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到底是什么?核心标准:借助新技术让用户主动来找产品

2020-11-11

来源丨新零售世界(微信号:x-lingshou

 

新零售其实陆陆续续讲了好几年,相信很多人对此的了解还是简单的线上运营。但其实新零售不是简单的线上电商和线下实体店的区分,更多的是突破传统零售形态的新玩法。具体可以从大数据、科技、场景、社群、用户体验等多个维度做出补充,最后满足新需求。

 

就像马云所说,未来十年二十年不会再讲电商怎么怎么样,更多是新零售带来的线上线下统一化、专业化趋势。自打马云首次提出“新零售”概念后,在各路资本的追逐下,确实取得了或多或少的效果。

 

 

要说新零售的核心标准是什么,其实不同的人心中都有不同答案。但无一逃不开“人”这个服务核心。以往的零售模式是被动的,以“场”为核心去给出限定的选择,所以新零售的出现就要突破这种思维,重新定义“人”的立场,把被动化为主动,通俗来讲就是“用户在哪,我在哪”。或者直接一点就是让消费者来找产品。

 

 

虽然理解了上述的核心触点,但仍然逃不开“道理我都懂,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所以在马云提出“新零售”概念时,实际上并没有给出实际可行的方案。新零售的发展依然是遵循传统零售的各个环节进行效率的提升,有人更倾向于这是一场“革命”。

 

从2016年起,我们可以看到市场对于新零售做出的新尝试,阿里的盒马生鲜、无人商店等新物种的产生都可以说是一种进化。

 

总结这些年阿里在新零售的布局,其实可以总结为对“体验”的扩张。总的来说就是“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的数据驱动的泛零售模式”,借助大数据、AI、云计算等新技术重构人、货、场,最大限度提升零售业的运转。

 

当然这也是目前行业行之有效的一条路径。随着线上红利的逐渐减少,这种模式的出现,让商家可以短时间内抢占更多消费环节优势,让技术赋能遍布零售各个链条,发挥新的势能。

 

最开始我们看到的线上线下电商平台和线下实体商超间是比较对立的,从早期的电商巨头与线下大型商超进行强强联合,诞生了诸如阿里收购大润发、腾讯投资永辉超市、苏宁收购家乐福等。

 

但后来线上线下的融合开始从简单的联合产生了新的局面,纵观如今的新零售业态,普遍出现了对传统零售以新技术、新模式等方法进行深度赋能,然后进行新型营销和推广,达到共融共生。这种模式也被大量的任用和复制,而这种改造也注定将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一旦沉淀出解决方案,就可以在线下实现快速复制。

 

2018年阿里开始布局最后一公里的配送能力,饿了么的收购目标性意味就很强了。而后阿里快速整合饿了么和口碑打造阿里系生活服务。随着物流、供应的不断完善,诸如社区团购等新型模式开始成为巨头入局新触点。通过线下流量的改造,然后向上导流,发挥线上资源优势再进行反哺的模式,让新零售各个环节进行互补,最终形成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新零售平台。

 

阿里曾披露新零售战略布局的三个标准,从行业与市场的发展角度,技术与商业的融合创新,与用户体验的提升,来进行总概括。阿里作为成功的电商流量入口,在零售各个环节都有强大的合作伙伴,通过多年来内部整合+外部投资收购双管齐下,已经勾勒出一副连接各行各业的新零售版图。

 

阿里的互联网基因,大数据实力以及技术资源,在强强链接下足以迸发出新的化学反应。在这一点上,新零售已经不再是传统的存量竞争,而是通过融合创新,打破行业间的壁垒,实现新的增量。

 

 

关注人的变化可以说是新零售的立意所在。通俗来说就是怎么让用户来找产品。而零售则扮演了连接的桥梁,也就是所谓的信息流、资金流、物流。解决这三件事,就可以简单完成一个零售所需的因素了。在现在这个时代只要有交易就存在零售行为。

 

那么从人的角度来看,马云提出的新零售就不是简单的交易行为,而是综合线上线下的人的需求现状,所做出的变化。最终生产的是消费者需要的产品,也正好呼应了文章开头所说的,未来不会再有人去提电商,新零售才是未来的主战场。

 

传统的电商时代已经过去,而电子商务和实体终端的对立冲击也将成为历史。国内的零售市场仍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在发展的周期里,通过对市场的理解,去打磨新的变现方式,也许对于新零售的理解也会更深。

 

声明:图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