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大疫正式结束?不要放松,接下来才是关键!

商界观察
2022-12-29

 

三年了,能否快速恢复到三年前的消费水平,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

 

“阳康”涌入海南

 

2020年1月24日,我国受疫情影响正式停止了任何形式的跟团旅行。

 

随即,几乎所有出入境行为都被叫停。

 

2022年12月26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正式宣布放开出入境管控!取消入境后全员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

 

时隔1060天……换了世界。

 

与之相对应的,还有2023年1月8日后,国内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

 

 

所有信息似乎都在指着一个方向:疫情要结束了。

 

如果说“二十条”和“新十条”宣布了新冠的“政策性”结束的话,那放开出入境限制和“乙类乙管”基本上宣布了新冠的“社会性”结束。

 

 

当2023年1月8日以后隔离、密接、核酸检测这几个概念都成为历史名词的时刻,至少新冠这个时代是要翻篇了。

 

消息放出之后,点燃了民众们因疫情封控而被“禁锢”的心。一夜之间,各个旅游平台的热门海外目的地浏览量大涨数倍,出境的机票和酒店搜索量也是到达了高峰。

 

而比他们动作更快的是已经大规模涌入海南的第一批“阳康”们。经历了从“郭襄→杨过→杨康”的三轮角色转换,比谁都更渴望出门透个气。

 

北京、广州等地迎来不少“阳康”旅客的回归地旅游市场复苏显著。“阳康们涌向三亚”连日来成为热门话题,相关出行软件显示,三亚等地成为旅游热门目的地

 

上周五,三亚机场进港旅客25066人次,高于12月中旬日均2万人的水平,更是比11月5000人次翻了两番。

 

“机舱全是人,仿佛回到3年前!”

 

 

近一周北京游客赴三亚的酒店预订量比去年同期增长30%,环比上周增长28%。

 

如果有人问北京的第一批“阳康”怎么样了?

 

他们不少人已经在三亚的沙滩躺着了。

 

城市开始复苏?

 

在海南,旅游业确实已经呈现出复苏的迹象,游客涌入让一些酒店的入住率得到明显提升。

 

“我们现在的入住率在85%左右,和月初相比翻了一番。”

 

 

这背后,是第一波疫情中最先遭受冲击的城市开始逐步复苏。

 

上周12月19日,北京市发布通知:

 

北京全面恢复堂食。

 

从这天起,北京多个大型商业中心纷纷发布通知,堂食不再查验核酸证明,比如斯普瑞斯奥莱、龙湖大兴天街等。

 

最近可能有很多北京人突然发现,曾经冷冷清清的街道,不知道从何时起人越来越多了。街边的关闭的门店,不知不觉中又开门营业了。还有就是身边阳康的人也越来越多,晒感染的越来越少了。

 

 

最近两天,在北京一些商业中心,部分餐厅座无虚席,出现满座现象,上座率明显提高。北京景区门票的预订量相比上周增加177%!

 

从地铁的客流量来看,由于疫情的峰值逐渐过去,北京持续推进复工复产,地铁客流也逐步恢复,相对于低估时期的每日仅百万人次的客流,如今已经增长200%以上。

 

 

这些都可以说明,在经历了感染高峰之后,北京正在开始摆脱疫情困局。

 

在跟北京同类的超大城市中,地铁客流在逐渐回升的也不少。

 

本周的第一个工作日,广州地铁客流量相比上周有明显回升。

 

 

12月26日当天总客流为425.9万人次,较上周同期增加了54%。当天,广州地铁客流量跻身全国第二。

 

要知道之前广州由于疫情防控,期间停掉了海珠区等多条地铁线路,多区陆续静默,这导致其客流曲线波动下滑。

 

 

最低时的地铁客流仅66.3万人次。

 

部分由阳性转阴性的市民开始复工,社会工作生活正逐步恢复,城市交通的客运量变化就是上述现象的直观反映。

 

 

二线城市比如武汉、成都、郑州,都只是比北京晚几天到的高峰,但是在本周内客流量都呈现了稳步上升的趋势。

 

 

很显然,最先受到疫情冲击的城市已经开始慢慢复苏。

 

我们熟悉的城市,正在一点一点慢慢归来!

 

阳一遍就真的完事了?

 

今天看到一句话很有感触,说的是:

 

从绿码、黄码、红码到灰码、蓝码,从封城到静态管理再到静默管理,从硬核隔离到劝返再到恶意返乡……名词背后是许多人的人生。

 

疫情三年我们收获了一个个新颖的名词,却失去了太多。

 

虽然现在部分城市出现了复苏的迹象,但离我们要夺回失去的三年这个目标还太远。

 

就拿海南的数据来说事吧,很多人说旅游业复苏的场景,让人感觉回到三年前。

 

2021年的1月1日至7月5日共186天,日均客流:1000万/186=5.376万人次。

 

上周五,三亚机场进港旅客达到25066人次,虽说比11月5000人次翻了两番。但还没达到2021年上半年日均客流水平的一半,更别说和疫情前比了。

 

目前复苏的也仅仅是局部,因为这些地方疫情已基本过峰,更多城市、农村地区目前还在爬坡的阶段。

 

 

真正代表人民生活的区域是不是爆满,比如工位是不是此起彼伏着咳嗽声,比如发热门诊有没有人排队,比如住院部,比如ICU,甚至比如火葬场。

 

再说,阳过一遍就真完事了吗?根据国际上的经验疫情一般有个2-3波,我们目前第一波冲击还没过去,春节期间的压力恐怕会更大。

 

但另一方面,我们的经济数据又表明现在重振经济的任务又非常紧迫。11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8.0%。

 

 

11月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5.1%,和去年同期相比可以算是断崖式的下跌。

 

 

也说明了为什么进入11月后,国家推行了各类经济刺激政策,以及到了12月,迫不及待的放宽了中国疫情控制措施,实在是因为在这样下去,经济真的不行了。

 

怎么办?

 

既然面临疫情和经济的双重冲击,那就两手抓,抗疫和救经济同时进行。

 

第一波的疫情冲击,给了我们教训也收获了经验。比如:

 

我们需要更有效的疫苗;

 

我们需要简化发热治疗的程序;

 

我们需要增加发热门诊的数量,把那些闲置的核酸亭、方舱都用起来;

 

我们需要增加重症病床的数量,采购更多的药物和医疗设备;

 

我们还需要把退烧药、感冒药加以临时控制,实名制按需购买等等。

 

而在做好医疗系统应对的同时,再来着手考虑如何复苏经济。以前大水漫灌,靠着超发货币搞基建、搞地产的路子肯定不行。

 

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能给予最大想象力的只剩消费,拉动内需是最佳途径。

 

拉动内需,发消费券

 

经济学家马寅初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赶考的书生到旅店投宿,拿出十两银子,挑了该旅店标价十两银子的最好房间,店主立刻用它到隔壁的米店付了欠单,米店老板转身去屠夫处还了肉钱,屠夫马上去付清了赊账的饲料款,饲料商赶紧到旅店还了房钱。就这样,十两银子又到了店主手里。

 

这时书生下来说,房间不合适,要回银子就走了。虽然店主一文钱没赚,但大家却把债务都还清了。

 

经济不是钱,而是钱的流动,如何给经济增加一个初始的动力很重要。

 

而一切经济活动归根结底还是消费,因此以拉动内需为发力点,给经济提供一个源动力,那么整个系统就能重新转起来了。

 

 

那内需怎么去拉动呢?有个被试了很多次的方法,其实很有效——消费券。只是一直以来我们没用对。

 

现在我们发的都是啥?电子产品消费券,汽车消费券,汽油消费券,餐饮单笔消费满500元消费券。疫情下,经济形势不好情况下,会买车、会单笔餐饮500元的,能够拿出几千来买电子产品的都是什么家庭?

 

 

发消费券,就不应该发那种限量、有门槛的消费券,要发就发普惠性消费券。

 

这对很多人来说可以解决燃眉之急,可以交房租,可以买点需要的东西、米面粮油。

 

14亿人,每人1000块钱,可以买很多产品和服务,可以大大的缓解产品过剩,可以让生产重启。

 

按人头发消费券实实在在,全国14亿人,一个人1000,也不过才1.4万亿;一个人10000,大概14万亿。

 

其中又有相当一部分会成为税收回笼到财政。

 

普通人可以度过眼下的难关,消费让企业不会破产,工人、职工不用担心失业,财政收入也会回暖,利大于弊,何乐而不为?

 

就目前的形势看,尽管城市有了复苏的迹象,尽管疫情开始慢慢有趋于平稳的兆头,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松口气了。

 

怎样才能在后疫情时代,夺回失去的三年,任重道远。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