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产品优势 抵消关税冲击

天九动态
04-10 15:19

 

 

图:中国积极提高产品质量,美国客户便难以寻找别家厂商,在关税下仍有足够获利空间。

 

  最近正紧张筹备4月20日在成都举行的谷雨演讲,难得忙里偷闲,就拜访了当地出名的神仙圣地青城山,看看自己有没有这个慧根得道悟道。在翻遍了整座山后,倒真是领略到一些「道法」,也就趁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个领略的是「修行则行路」。据说11900年前道教创始人张道陵是踏遍青城山寻觅草药、访察民情,最后才山上修观,这就跟我们常常说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样。很多时候企业员工无论是为了确保方案万无一失,还是因为意见分歧激烈辩论,把大量时间精力花费在会议室中,其实可能先将成果做出来,从实践中查找不足,逐步改善会更有效率。所谓修行不在深山,而在脚下,路是行出来的,不是谈出来的。

 

  既然「修行则行路」,路又该怎么行?曾听过王阳明爬山的故事。王阳明带领一群学生爬山,到达山顶后,学生们累得气喘吁吁,王阳明却气定神闲并吟诗三首,令学生们不解。王阳明便解释,「山高万仞,只登一步」,只要定好目标,既不看山顶有多远,也不看山路多难走,只专注于走好眼前这一步,前面一步再艰难已经走完,不需纠结,下一步也不用着急,不需要焦虑。有些营商者目光虽长远却忽略当下,或纠结于过去而不敢跨前,其实只要走好眼前一步,就是走好未来的路。

 

  第二个领略是「无为而无不为」,既然前路陡斜,那就转个弯、绕过去,但该登的顶我们还是会登。这就跟成功的企业家懂得在市场变化中灵活应对,不盲目跟风,不强行对抗,随时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情况调整,实现长远发展。转弯不是妥协,而是看清规则找出破局之道。最后一个领略是「循道而破道」。如果说「无为而无不为」是实践方法,那「循道而破道」就是内在精神,企业家要有敢于挑战不可能,颠覆看似无法改变的规则的勇气,方能成就大业。

 

  为什么忽然会跟大家「论道」?想必最近大家都在关注美国宣布向全球贸易伙伴实施「对等关税」,其中对中国开出的对等关税为34%。特朗普此举自然引起全球反弹,环球诸国亦会想法设法应对,中国便立即采取多项反制措施。对外贸企业而言,今次关税冲击在所难免。特朗普在上一任期也曾打出关税牌,当时不少企业将生产线迁移至越南、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去规避,又或者透过零售价值不超800美元的国际货运去免缴关税,但今次这些方法都行不通了,美国也对越南、泰国、柬埔寨和马来西亚实施对等关税,亦取消适用于来自中国的小额豁免条款。

 

  那么企业该怎样去应对?首先,「修行则行路」,无论是改变赛道转投其他海外市场,或者是与美国客户商讨对策,例如分担税率成本等等,都可以先行尝试,予以实践,不用未开打便失去信心;而且要像王阳明那样,先走好当下一步,掌握目前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客户情况,局势变化等等,知己知彼,不需要操之过急。

 

  我们也要「无为而无不为」,可能你看到有些企业决定将生产线直接搬到美国去就不用担心关税,但也要了解自己是否适合做同样的事,例如建设成本和时间,万一四年后新总统上场取消所有关税,这美国生产线会否成为浪费?有些企业可能有实力直接承受关税成本,也可能有些企业不介意完全放弃美国市场,你又是否能做到?记着不要盲目跟风,也不用强行对抗,只需要在时机适合,能力足够之时,作出最有利企业发展的决定。

 

  最后,紧记「循道而破道」,之前看到媒体访问一间广东厂商,对方曾说除非关税加到100%,否则也不会担心,之所以有此豪情壮语,原因是其早年便投入技术研发,令产品拥有胜于同行的质量及价格,美国客户既难寻找别家厂商,也在关税下仍有足够获利空间,令这位厂商可以将关税影响完全转嫁至美国客户身上。这位厂商的例子正好说明,我们好像没法躲过关税,但我们可以靠产品优势去降低甚至消除关税影响。那我们要如何加强自身的优势?除了要有企业家精神,我们也可以透过平台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在资源共享下创造更多有利自身的条件,包括产品技术的提升,新市场的发掘等等,齐心打好这一场贸易战。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