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营收70亿,超越腾讯、阿里,中国企业都该学学这家企业!
来源丨深氪新消费(微信号:xinshangye2016)
作者丨我是拾遗君
点击阅读原文
1、问一个问题:你觉得世界上有没有不吹牛逼的企业?你可能会说:“有啊!”
那我换一个问题:你觉得世界上有没有不吹牛逼的巨头?
你可能会说:“好像没有。”其实有一家,只是你想不起它的名字,那就是中国“国家电网公司”。世界上唯一不吹牛逼的巨头,恐怕就只有国家电网了。
2、它不仅不吹牛逼,平时还过于低调,以至于大多数中国人都不知道它的强大。
国家电网有多强大?太强大了。
它是全球最大的电力公司,营收量已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它每年的营业收入,比二至六位的收入加起来还多。
谁是中国创造发明最牛逼的高科技公司?是华为吗?不是。是格力吗?不是。
是“国家电网”。国家电网发明专利申请数量,远超其他企业。
不仅如此,国家电网的实用新型专利数量,同样远超其他企业。
前不久,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了第21届中国专利奖,这是中国授予发明创造的最高奖项,国家电网又拿了17个。获奖数又是全国第一。
在专利发明上,从世界范围来说,也只有日本佳能和韩国三星电子,能够跟国家电网媲美了。
2020年8月,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了《2020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单,国家电网又夺得了第一名。
这是它连续第五年夺冠了。就在上个月,国家电网建设的巴西美丽山特高压项目,荣获了中国工业大奖,成为首个荣获中国工业大奖的海外项目。中国工业大奖,是我国工业领域最高奖项,被誉为中国工业“奥斯卡”。
国家电网公司已连续五次摘取大奖,创下全国唯一五次获此殊荣的纪录。
世界上最牛逼的输电技术有两种,一个叫“特高压输电”,一个叫“柔性直流输电”。
这两项顶尖技术,国家电网都独步武林,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其他企业。
用经济学家郎咸平的话说就是:“只有设立了标准,才能够真正创造价值。在这个领域,国家电网主导制定了36项国际标准,特高压电路我们控制了所有的标准,四个新技术委员会全部是中国的。”郎咸平说的还是前些年,现在36项标准已变成了54项,4个技术委员会已变成了7个。
以至于很多欧美专家感叹:“世界电力系统都讲中文,因为很多标准都是中国搞的。”
3、国家电网为什么能这么牛?
一是牛在招揽人才。
“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拥有了一流科学家,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所以,国家电网不惜一切代价招揽人才。别的人才且不说,光是两院院士,国家电网就找了7个。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才,国家电网就找了25个。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国家电网就找了145个。
二是牛在科技创新。
很多人可能会想:“一个输电、供电企业,找这么多国宝级专家干嘛?”这样想就外行了。输电、供电领域,需要科技创新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就以特高压换流阀为例,以前这玩意,就只有德国西门子和瑞士ABB能生产,后来国家电网的专家全力攻关,才成功突破了两家公司的垄断。
国家电网在并网、输电、储能等方面,创造的世界第一那真的是太多太多了。
比如前段时间开通的张北柔性直流电网工程,就是为北京冬奥会供电那个,便是世界首个柔性直流电网工程,创造了12项世界第一。
三是牛在管理创新。
国家电网管理创新有多牛?我随便举个例子吧。国际质量管理小组会议(ICQCC),是质量管理领域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凝聚力最强的国际会议,大会设置铂金、金、银三类奖项,被誉为“世界质量管理奥林匹克”。
2020年12月,第45届国际质量管理小组大会召开,国家电网公司组织了25个小组参赛,结果拿了25个铂金奖,位居各国参赛企业首位。
正因为管理创新如此牛逼,国家电网才架起一张“预警—调度—监测—抢修”的安全网。
去年12月以来,中国大部分地区,都遭遇了霸王级寒潮,北京用电突破历史纪录,天津用电突破历史纪录,上海用电突破历史纪录,江苏用电突破历史纪录,…………13个省市区用电突破历史纪录,整个国家用电也突破历史纪录,如此频破纪录,中国竟然没有出现大的停电事故,你说国家电网牛不牛?
重大停电事故,也就是损失负荷800万千瓦以上的事故。
美国这么牛逼,也发生了6次。但是中国大陆,一次也没有发生过,你说国家电网牛不牛?
四是牛在吃苦耐劳。
西藏阿里地区,平均海拔超过4500米,被称作“世界屋脊的屋脊”。在这里,正常人稍微走快一点,都会缺氧头痛,浑身使不上力气。
但国家电网的建设工人,却肩挑背扛,干着超乎想象的重体力活。
国家电网的工人们,经常冒着生命危险,在零下二三十度的环境里,加班加点抢修线路,保证电力的正常供应。
特高压电网的建设、安装和运营,都需要电力工人进行高空作业。
电网的每一米,都需要人工走线验收后才能开通,所以超级危险。
一个工友说:“我第一次爬电塔时,爬上去就吓吐了。”因为爬上爬下太麻烦,所以他们爬上电塔后,一天都不会下来,吃饭都是放一根绳子下去,让地面同事把饭系在绳子上,然后拉上来。
有时候太累了,就挂两个安全绳,在电线上睡一下。
4、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中国电力工业运行维艰。
那一年的发电量,美国是中国的60多倍。
从1949年到1995年,我们用了46年时间,才让中国发电装机量达到2亿千瓦。那时候中国太缺电了,因为三天两头就会停电,所以家家户户都备有蜡烛和煤油灯。
中国电力为何发展缓慢?
因为地理因素影响太大:能用来发电的能源资源,80%都分布在西部和北部,但经济却是中部和东部最发达,我国70%的电力负荷,都集中在中部和东部。
所以,要想大力发展经济,就必须进行远距离大规模的电能输送,实现“西电东输”“北电南输”。
但是高压输电是个世界性难题,别说中国,连比中国早30年研究这个的欧美各国,也很难解决特高压输电难题。
怎么办?
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应运而生。
经过南方电网全力攻关,2010年6月18日,南方电网创造了一个世界纪录,±800kV云南至广东直流工程投运,这是全球首个±800kV直流输电工程。其他发达国家,也就能搞搞±500kV项目,但南方电网竟然搞出了±800kV项目。
2018年10月2日,国安电网又创造了一个世界纪录,±1100kV新疆至安徽直流工程投运,这是全球首个±1100kV直流输电工程。
全世界只有中国有,其他国家都搞不了。
正因为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屡破难关,才让“西电东输”“北电南输”变成了现实,中国经济才得以迅猛发展。
2011年的时候,中国发电量终于超过美国,登上了世界第一的宝座,如今已经是九年冠,而且远超第二名美国。
5、前段时间,一印度网友,在推特上问了一个问题:“中国全年24小时都不断电吗?”
没想到的是,我们中国网友还没说什么,国外的网友倒是先出手了。
一位长时间在中国工作的外国老哥说:“我在中国住了5年,除了有一次台风,我们断电15分钟外,其余时间没遭遇过停电。
我去过中国很多四五线城市的乡村,但也没遇到过停电。”印度网友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印度经常停电。
不仅经常停电,还有1.6亿人没用上电。2015年12月,青海省玉树海拔4000米以上地区,线路架设终于成功完成。
中国最后3.98万无电人口,也终于实现了通电。
现在看起来,中国24小时不停电,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事情,普通到没有人会觉得,这有什么了不起的。但是这种普通,恰好证明了国家电网牛逼之所在。
即便是在欧美发达国家,现在也还是有一些地区用不上电。
为什么?因为地方太偏僻了,地理条件太险峻了,所以电力公司不愿耗费巨资去架设线路。所以,中国能实现“村村通电”,真的得感谢国家电网的不计成本。国家电网如此不计成本,那中国的电价一定很贵吧?
其实不然,跟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相比,中国的电价算是很便宜的。
6、就在再上个月,国家电网又干了一件大事。
收购了智利第一大配电公司CGE96%的股权。
截至目前,国家电网已在菲律宾、巴西、葡萄牙、澳大利亚、意大利、希腊、阿曼、智利等多个国家,投资运营了十几个大型项目,且全都实现了盈利。国家电网想干嘛?
“想把世界各国的电网连接起来,构建成一个全球能源互联网,然后将电力配送到世界各个角落。”
这个梦想实在是太牛逼了,外国人知道后惊呼:“世界超级电网。”“天方夜谭的神话。”但是这个“神话”,国家电网正在稳步推进中:“到2030年完成可再生能源大型基地建设,从2030年到2050年实施洲际联网。”
这个梦想若能实现,那国家电网对世界作出的贡献,就只有用“伟大”来形容了。
7、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奇怪:你为什么这时候要写国家电网?因为拜登上任后,据彭博社报道:“在大方向上,拜登政府将延续特朗普对中国的抑制政策。”所以对中国来说,重中之重的应对,就是要搞好科技创新。
只有搞好科技创新,中国才能应对美国的封锁和绞杀。2020年8月10日,《财富》发布了2020年世界500强榜单。看到这个榜单,很多中国人都高兴坏了,因为中国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中国大陆公司数量达到124家,历史上第一次超过美国。
但很多科学家却充满了焦虑。
“表面上看起来,中国与美国已经并驾齐驱,但如果你仔细分析这个榜单,就会发现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中国高新技术企业与美国差距很大。
虽然中美世界500强的总量差不多,但美国高新技术企业比中国多很多。
第二个问题:所有上榜房地产企业都来自于中国。
入围世界500强的房企有5家,这5家通通都来自于中国。
第三个问题:中国上榜企业大多集中在最赚钱、最能赚快钱的行业。
比如房地产、银行、商贸。”这三个问题意味着什么?中国企业太专注于“捞快钱”了。
不要问中国芯为什么一直起不来,不要问中国制造业为什么大而不强,不要问中国高新产业为什么老受美国制约,因为很多企业都没有理想,都忙着捞快钱去了。
我为什么要写国家电网?就是希望中国企业多学学国家电网。
《人民日报》前段时间写过一个评论,我想把其中两段转送给中国的企业家:“如果只顾着低头捡六便士,而不能抬头看月亮,展开赢得长远未来的科技创新,那么再大的流量、再多的数据,也难以转变成硬核的科技成果,难以改变我们在核心技术上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
“掌握着海量数据、先进算法的互联网巨头,理应在科技创新上有更多担当,有更多追求,有更多作为。
别只惦记着几捆白菜、几斤水果的流量,科技创新的星辰大海,未来的无限可能性,其实更令人心潮澎湃。”
声明:图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微信搜索关注言商社,并在对话框回复哈佛还可免费获得哈佛商学院强烈推荐的“经典商业财经著作100本”+“微粒体商务PPT100份”助你在危机时刻修炼内功,实现逆袭。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