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被”辞职,十三年等一个风口,如今他的公司估值百亿
来源丨侃见财经(ID:kanjiancj)
点击阅读原文
通往成功的路上,少一个弯有可能都到不了终点。
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容易二字,虽然这是一句被说烂了的话,但是压在个人头上就是过不去的坎。
2008年,一个向上的年份里。
次贷危机席卷了全球,如果对这一年记忆深刻,留在我们印象里的大多都是,2008年奥运会。
在媒体欣欣向荣的年代里,这一年是央视主持人和编剧离职最多的年份,这波离职大潮中就有1973年生,已经35岁的合同工罗振宇。
罗振宇曾告诉许知远,因为自己得罪领导,实在混不下去了,才选择了离职。
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离职均是成年人最大悲哀。
35岁歧视现象无处不在,甚至成了约定俗成的隐形规定。
如果,苦难是通往成功的阶梯,那么就希望阶梯少一些再少一些,因为绝大部分人其实就只是一个普通人,穷其一生不过是为了车贷、房贷、家庭和孩子。
在一个向上的年份里,35岁并不是要命的事情。
因为疯狂的互联网总能带来一些时代特有的机会,那是上天的馈赠。
有人常说,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机会,实际上我认为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当你经历了1906年、1938年,你还会觉得时代给予的机会是平等的吗?
辞职之后,罗振宇静下心来读书,一心谋划,兜兜转转的寻找时代给予他的机会。外界不知道罗振宇这四年时间是怎么熬过来的,也许罗振宇也不知道。
2012年,互联网视频以及多屏时代的来临给了这个已经39岁胖子一个机会。在央视做编剧的经验,以及在媒体历练出洞察人心的本领给了他逆境翻盘的筹码。
年底,一档叫《罗辑思维》的节目在优酷播出,对事件生动的解读,以及独特的看法让这档节目迅速走红。
抓住知识爆发的窗口,在高昂的房价、未来焦虑、以及渴望变强等因素杂糅的背景下,罗振宇一跃成为了知识付费第一人。
做时间的朋友,这是罗振宇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临近不惑的节点上,罗振宇才等来了他的机会,他把自己定位为一个知识服务商,认为用知识赚钱并不可耻。
如果说知识是一门生意,那么罗振宇做到了极致。
那些渴望变强的年轻人或许不知道,命运馈赠的礼物,早已暗中标好了价格。
十分钟可以精读完一本书,观点可以被解读,但是智慧不行。
浮躁并不是社会的表象,而是人们对成功的急不可耐。或许车子、房子等不起梦想变成现实,已经来到的结婚年龄也没能给年轻人缓冲的机会。
不少人漂来漂去最终没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如同35岁站在央视大楼底下,四顾茫然不知所措的罗振宇。
《罗辑思维》的成功,彻底重塑了罗振宇,也重塑了知识付费这个行业。
2014年,罗振宇提前判断了流量的未来,也开始意识到掌控自己命运就必须打造出合适的产品。
就这样,每天60秒的胖子开始内向生长。
2015年,《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横空出世,总结大事件,分解小事件让罗振宇一战成名,贩卖知识的生意总算走通了。
这一天罗振宇等了七年。
知识没有边界,但拥有知识的人有边界,为了让时间能尽可能地跟大家做朋友,罗振宇给《时间的朋友》定了20年的期限。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故事,也许普通人和这位时间的朋友做不了20年,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2020年,思维造物启动了上市程序,3870万的用户成就了罗振宇。
如果按照,上市后百亿估值计算,那么直接间接持有41.66%的罗振宇,身价将会超过40亿。
这是绝大部分一辈子甚至几辈子都企及不了的高度,等待风口,成为时间的朋友,这才是我们从罗振宇身上学到最重要的东西。
免责声明:文中观点或意见仅供参考,不代表本APP立场,且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