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摆摊,你就OUT啦?
来源:天九独角兽 作者:#8&24#
其实,线上的直播带货和线下地摊,都是广义的“摆摊”,吆喝着做生意,都是销售渠道。
谁曾想到,地摊经济竟成了直播带货之后,又一个引发“全民狂欢”的全新商业风口。魔幻多变地行至中途的2020,因此又为其仍然看不见尽头的魔幻多变,新添了一个生动、淋漓的注脚。
在就业压力日渐高企和低消费陷阱逐渐趋深的现实映照下,地摊经济以其“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的草根性与生命力,命运在一时间骤然反转,饱载厚望。
那么,再不摆摊,你就Out了吗?!
突然火了
成都是最早放开地摊经济的城市。早在3月15日,成都政府就出台了“五允许一坚持”政策,允许在一定区域设置临时占道摊点摊区和夜市。短短两个月,成都激活了10万多个就业机会,并极大促进了城市消费。此后,浙江、江苏南京、吉林长春等地陆续跟进
而随着获李克强总理接连两次为地摊经济的高度点赞和“直播带货”,一场地摊经济热潮突然间席卷而来。据不完全统计,截止目前,成都、济南、郑州、石家庄、西安、南京、杭州等20多个城市纷纷启动了“地摊经济”、“夜市经济”计划,适当松绑地摊经济,给予地摊从业者合法地位。更有许多地方,也正在加紧制定鼓励政策。
地摊经济有多火?
这周,整个朋友圈似乎都在发摆摊相关的图片:“摆摊吧,后浪”、江西九江瑞昌市的“城管来喊你摆摊啦!摊贩:我不信,我要来现场看看”的微博截图、“港股五菱汽车涨幅扩大至逾120%”K线图、“新闻策划、主题报道、暗访偷拍”媒体转行摆摊图、律师摆摊图、万亿“烟火经济”新风口图……甚至还有《城市地摊财富秘籍》整本书……
截至6月4日20时,微博#全员摆摊#的话题阅读量高达10亿,讨论达23.6万。支付宝方面透露,最近一段时间平均每天都有十几万人新开通收钱码做生意。这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狂欢,这更是一场全民参与的狂欢。从6月1日开始,地摊经济概念股顺势走强,小商品城、银都股份、茂业商业等连续两日涨停。其中,五菱的摆摊神车更是引发了刷屏。
而加入摆摊大军的不仅有商贩,一些上班族也会在工作之余加入摆摊行列。郑州的一位女摊主,可谓此中典型。这位女摊主在接受《深网》采访时表示,“自己本来就喜欢逛夜市,现在会利用业余时间开着私家车来摆摊卖泡泡机,打开后备箱直接变摊位,每天营业额差不多有1千元”。
甚至,不少身家上亿的CEO们,也一头扎进了街边的地摊上。6月3日晚上,水滴公司创始人兼CEO沈鹏惊现街头,摆摊宣传起了自家的水滴保险商城。次日中午,唱吧创始人陈华也在北京朝阳区太阳宫地铁口摆起了地摊,叫卖起了自家的麦克风。甚至,陈华还在摊子上亲自献唱。除了水滴和唱吧的老板亲自上阵,腾讯和滴滴也在大街上摆起了摊位。腾讯的摊位是招聘,而滴滴则是给最近面向全国用户送出价值15亿元的出行消费券活动宣传。有网友感慨,以后逛地摊要注意点,说不定一抬头就发现是位互联网大佬。
而BAT等互联网巨头也在第一时间纷纷入局,通过推出各式各样的运营计划、政策对地摊及小店等进行服务和扶持,以参与到这场一夜蹿红的经济热潮中,并进而推动这股热潮更有力地持续化浪潮滚滚。
5月26日,美团宣布启动“春风行动”百万小店计划,为了帮助商户引流,美团与地方政府联合推出消费券,通过引流为小店增收;5月29日,阿里巴巴发布地摊经济扶持计划,将在1688网站推出“地摊批发专区”,并提供超过700亿元免息赊购,为超过3000万名“摊主”提供全方位的进货和经营支持。
6月2日,腾讯旗下微信支付宣布面向平台超5000万小微商家发布“全国小店烟火计划”,在线下线上一体化、福利补贴、商家教育指南、经营保障支持方面输出四大全新数字化政策,助力小微商家。微信官方表示,大量小微商家甚至街边摊档通过运用微信社群、微信小程序、到家业务等数字化运营工具和解决方案,快速实现线下线上一体化经营,找到新的营收增长点。
截至5月31日,微信支付“小店”交易活跃度达到历史最大峰值,较1月疫情严重期间,全国小商家数环比增长2.36倍,全国小商家交易笔数环比增长5.1倍。
同一天,京东也发布了“星星之火”地摊经济扶持计划,从保供货、助经营、促就业三方面入手,组织超过500亿的品质货源,为每个小店提供最高10万元无息赊购,全力支持地摊和小店经济。京东方面表示,预计该计划将服务百万个便利店+百万家地摊儿,为超过500万人的就业提供供应链和服务支持。
而拼多多则上线“摆摊神器”集合页,对自主创业的必需品、产地水果、工厂好货等优质货源进行专项补贴,一方面助力个体低成本创业,另一方面保证消费者享受“线上逛夜市”的乐趣:百度地图昨日晚间则对外表示,将开辟摊位上传绿色通道,欢迎城管等官方机构与之合作。
正如《深网》描述的——显然,在地摊经济2.0时代,互联网扮演了重要角色,短短几日地摊文化在全国范围内的迅速传播,以及技术发展所蕴含的新模式新玩法。
两面夹击
其实,地摊经济,早已经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写下了辉煌的篇章。可以说,改革开放的最初十年,就是地摊经济的第一个黄金十年。
1979年的一个早晨,浙江温州的一条小街上,小姑娘章华妹早早起床,摆上一张小桌子,把纽扣、纪念章、手表表带、头绳、发油、别针之类的小东西放在上面,摆出了自己的小摊。
一个月下来,她的收入比工厂工人还多。几天后,工商部门找到了她,告诉她现在国家政策允许个体工商户经营,只要去领一个营业执照回来,就可以大大方方摆摊。第二天,小章问工商员要了一份表格,填好后送到工商所。她没有想到,父女二人那一晚的决定,让她成为了中国第一张个体户执照的持有者,她因此会被写进中国民营经济史。
而义乌的发展,更可以说是完完全全始于摆摊经济。其中,义乌小饰品女王周晓光,最为典型。周晓光于1962年出生于浙江诸暨的一个农村家庭。由于家里条件非常艰苦,16岁时,周晓光就开始与母亲把家里做的绣花针、绣花衬子、绣花样带到江西去卖。据周晓光自己回忆说“第一次出门贩卖,她与母亲坐火车去到了江西,整个过程花费了40多天,一共挣了100来块钱”。
长大一些后,为了减轻家里负担,周晓光就开始了独自贩卖绣花样之路。南下福建,北上东北,白天摆地摊,晚上坐火车,累了就在火车的地板上躺着睡一会,饿了就买一个烂苹果吃,这样的日子,周晓光过了7年,一共挣得了2万块钱。直到1985年,23岁的周晓光遇见了同样四处贩卖绣花样的东阳人虞云新,并结成了夫妻。她与丈夫虞云新拿出了所有的积蓄,在义乌的第一代小商品市场买下了一个摊位经营小饰品,至此周晓光才结束了其7年来颠沛流离的流浪生活。
作为义乌当时的第一家小饰品店面,周晓光的饰品生意越做越大,并无私地帮扶义乌整个行业共同发展,让流行饰品行业发展成为义乌市一大支柱产业,带起了4000多家饰品生产企业和经营户。因此,在义乌的小商品市场,周晓光的名声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从摆地摊到如今身价200多亿,周晓光带起了义乌小商品市场。
1979年底,全国批准开业的个体工商户约10万户。三年后,这个数字增长了十倍。随着摆摊大军的队伍越来越大,形形色色的人都加入了进来。
1984年的一天,在北京中关村的大街上,中科院计算所的知识分子们,在道边的小摊后发现了几个熟悉的身影,其中一个人的名字叫柳传志。在联想的前身——“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创立的最初几个月里,公司没有业务。现实的问题是,有十几号人要吃饭。于是柳传志把牙一咬,带着工程师们摆起了地摊,主营电子表、旱冰鞋和运动裤衩。
《大江大河》剧照
在1987年的社会上,一串民谣广为流传:“摆个小摊,胜过县官,喇叭一响,不做省长”,手术刀不如剃头刀,造导弹不如卖茶叶蛋”。“十亿人民九亿商,还有一亿在观望”,“十亿人民九亿倒,还有一亿在寻找”。
彼时地摊经济的蓬勃,主要来自于全面压抑过后的反弹式井喷。而这次,则更多源自于“保民生”在就业压力与低消费欲望双重夹击下的“老马识途”。但无论如何,两次热潮的背后,涌动着的,其实是民众对于改善生活的渴望。
回顾历史,每一次给予流动摊贩政策空间时,国内失业率便明显下降。改革开放初期的黄金十年,自不必赘述。2009年7月21日,国务院发布《个体工商户条例(征求意见稿)》,从2009年征求意见,到2011年发布,后经2014年、2016年两次修改,国内失业率从2009年的4.30%降至4.02%。2017年8月6日,国务院发布《无证无照经营查处办法》,部分活动在依法情况下没有办理工商登记从事经营的,不属于无证无照经营。2017年下半年开始,国内失业率再次出现明显下降。
从消费端来看,政策的放松对社零提升并不明显。2009年国务院发布《个体工商户条例(征求意见稿)》时,社零当月同比增速上升,但在之后的2011年和2017年,政策发布后社零同比出现下滑。
能否长久
3日晚,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蚂蚁金融服务集团举办了一场主题为“烟火重聚:中国个体经营户新冠疫情下的复苏”在线讨论会。据媒体报道,讨论会上的焦点话题在于,这次地摊经济热潮,究竟是权宜之计还是长久之策。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认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这些主体对于解决就业从来都是非常重要的,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即便在发达国家,这种半正式、非正式的经济在增加居民收入、稳定就业上也都起着重要作用。“一个城市的活力,不在于表面上看有多整洁。”蔡昉说,对于地摊经济,当然要管理,但不是禁止。比如,成都等地鼓励小商小贩占道经营,应该是在疫情还没有过去,经济还没有完全恢复,道路、停车场闲置的情况下做出的决定。蔡昉认为,鼓励地摊经济发展,不应成为权宜之计,不要来回变。
而根据第四次经济普查户均就业人数推算,目前,个体经营户涉及的就业人数在2.3亿人,约占8.06亿劳动人口的28.8%;个体经营户全年的营收总额约为13.1万亿元,相当于社会零售总额的34.4%。全年发生交易839亿笔,一个形象化的理解是,平均每天每6个消费者就有1人与个体经营者发生交易。
研究还发现,年轻人通过数字技术实现灵活就业趋势更加明显。在疫情冲击之下,这一群体遭遇到的打击也相对最轻,“某种意义上讲,这一年龄群体在疫情的狂风之下,成为了真正的坚实‘后浪’。”但同时,50岁以上的码商数量也在快速增长。“个体经营户是重要的市场主体,吸纳了七成新增就业。”在线讨论会上,蚂蚁金融服务集团研究总监林晨介绍,支付宝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全国已有1200万小店和路边摊收入实现了同比增长,实现V字反弹。
在同样异常火爆的直播卖货的映衬之下,地摊经济在今天的潮涨潮涌更显得魔幻异常。然而,细想一下,其实线上的直播带货和线下地摊,都是广义的“摆摊”,吆喝着做生意,都是销售渠道。
各种零售商品,有时只有被看到了,才会激起购买欲望,而低价,在特殊时期,是最主要的吸引力。当需求不振,只有大规模地宣传一个趋势、一个潮流、一个概念,形成全民共识,才会让更多人有欲望去参与、了解一下。就像传播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学者、作家沃尔特·李普曼所言,在多数情况下,我们并非先理解后定义,而是先定义后理解。
所以,对于这波地摊经济热潮,最后再说三句话:第一句,活力与力量,永远源自基层,经济重新出发,不妨从地摊经济拼起;第二句,有话好好说,网络狂欢当然可以,调侃嘲讽适可而止,“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第三句,实事求是,真抓实干,灵活发展,也别走得太快,更不要把商业行为做成了行为艺术,否则有时候还真容易扯疼了!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