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刻想着目标,你就可以打败90%的竞争对手

2021-01-30

来源丨跨越式企业(微信号:dfy82853236)

作者丨东方赢

点击阅读原文

 

十几年前,曾在一篇文章中读到有人求教于一位成功企业家,这人问:你是怎么赚到那么多钱的?

 

企业家答道:因为钱就在那里。

 

当时,我觉得这家伙在故弄玄虚,后来才悟过来,这位企业家真是道出了成功的奥妙。

 

如果从成功程度来划分的人的表现与绩效,可以分成4类人: 卓越者,优秀者,平庸者,落后者。

 

人类当中,卓越者与优秀者只占10%,平庸者与落后者占90%。

 

成为卓越者最难,需要天赋、努力、机遇等难得的条件,面对的是最困难与最具挑战性的任务。这世界上的大部分人不可能成为卓越者。

 

与卓越者不同,优秀者、平庸者及落后者,面临的任务是常规的或一般性创新的学习任务与工作任务,就是在现实中都存在确定的答案,就像那位企业家讲的那样,"钱就在那里"。

 

人们只要具备正常的智力与自然条件,经过一定的努力与一定的尝试,都能找到"就在那里"的“钱”,并达到优秀水平。

 

但在现实中,如高考、职场、创业,90%的人,他们大多都具备正常的智力与自然条件,其中很多人不乏努力,却总是与优秀表现无缘。

 

就是说,优秀者与平庸者及部分落后者,他们的自然天赋条件、努力与任务是一样的,但表现结果呈现天壤之别。

 

他们之间真正的差距在哪里呢?

 

根据我的观察,那些平庸者、落后者其中很多人,同优秀者一样的聪明,一样的勤奋,但学习成绩或工作绩效却远不如优秀者。我看他们主要存在这么一些问题:

 

(1)虽然努力但缺乏对学习与工作真正的兴趣、驱动力及相应主动制定的目标,被动地接受执行老师或领导交给的学习任务、工作任务。

 

有一位硕士研究生回忆过去的经历说:

 

“我那时每天浑浑噩噩,不知所以,于是找各种途径去赚一些钱来证明自己没有荒废时光,并且沉溺于那微薄的报酬而不自知,以至于没有时间自省,硕士生到底该做什么?毕业之际由于所学专业大环境不好,后胡乱找过两份工作,但都不能如愿,遂放弃。因为两份工作都与所学专业无关,甚至连硕士文凭这个光环都没有发挥作用。毕业后曾经暗自埋怨导师在我上学时迷茫混乱之际,没有给予指导与点拨。后来认识到,自己当时的问题是没有主动找过导师去讨论自己的人生,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现在想想,自己对自己的人生都不负责,别人更不会上心。”

 

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都要有主动的目标,这个目标可以大,也可以小,但不能没有。没有主动的目标,被动行动就会变得很蠢,也很累,事情还做不好;或容易沉溺于低级舒服区不能自拔;或容易迷茫,迷茫就容易放弃,放弃就意味着失败。

 

这些人对手头的学习任务或工作任务缺乏驱动力与主动追求的目标,究其原因,有的人是性格原因对什么都缺乏兴趣,有的人属于选择性问题,有的人是屡遭挫折后变得自卑与抑郁导致的。

 

(2)碰到困难时或干扰时被带偏,偷工减料,修改目标,牺牲有真正价值有最大价值的目标。

 

人生有了追求、有了目标是不是就一直有了正确方向,就不会迷路?也不是,人们常常会走着走着,时间久了,经历多了,常常忘记最初的真正目标,被其它可能引向歧途的目标取代。

 

(3)只求完成不求完美。

 

这个问题往往表现在战术行为上,偏重于日常工作上交差与时间目标、数量目标,忽略了质量目标。

 

(4)遇到挫折容易放弃。

 

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曾提出一个叫“习得性无助” 的理论。他做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令狗难受的电击,而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在多次实验后,试验者先把笼门打开给狗以逃跑的机会,再开响蜂音器,但不给电击,这时狗不但不逃,还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它本来可以主动地逃跑,却放弃了逃跑的想法,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心理。

 

如果一个人犯有这种“习得性无助”的心理毛病,就容易在遇到挫折失败时,放弃再尝试的努力与放弃目标。

 

(5)不知道如何找到正确的方向。

 

前面讲的问题属于表层问题,根本问题是没有学会与养成如何形成目标、如何制定目标的底层思维。

 

综上所述,关键原因还是在于有没有构建"目标思维系统"。而这个系统,决定一个人是优秀者,还是平庸者、落后者。

 

据说,哈佛大学曾做过这样的调查:90%的人没有目标,只有6%的人有目标,但比较模糊,唯有4%的人有非常清晰的目标。20年后,那些4%有清晰目标的人生活、事业、工作都远远超过了96%的人,甚至这些4%人的财富总和大于96%所有人的财富总和。

 

不知这项调查的真实性与精确性有多高。不过,这个调查强调目标的重要性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我认为,成为优秀者的关键之一是形成"目标思维系统"。"目标思维系统"不仅决定了一个人职业发展前途,也决定了一个人是否能掌控自己的人生命运与获得自由、幸福。

 

形成"目标思维系统"并成为优秀者,应该做到以下6点:

 

(1)培养对学习或对工作的兴趣,拥有主动的目标,而不是被人推动。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这样说自己年轻时是如何确定事业目标的:

 

“1995年11月我下定决心还是走学术这条路。我从95年11月到现在,所有主要精力都放在做学术上,我也告诉自己这(种兴趣)一定可以培养起来。我是在博士毕业半年之后才开始培养兴趣,现在我的兴趣极其浓厚,到现在可以废寝忘食、可以没日没夜地干,觉得乐在其中。我觉得兴趣是可以培养的,不是说你天生就有。”

 

(2)不忘初心。

 

在执行过程中,不因困难或內在的外在的干扰而修改目标、降低目标,做到不改目标改手段。

 

(3)制定合适与明确的目标,并尽可能专注聚焦而不要目标太多、分散。

 

可以有野心,但要脚踏实地。不急于求成,从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再不断地提高目标;每阶段目标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又不能离谱。

 

(4)速度第一,完美第二。

 

既要追求时间与数量目标,马上行动,一气呵成,又不能只图时间与数量目标而不求质量目标。

 

(5)屡败屡战而不放弃,有不达目标不罢休的狠劲。

 

大家都知晓的曾国藩,他练兵出山时一开始便接连遭遇岳州、靖港大败,后来,好不容易打了些胜仗,不料在九江湖口被石达开杀得几乎全军覆没。在向朝廷汇报时,据说下属把曾部的遭遇写成了“屡战屡败”,曾国藩审阅后将之改成了“屡败屡战”。这一字之改,彻底改变了朝廷上下对他的看法,塑造出了一个面对一次次的失败毫不气馁,百折不挠,勇猛顽强的曾国藩。曾国藩是这么改的,实际上也是这么实践的,才成就了一世丰功伟绩。

 

(6)拥有目标系统与底层目标思维。

 

一个人有没有目标,有多大目标,目标正确与否,跟目标系统和“底层目标思维”有关。

 

 

目标系统包括6个层次:

 

环境层:涉及资源与经营绩效目标。

 

行为层:涉及个人努力与时间投入目标。

 

能力层:涉及提高专业能力与加强学习上的目标及战略目标。

 

信念、责任心与价值观层:影响能力、行为、环境等多层次的目标。

 

身份层:站在这个思维高度的人,关注的是“我是谁,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其主要的应对模式“因为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所以我会做出某种选择和行动”。

 

愿景层:如乔布斯“活着就是为改变世界”、马斯克“我非常希望人类有光明的未来”,他们就是达到了愿景层这个思维层次的人,他们关注的是“我与这个世界的关系是什么样的?我如何能改变世界?我能为社会做多大贡献?” 达到这个层次的人不多,世界因为他们而精彩。

 

“底层目标思维”即上三层,包括愿景层、身份层、价值层。这“上三层”的水平、格局,决定着下三层目标的完整、水平、格局。

 

所以,我们应该加强上三层“底层目标思维”的学习与修养。

 

最后总结一下,根据我的研究,大多数事情,或者说90%的的事情,普通人都能胜任并达到优秀水平;其中有些难度较大的事情,可能一开始会不顺,其实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只要时刻想着目标,遇到挫折不放弃,多学习,多尝试,多努力,最终都会成功。

 

声明:图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微信搜索关注言商社,并在对话框回复哈佛还可免费获得哈佛商学院强烈推荐的“经典商业财经著作100本”+“微粒体商务PPT100份”助你在危机时刻修炼内功,实现逆袭。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