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传承 让对的人做对的事

天九动态
刚刚

 

 

      图:中国富裕及高淨值家庭数目

 

  上星期应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邀请,笔者为“清华经管学院─慕尼黑工业大学中国营商高级研修班”40多名来自全球十多个国家学员授课。这些学员都是企业高管,更是企业的未来。如果之前我们讲的民企再出发,寻找“新大陆”是走向更广阔的世界;那么新一代的再出发,就是为了企业走向更长远的未来,也是今日要谈的代际传承。

 

  今年笔者的演讲题目是《在中国为商的成功之道》,从天时、地利、人和三大层面,向学员讲述如何读懂中国的宏观政策、如何选对从商领域,以及如何融入中国的经济环境与文化氛围,与中国共赢。正如前篇曾提到,中国企业要出海,第一准则是“为当地而生”,海外企业要打开中国市场,同样需要“in China、with China、for China”(在中国,亲中国,为中国)。希望这个观点能让年轻学员们有所收获,因为企业长远的未来,是靠一代人一代人传承下来。

 

  早前公布的2024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榜,10亿美元以上身家的富豪,平均年龄66岁。换言之,1940年到1960年出生的亿万富豪将陆续告别历史舞台,亦相当于每年将有数万亿美元财富需要传承。另外,据胡润研究院的2024年《全球富豪榜》及2023年《财富报告》,中国600万元(人民币,下同)资产以上的“富裕家庭”有514万户;千万资产以上的“高淨值家庭”有208万户;亿万元资产以上的“超高淨值家庭”有13.3万户。因此,未来10年将有21万亿元资产要传给下一代;未来20年要传承的资产规模增至49万亿;30年后更进一步扩大至84万亿。

 

  这意味着,民企的传承不单是家事,更是国事和世界大事。接班是否顺利,不单关系到一家企业的兴衰,也可能关系到一个产业,甚至是一地经济的起落。然而,“传给谁,怎么传”是摆在企业家面前的两道开放题,没有标准答案,但一些例子可作参考。

 

  诸如娃哈哈的宗馥莉,用她自己的话说,已经是一名在行业中摸索了20年的“老兵”;接掌新希望集团的刘畅,上任后大刀阔斧改革,把养猪这一行创出现代感、科技感;还有不少“厂二代”,积极改革家族传统生意,作出迎合新时代的尝试。可以看到,新一代已经或正在扛起家族企业的大旗,走上再出发之路。

 

  但现实当中,二代不愿接班的也不在少数。那该怎么办?笔者的建议是:随他去吧!既然他不适合或不想当CEO(行政总裁),就找职业经理人当CEO,为家族赚钱。譬如,2012年何享健卸任美的集团董事长,将重任交予1992年加入美的的方洪波,而非儿子何剑锋。相信何老做这个决定前一定考虑过让儿子接班,不过何剑锋早在1994年已发展自己事业,发展得也很不错。因此,何享健最终选择了职业经理人来接棒,而在方洪波的打理下,美的也创造出巨额增长。

 

  这说明了什么?我们要相信企业二代能够以他们的方式接好班;我们也要相信专业优秀的职业经理人能够引领好家族企业。我们还有第三个相信:相信老一辈和新一代有足够的智慧,一起找到家族传承最适合的方法。

 

  后代出路不拘一格

 

  笔者认识的一对张家兄弟可作为案例,张家父亲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白手起家,做体育设施、体育场馆类的工程项目。哥哥张丰毅曾创业却没有太大进展,但他对企业运营管理很有天赋。在父亲鼓励下,张丰毅留在家族企业,并对公司业务转型,向上游的原材料业务扩展,做得有声有色。另一边厢,弟弟张丰盛一直在海外求学,去年回国在一家私募机构做实习生,父亲原本担心,到后来不单接受,甚至鼓励小儿子大胆尝试,因为他认为,也许将来小儿子的事业会是家族企业的有益补充,还可以开辟出新天地。

 

  这个听起来普通,却非常成功的二代接班故事,父亲结合两个孩子个人特点,让大儿子脱离家族原有业务,大胆向上游延伸;同时允许小儿子进行创业式传承,为家族企业未来寻找新空间。

 

  事实上,中国企业家不缺少智慧,他们既认识到企业要趁新时代的机遇再出发,也懂得以最适合的方式将企业交予新一代传承,让企业走得更远。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