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国经济关键转折点

2020-07-17

 


 


 

中国大陆两会闭幕,海内外新闻主要聚焦于:一、六保(保就业、保民生等);二、未设经济增长目标;三、军费增长6.6%;四、决定制定港版国安法。可以看出,这是北京当局在新冠疫情冲击及中美关系冲撞下作出的最新的、积极的响应。但这样看,只能说是见树了,却未必见得了林。

从宏观视野及历史格局的角度观察,二○二○很可能是中国经济发展极为关键的转折点。转折,意味着三大趋势都正在出现结构性、本质性的巨大变化:一、全球化vs.半球化;二、去中化vs.去美化;三、被动化vs.主导化。

这三大趋势之间,又存在着相互纠结、彼此连动的关系,以致对中国、对中美关系乃至于对全球权力格局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自二战结束以来由美国主导的全球化,中国半路插队,一九七九年宣布改革开放,打开封闭大门与全球接触;二○○一年中国入世,不仅中国更全球化了,全球化也因中国入世而更全球化了。但这也是全球化的历史高点。进入新世纪之后,因九一一(二○○一)、金融海啸(二○○八)、英国脱欧(二○一六),全球化即一再受到打击。二○一七年特朗普上任后,认为美国不仅未受益于全球化反而是最大受害者,美国因此一下子从全球化的最大驱动者变成了最大的破坏者,全球化几乎面临着崩解的危机。所幸此时中国羽翼已丰,毅然接下全球化的棒子,但大势已去,最多撑起半边天,所以是「半球化」。

美国打击全球化就是要打击中国,一则它认为中国因全球化占了美国的大便宜;二则,更重要的是中国已成全球老二,是全球唯一能挑战及冲击美国霸权地位的战略对手。所以,美国之「反全球化」,本质上就是「去中国化」,从贸易、投资、科技、产业链到金融资本、政府采购、科技交流等,无所不用其极地切断与中国的关联。中国也不得不在贸易、制造、货币及标准各个领域,以「去美国化」作为回击。于是,全球化并未瓦解,而是很有可能发展成「一个地球,两个世界」的(两个)「半球化」。

事实上,早在十年前奥巴马开始针对中国采取「重返亚太」的遏制战略时,中国即意识到迟早将成为美国最主要的攻击对象,因而也开始在战略上展开对冲及抵销的布局,如一带一路、亚投行、RCEP、中国制造二○二五,及近年来更化为积极行动的DCEP(数字主权货币)、北斗导航、中国标准二○三五等一系列「去美国化」的行动。换言之,中国正力求将中国在全球中的角色地位,从「被动化」转变为「主导化」。所有这一切以及所有以上「三个化」的转变,二○二○都是关键时刻。

一九七九,邓小平决定换一条路,改革开放,是「易轨」;一九九三,朱镕基启动四大市场经济改革,是「转轨」;二○○一,中国入世,是「合轨」;二○二○,美中「脱钩」,是「脱轨」。今后,中国要走的路,或将是「换轨」──从「美规(轨)」向「华规(轨)」转换新的轨道。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