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国民神车”落幕,7年亏损上百亿,如今被“1元贱卖”

2021-03-01

来源丨不凡智库(微信号:bufanzhiku

作者丨时过非境迁

点击阅读原文

 

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迅速,特别是在新能源领域,各大车企都在积极布局,计划凭此实现“弯道超车”。

 

然而,并非所有国内车企都发展顺利,部分企业正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

 

而曾经的“国民神车”夏利,正是其中之一。多年以来,经历了连续亏损,进行了多次自救,夏利却依然找不到未来的道路。

 

业务消减,工厂停工,营收惨淡,正是夏利做面临的最真实的现状。

 

一汽夏利的前身为天津夏利,最早可以追溯到 1983 年。

 

当时,为了调研小微型车的市场状况,天津汽车工业公司组团前往日本进行考察,此次考察的重点放在日本大发、铃木等专注生产小微型车的厂商身上。

 

经过一系列的调查和研发,1986年,第一台夏利汽车正式在天津下线。

 

彼时的夏利,一台售价高达10万元。而当时北京二环内的房价,也只不过2000元而已。毫不夸张的说,当时的夏利,已经成为了有钱人身份的象征。

 

此后,夏利与出租车行业达成了合作,成为了最主流的出租车车型。1996年,夏利占据国内出租车市场80%的市场份额;2000年,夏利依然占有出租车市场3成以上的市场份额。

 

有人评价说,是夏利让中国最普通的老百姓们品尝到了乘坐轿车的滋味。

 

1999年,夏利迎来了高光时刻,天津汽车登录A股市场。2002年,夏利出口至美国,成为了国内首款进入海外市场的车型。

 

2004年,第100万台夏利完成下线,也标志着夏利成为国内首个产量突破百万的自主轿车品牌。在当时那个年代,夏利几乎是凭借一己之力,扛起了对抗海外车企的大旗。

 

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虽然进军出租车市场,为夏利带来了快速的发展,但却也为日后的没落埋下了伏笔。

 

随着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私家车逐渐进入到了人们的生活之中。彼时,作为出租车主流车型的夏利,也因而被不少人贴上了“低端车”的标签。

 

因此,在当时的私家车市场,在同价位的选择上,人们更加青睐富康、桑塔纳,而并非夏利。

 

除此之外,也有专家指出,夏利过于依赖单一市场,并未作出过太大的变化和创新,导致其不断被同行所超越。

 

90年代时,夏利确实配得上“国民神车”这一称号。但进入千禧年以来,夏利的优势正在消失。

 

然而,夏利却没有珍惜自己的优势,反而是过度的在吃“老本行”。而在价格方面,夏利也不能说是非常亲民,整体定位模糊,普通人买不起,有钱人不愿买,最终导致了夏利的失败。

 

2011年,夏利迎来绝唱,全年销售25万辆,营收99.54亿,突破历史新高。

 

2013年,夏利陷入了亏损阶段,全年亏损4.8亿元。但对于夏利来说,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而已。2014-2017年,夏利每年的亏损均超过10亿元,虽然在2018年有所缓解,但在2019年却再次落入大幅亏损的低谷,全年亏损14.8亿元。

 

在此期间,为了降低亏损,夏利被迫出售大量优质资产,但却只是杯水车薪而已。

 

2019年,由于连年亏损,业绩不佳,一汽夏利来到了退市的边缘,曾经的一汽夏利,也变为了*ST夏利。

 

2020年9月,一汽夏利正式敲定重组方案,一汽夏利拟将名下所有资产和负债以1元的作价卖给了一汽股份。

 

在抛售资产,戴帽摘帽的恶心循环中,一汽夏利终于卖无可卖,最终以1元“贱卖”。

 

10月16日,一汽夏利的工厂已经停产,整个园区也已是人去楼空,曾经的一代国民神车,真正和人们说了再见。

 

声明:图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微信搜索关注言商社,并在对话框回复哈佛还可免费获得哈佛商学院强烈推荐的“经典商业财经著作100本”+“微粒体商务PPT100份”助你在危机时刻修炼内功,实现逆袭。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