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群“屌丝”程序员,靠“集体智慧原则”做出6家上市公司
来源丨华商韬略(微信号:hstl8888)
作者丨 陈泽宇
双11落下帷幕,小米卖了143亿。
官方数据显示,从11月1日到11月11日,小米公司中国区零售全渠道累计总销售额突破143亿元。米家生态链上,手环、门锁、平衡车等多项拿到了各大平台的第一。
如今威风八面的米家生态链,其实是由小米一群“屌丝”工程师一步步搭台子干起来,他们不仅输出了统治级的销量,还培育出了6家在A股、新三板、美股上市的公司。
小米生态链的早期团队,包括MIUI早期三驾马车之二的7号员工刘新宇和13号员工孙鹏,以及小米最早的工业设计师总监李宁宁等。和专业度高的投资团队相比,他们没有金光闪闪的投资领域学历,戏称自己为“屌丝”工程师团队。
他们的成功,来源于对小米核心理念的了解和忠诚。
2013年是小米创办的第3年。这一年,它通过颠覆传统互联网模式,出货量一举冲进整体飞速发展的行业前三名,成为黑马。
这时,雷军看到了物联网的趋势。他让联合创始人刘德组建投资团队,用小米自家的思维孵化一批企业,复制小米的成功。
刘德选择了十几个内部工程师组成小米生态链的早期投资团队。这些人不是科班出身,却是他眼中最合适的人选。一方面,作为“元老”,他们最了解小米,可以准确输出小米的方法;另一方面,他们对小米忠诚度高,能抵挡住外界的诱惑。
这个团队基本照搬了小米合伙人制度,采用集体智慧原则——谁擅长谁就最有发言权,得出最权威判断后,团队再集体做决策。
也正像小米初创时一样,雷军、刘德先找熟人。这一次,他们从自己多年经营的人脉开挖,以手机产业为中心,搜寻周边优秀项目和团队。
雷军第一个想做的项目是移动电源。当年笔记本电脑市场萎缩,他和刘德断定电脑电池会产能过剩,而这种电池用来做移动电源性价比极高。
雷军找到了张峰。张峰是台资手机制造商英达华南京总经理,和雷军是旧相识,也是在小米新生时第一个愿意接下小米手机生产订单的人。深谈一夜后,小米生态链的第一家公司——紫米便成立了。
此后加入小米生态链的公司,如1MORE万魔耳机的谢冠宏、华米的黄汪、智米的苏峻,也都是雷军的老友或刘德的校友。
除了人品和经验值得信任外,更重要的是他们也信奉小米一贯的价值观。由他们带领团队做产品,可以快速复制小米总结的行业经验,并为之后加入生态链企业树立标杆。
事实证明,这些企业确实像小米一样,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
紫米推出的移动电源,10000毫安容量仅卖69元,价格远低于市场均值,且同时具有进口电池标准和铝合金外壳,一年内销售量达到 2000万台,甚至有厂商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拆出小米移动电源电芯来组装自己的产品;
青米做的电插板,革新传统设计,主板简洁,内部零件结构更紧凑,连包装盒都更加精致,一年卖出了几百万个。
华米利用小米积累的供应链整合能力,将一只智能手环的成本降低至79元,比市场均价低了至少八成。手环发售后的一年内卖出1200万支,第二年销售额就达到了10亿元......
在快速复制小米经验的同时,这些团队也琢磨出了更多提高效率和拉近用户距离的战略,让小米生态链的模式越来越清晰完备。
小米坚持使用仅投资不控股的方式孵化生态链企业,这意味着只参与决策,但不拍板。小米内部一致认为,这种相对“非主流”的模式可以让团队保持较强的危机感,一直拼命向前跑。
小米则作为大家长,为各个项目组成像电影《十一罗汉》中的团队,让他们在不同领域各显神通。
华米科技CEO黄汪形容小米生态链为“龙生九子各有不同”,他们具有同样的指导理念,也有各自的特色。
声明:图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