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思考】警惕科创板的这个隐患!
来源 | 投中网
科创板有10家市盈率超过了200倍,39家超过了100倍,最高为微芯生物(1067倍)。
2019年6月13日,有中国资本市场改革“试验田”之称的科创板正式开板,至今已满一周年。
昨天,创业板注册制首批“吃螃蟹”的企业名单也已公布。过去这一年,二级资产市场的创新“风雷”频响,这样的变革也给一级市场投资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局面。
门槛下降、包容性更强、确定性更强,这或许是中国资本市场最后一次政策红利,“一定要抓住这次机会,以后不会再有重大的改革”——达晨财智总裁肖冰在“第14届中国投资年会·年度峰会”演讲中,如此评价近一年以来资产市场的变革。
另一方面,也有投资人深切体会到,科创板泡沫明显,隐形门槛依然存在;还有投资人认为,注册制的实行对投资人的挑战大于机遇,赚一二级价差的路子不可取了,未来的方向将是专注运营。
如何抓紧科创板这次难得的机会?又将对投资机构产生怎样的影响?在第14届“中国投资年会·年度峰会”上,各大顶级投资大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01 警惕估值泡沫
市场是最好的试金石,股价是最好的证明,科创板公司的股价表现反映了估值泡沫的存在。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22日,科创板已申报公司361家,总募资金额超过3379亿元;其中已上市114家,总市值1.8万亿。
从行业来看,主要分布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电子、软件、网络等)、生物医药和智能制造装备产业。
(科创板产业链,来源:wind)
在估值水平方面,目前科创板上市公司总体市值规模偏小,千亿市值以上的公司只有3家:金山办公(688111.SH)(1299亿)、中微公司(688012.SH)(1139亿)和澜起科技(688008.SH)(1008亿);五百亿市值以上公司有6家。
虽然市值规模不大,但科创板的估值水平并不低:有10家市盈率超过了200倍,39家超过了100倍,最高为微芯生物(1067倍)。科创板平均市盈率为71倍,高出创业板。
股价方面,科创板企业表现两极分化:自开板至6月19日收盘,科创板企业中只有49家公司的股价累计上涨了,21家涨幅超过50%,9家涨幅超过100%;有30家跌幅20%以上,这意味着,有近三分之一的科创板企业,若在上市当天开盘买入并持股至今则浮亏20%以上。
科创板企业中,硕世生物(688399.SH)涨幅最大,其于2019年12月5日上市,区间涨幅294%;晶晨股份跌幅最大,区间跌幅62%。
有多家公司上市以来表现一落千丈:在上市首日创下最大涨幅587%的东方生物,截至6月19日反而跌了9%;映翰通(688080.SH)和微芯生物(688321.SH)在上市首日均大涨300%以上,但至今下跌36%以上。
还有申联生物(688098.SH)、西部超导(688122.SH)、神工股份(688233.SH)、柏楚电子(688188.SH)等一批在上市首日翻倍大涨的科创板公司,后续均出现估值大幅回归,至今跌幅超过30%。
这意味着,科创板上市公司的估值泡沫是真实存在的。尤其是在5G、AI、半导体等大热的领域,多位一级市场的投资人深有感触,表示要警惕科创板的投资泡沫。
以5G为例,海松资本创始人陈立光表示,5G盛宴对投资机构来说考验蛮大。他认为,随着科创板放开,以及即将到来的创业板注册制,上市门槛越来越低,感觉阿狗阿猫随便包装两下就可以上市。
“比如在AI芯片领域我们看了几百家公司,但真正有核心竞争力的公司少之又少。最近马上要上市的AI公司,也有人问是不是真的AI、核心竞争力有多少?”陈立光表示。
陈立光提醒投资机构,咖啡造假容易,5G、AI造假也一样。投资机构一定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这考验投资人是否有火眼金睛,考验机构投后的能力。
容亿投资创始合伙人、董事长黄金平表示,5G中游设备厂商领域已经没有机会了,一定要投细分赛道的龙头,这些项目估值很高,要找到源头理解项目的价值,估值的泡沫才能挤掉。
专注于半导体行业的海林投资董事长兼执行合伙人尹佳音表示,现在半导体行业二级市场估值非常高,也把一级市场估值催的比较高,变成了偏买方市场,并不能很好地客观地从风口上评判项目。
“科创板很多不盈利的企业上市了,这是一种进步。但是对投资人的要求更高,以前有章可循,现在财务不是唯一的维度,要从技术、产业多维度判断企业,挑战大于机遇。”尹佳音表示。
在AI领域,蔚来资本管理合伙人朱岩认为,过去几个月,媒体铺天盖地喊“人工智能的寒冬到来了”,寒冬论其实反映的是人工智能高估值泡沫破裂后的调整过程。
不过,尽管有估值泡沫,严格的退市制度将使得科创板良性成长。
锦天城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庞景表示,科创板的退市标准非常严格,注册制是市场化的市场,市值由市场调节,稍微不慎就有可能触发退市的指标。进来的企业多,出去的企业也会多,在一定时间内会形成正循环。
02 隐形门槛何在?
开板一周年,上市企业111家,这样的上市速度前所未有。
上交所曾披露,前105家科创板上市企业,从受理到报会注册平均用时121天,整体用时远短于规则规定的6个月。
而最近申请上市的中芯国际将再度刷新科创板记录:6月1日申请获得受理、受理3天便获问询、4天交出207页“答卷”、6月19日过会。若成功过会,意味着其仅用18天就成功登陆科创板。
审批效率和上市效率一定程度体现了科创板的优势。
科创板的重要变革包括实行注册制、允许盈利能力较弱、甚至不盈利的企业上市。对一级市场的投资机构来说,上市变得容易,意味着退出渠道更通畅。
肖冰认为,投资机构的退出与资本市场息息相关,一个好的资本市场对退出至关重要:“如果没有退出我们这个行业就无法良性循环,因为我们的钱是LP的钱,退出正向的良性循环特别重要。”
肖冰表示,此前影响退出最大的不利因素是发审制度和IPO暂停,申报上市和过会上市时间完全不确定,哪类公司能上市完全不确定,背后是窗口指导和隐性门槛。同时IPO多次暂停,几个月甚至一年,对人民币基金打击巨大。
此次基于注册制的科创板,解决了上述不确定性问题:上市时间确定为六个月,大部分企业在4-5月,甚至两个月,审批效率超过美国;能不能上市非常确定,不能上市的公司在受理材料时就终止了,节约时间、提升效率。
虽然科创板的注册制放开了盈利等硬性指标,但经过一年的时间,也有投资人体会到,科创板依然有政策性干预因素和隐形门槛。
盈科资本高级合伙人曹斌表示,除了芯片生物医药等鼓励上市的行业,其他行业还是要有一定的盈利标准,隐形的门槛依然存在。
曹斌认为,国内现在虽然是注册制,但还是中国特色的注册制,中国证监会主导的一套审核哲学灌输给了上交所、深交所。比如,不能有关联交易、同业竞争等隐形的审核门槛还在,上市依然比较难。
03 路还很长
科创板一周年之际,创业板的注册制也姗姗来迟。6月12日,证监会发布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相关制度规则。
随着注册制越来越普遍,肖冰认为,未来IPO肯定会常态化,在1-2年内IPO或将迎来爆炸式增长,预计2021年超过纳斯达克的IPO速度,创中国历史记录。因此,在此期间IPO依然是最好的退出路径。
但对于投资人来说,在退出更顺畅的同时,上市可能并不那么诱人了,赚一二级价差的路子可能行不通了——“以前能赚十倍,现在只能赚五倍”。
海林投资尹佳音表示,之前IPO比较难,一二级估值差比较大,未来这种估值差会缩小。
天创资本管理合伙人洪雷表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终于建成,企业上市的难度可能会像发达国家一样简单。对于投资方来说,单纯拿上市作为唯一的价值判断标准是落伍的,更多要看企业持续的竞争性。
上海汽车集团股权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冯金安认为,随着注册制全面推行,市场竞争更加激烈,预计未来国内资本市场的估值倍数、交易活跃度向发达国家靠拢,一二级市场利差的盈利模式将不可持续。
因此,肖冰提示投资人需要冷静,不要被估值泡沫冲昏头脑,要面向未来进行投资:“未来一两年会很热闹,但将趋于理性和成熟,标志性事件是大面积破发和发行失败,随后并购重组将成为主要退出渠道。这意味着目前再投IPO项目风险很大,需要3-5年发展时间,那时已没有资本红利,估值体系发生深刻变化。”
盈科资本曹斌预计,科创板会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一二级市场的价差还在,最终投资还是回归本质,投资长期稳定、同时有一定护城河的企业,最好创始人有企业家精神,公司有企业文化,这才是真正的好公司。
摩根士丹利人民币基金联席主管周熙也认为,国内的投资机构前期过多注重一二级市场差价,在运营方面做的不多:“如何通过运营加强被投企业的价值而不是通过财技?未来的方向是运营专注化,策略调整不脱离长期主义。”(本文来源:投中网)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