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木匠到身家650亿,他说:遇挫就灰心,那还怎么办企业?
来源丨冯仑风马牛(微信号:fengluntalk)
作者丨风马牛
点击阅读原文
李水荣,浙江荣盛控股集团创始人,全国优秀企业家。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木匠出身的他从一家织布小厂起步创业,由于胆大腿快,逆潮顶浪,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荣盛已蜕变成为一家拥有石化、化纤、房产、物流、创投等产业的大型民企,年销售额超 2000 亿元。李水荣本人也以 650 亿元人民币财富入选《 2020 胡润百富榜》。
关于过往,李水荣表示:任何的创业都不会是一路坦途,如果想突破传统则更难,需要付诸更多的努力和智慧。我们从最初的织布一步步向上游迈进,直到现在的石化化纤一条龙产业链,可以说每一步产业的调整都是战胜了预料之中或者意料之外的种种困难。而企业的经营管理同样也是在不断地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取得持续的进步。
与许多浙江民营企业家起步相似,李水荣出身贫寒,很小便开始学做木匠。早在上世纪 70 年代做木工的时候,他就开始琢磨如何让蜂箱风口透光性更好,更利于蜜蜂成长;还研究怎样让木门开起来更适应当地人的习惯。经过研究,李水荣做的大门「扇扇响」,在浙江萧山益农镇赢得了好口碑,他也因此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木匠师傅。
在业内,李水荣素以胆大腿快而著称。说他胆大是因为他敢选别人不敢走的路闯,说他腿快是因为他善抢市场的头口水喝。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李水荣不再单纯做木匠了,开始去做木材生意,并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李水荣回忆: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乡镇企业开始大量用木材,以前造厂房造什么都靠木材的,这块市场很大。
然而到上世纪 80 年代末时,李水荣突然意识到,随着国家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木材生意想要做大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了。当时,厂房建设开始用钢板替代木板,普通老百姓也开始去市场买家具了,自己家里买木材做家具的很少了,所以导致木材生意很不好。危机时刻,李水荣需要重新寻找机会。经过一番调研后,他发现纺织业很有前景。李水荣说:那时候很多面料都是进口来的,国产很少。你想中国有十几亿人,每个人都需要穿衣服,数量是很大的。我觉得是一个可以长期无止尽的做下去的行业,所以当时的梦想就是,能够在纺织这个行业上实现我更大的人生价值。
于是在 1989 年,李水荣毅然放弃木材生意转行纺织业,倾家投入 20 万元资金创办荣盛集团。从 8 台有梭织机, 20 多个工人起步,李水荣审时度势,以销定产,公司成立之初,即在中国轻纺城设立销售机构,紧跟市场潮流,及时调整产品结构,这样的经营模式,在当时可谓超前,李水荣的商业智慧由此可见一斑。汗水加智慧使得荣盛很快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1993 年,荣盛已有百台织机的规模,产销也已超千万元。
然而到 1996 年时,整个纺织化纤行业进入低谷期,一批大中型企业纷纷倒闭或转产,有人甚至预料,纺织这碗饭已经吃到头了。当时萧山就有「不投入早死,搞投入找死」的说法。这是李水荣进退两难的时刻,许多同行和亲友都劝李水荣趁早全身而退。
彼时,对起步不久的李水荣来说,往产业链下游走,显然是一个充满着诱惑的决定:技术和资本需求相对较低,生产相对简单,市场风险较小。而走上游,则是一条看似充满了坎坷的不归路。投入大,风险大,技术要求高是其最大的难题。但李水荣却做出了一个出乎人们意料之外的决定:逆流而上!
1997 年,李水荣带领公司从传统纺织业向化纤业转型,此举近乎孤注一掷,立时引起一片哗然。李水荣表示:当时虽然纺织化纤行业都在滑坡,但化纤原料仍是紧缺的。我正是看准了化纤业的这一走势,才在别人不敢「吃」的情况下,大胆地「吃进」了。一家成熟企业的发展不能被市场行情牵着鼻子走,企业的发展应该要靠科学的战略,而不能依赖于一时的行情起伏。
事实证明,这是一个明智的抉择。1998 年,纺织业行情转暖,上游化纤原料需求量大增,荣盛大获丰收。
索罗斯曾说:当你有机会扩张时,千万不要畏缩不前。如果一开始你就获得丰厚利润,你应该继续扩大。在强烈的成长欲望驱使下,李水荣已经越发地清晰了荣盛的定位,不断向产业链上游扩张。10 年间,荣盛成长势头之猛,可谓一骑绝尘。完整的上下游一体化产业链给荣盛带来了更强的抗风险能力和更多的行业话语权,荣盛在化纤行业的竞争力得到了极大地提升。2010 年,荣盛集团主业——「荣盛石化」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当年集团实现产销超 200 亿元。
然而这只是另一个开始, 2015 年,李水荣从化纤闯入石油炼化,控股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开启民企挺进「三桶油」无人区之行。
那么,作为一家民营企业,荣盛为何敢于涉足石化这个几乎被国企垄断的行业?对此,李水荣表示,「十多年以前,我们早就想做的,但没有机会,国家不开放。现在国家给我们这个政策,给民营企业这个条件了,那我们就开始。涉足石化尤其是炼化是荣盛产业链一路向上的一个战略规划,也可以说是荣盛的一个长期梦想。
敢于涉足这个行业,主要基于三个方面:
一、我们对自己的实力有信心。荣盛创业近 30 年来,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配套,在产品消化,市场波动消化方面我们是有先天优势的;此外,我们长期从事石化化纤产业,在大型石化装置设计、建设、管理等方面已经积累了相当的经验;再一个,得益于民营企业的体制优势,我们在成本、效率、用人等方面也有一定的优势。
二、我们对行业前景有信心。目前来讲,石化行业还是一个无法被完全替代的行业,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石化及下游配套产业市场空间巨大,前景广阔。
三、我们想为中国的石化产业做点事。当前来说,中国的石化产业发展水平总体不高,尤其高端石化产品有待提升,作为石化化纤行业龙头企业之一,我们觉得也有责任为提升中国的石化产业发展水平做点事情。」
在深耕石化、化纤板块的同时,李水荣逐渐将产业延伸到房产、物流、创投等多个领域。如今,荣盛已成为一家大型民企, 2019 年实现销售 2056 亿元。
关于企业成功的因素,李水荣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改革开放给了他机遇和动力。李水荣说:没有改革开放,我们不可能有今天。我从最初的个体木匠转向经营木材行,就是受到改革开放环境的影响,而创办荣盛之后,我们从最初的织布,一步步向上游走,每一次产业链的延伸都是伴随着国家有关产业政策的逐步放开,以及对民营企业的日益肯定和支持。尤其是在石化等产业方面,如果没有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民营企业做这样的项目几乎是不可能的。
二、超人胆略和远见卓识,使得李水荣找准了投资和改革的方向,所以在一次次的行业困难时期,荣盛都能够从容应对。李水荣表示:「胆大」要摸准规律,「腿快」要找准方向。市场起起落落自有其规律,什么时机出手?这得研究。当然,必须承认,我做实业有几分赌性,曾经做的几个重大决定都有冒险成分。我一直说,做企业一定会有风险,如果没有风险,人人都来做企业了,那是不可能的。
但是对风险一定要有把控能力,不是盲目的冒险。最重要的是做好两件事:第一对外部环境要有充分的调研和判断,包括所从事的行业市场和国家的宏观政策,只有对行业有准确的判断,你才知道自己今后的发展和创新方向,我们从一开始创业就提出以销定产,就是这个道理。另外也要关注国家的宏观政策,只有符合国家的发展轨迹,企业才能长久发展,甚至抢得发展的先机。第二是对企业自身要有充分的认识和把控。
弄清自己的优势在哪里,扬长避短,有多大的实力做多大的事情。此外,要坚持主业,脚踏实地,不断创新,扎扎实实做好自己的品牌,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要么不做,做了就要做好,荣盛就是要做行业的引领者。
三、荣盛有着优秀的企业文化。荣盛的核心价值观:诚信、乐观、感恩。诚信是荣盛的创业之基,体现在荣盛经营发展的方方面面;乐观是荣盛的一贯风格,面对困难,始终从容应对,积极进取,同舟共济,克难攻坚;感恩体现了荣盛的责任和情怀,对员工、股东、供应商、客户、合作伙伴、政府、社会等各相关方,始终胸怀感恩之心,致力于各方共赢、共享。
李水荣有一句座右铭:做事惟实,做人惟德。这样一种品格不仅给他带来了事业的巅峰,也带来了身边人的尊重。
在做企业的过程中,李水荣时刻没有忘记创业初期的宏愿:为一方百姓做实事、做好事。多年来,李水荣不但为当地老百姓提供大量就业岗位,还亲力亲为,为社会公益事业捐款捐物。有人劝李水荣,搞企业累,你既然已有今天的成就,轻松点就是了。但李水荣却说,「把企业做大,这是我的责任,做强的企业已是社会的了,树高千尺不能忘根啊」。
尽管非常富有,但李水荣的个人生活却十分简朴,他剪头发一直都是在老家镇上一位老师傅开的理发店里。李水荣说:我最大的乐趣,就是与家人在一起。每周,无论多忙,我都会抽时间和家人一起吃吃饭、聊聊天。
关于未来,李水荣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首先,我的理想是继续把企业做大做强,不管现在有多少钱,如果企业不管理好,不理顺好,财富多少都会流失的。其次,企业做大到一定程度,财富就只是纸面数字了。对我来说,企业一定要做好,企业做到最后都是一张脸,做不好的话,脸就没有了。企业做大做强的意义主要是为国家争脸,为国家做贡献,为个人争光。
总有人问李水荣做企业辛不辛苦,李水荣说:心不苦,就不辛苦,累了睡半个小时就好了。每个行业都要高兴去做事,经济才能发展。我们做企业,每天都会碰到许许多多纠结的事情,如果遇到一点挫折就灰心丧气,躲在角落里抽闷烟,喝闷酒,那还怎么办企业?
资料来源
1.浙江荣盛控股集团官网
2.李水荣 向上游走,纺织科学研究,王珊珊
3.李水荣:榜单背后的「真实荣盛」,中国纺织,牛方 梁莉萍
4.李水荣的不完整解析,中国纺织
5.李水荣:想做事没有辛苦的,每个行业高兴去做事,经济才能发展 | 浙江民营经济改革开放40年40人,浙江省工商联,浙商头条
6.做事惟实 做人惟德——浙江荣盛控股集团董事长李水荣事迹,萧山网
7.李克强为何「专门」将这家民营企业负责人请到中南海?,中国政府网
8.资产跨越700亿,打通化纤全产业链!董事长说,心不苦就不辛苦,浙石化项目将再造一个荣盛,证券时报,李曼宁
9.五一特辑·致敬实业家|李水荣:冬天来了,但有准备就不怕,浙商杂志
声明:图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