一。”
“人是第一要素,一切为员工着想,一切从员工的根本利益出发,员工就会愉快地干好工作。形成这样的核心能力,企业就会立于不败之地。当然,我们提高核心能力的目的,不图打败别人,但求立于不败。”
张洪瑞想象中的企业未来是这样的:人与人之间都很和谐,工作尽职尽责、轻松愉快,收入满意,感觉幸福,企业没难题。
他认为,最多30年,也许更短,企业就能达到这个程度。这份自信基于对自我的认知和对规律的把握。
因为信誉楼没有终极所有者,企业利润除用于发展之外,都合理地给大家分配下去,各层面的收入在国内同行业中名列前茅。
现在的经营管理模式越来越完善,企业各方面也都有余地了,下一步就考虑向培训方面倾斜力度。通过教学型组织建设,使干部员工的知识、素养、能力不断提升,让大家能够轻松、愉快地干好工作。大家干劲越大,经营水平就越高,经营效果就越好。
以后随着企业知名度、美誉度的提高,集团优势更加明显,许多年轻人会争抢着要进来,而企业选择留用的人员质量则会更高。这就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等干到那个程度,认同价值观的、更高层次的优秀人才就会被吸引进来,再把企业带到一个更高水平。
到那时,信誉楼在中国鹤立鸡群。学习力是我们的长项,把进入中国的国外优秀零售企业当作教练,跟它学,学着追它,这样自己又能得到提升。竞争伙伴水平越高,我们进步越快。
张洪瑞说:“我们一边探索,一边前进。但是宁要第一,不要最好。信誉楼作为一个企业,必然会存在各种问题,但是没有难题。存在问题,说明我们的潜力还很大,在改进中不断提升;要是没有问题了,企业就会发展缓慢、停滞不前,因为它已经走到了极限。我们追求的不是尽善尽美,而是生机勃勃,健康长寿。”
十几年前,原北京商学院院长贺名仑在对信誉楼做了全面了解后,激动地握住张洪瑞的手说:“我是第一次知道中国还有信誉楼这样的企业,中国百货零售业的希望在你们身上。”
专家的预言已成为现实。未来,我们会做得更好。
免责声明:文中观点或意见仅供参考,不代表本APP立场,且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