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亿美元,它掏得心甘情愿

商界观察
2022-12-07

    富贵前夕的政变

 

40岁那年,趁着堂哥出国,哈利法发动宫廷政变,把堂哥赶下了台。

 

这场政变非常成功,凭借当了12年王储的威信,哈利法(Khalifa bin Hamad Al Thani)没遇上什么阻碍,甚至没人为此流一滴血。反倒是堂哥突然间丢掉宝座,发现全国人民不仅没有反对政变,还视其为理所当然的权力交替,吓得一辈子流亡海外,再也没有回过自己的祖国。

 

当时,这只是一个中东小国发生的一场不血腥更不起眼的政变。

 

政变前一天,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苏三角关系变动,举世瞩目。在风起云涌的大国外交舞台上,哈利法靠政变谋来的这个国家既弱又小,没有北方邻国伊朗的历史底蕴,也没有南方邻国沙特的财大气粗,只是蜗居在阿拉伯半岛的边角上,国土面积仅1.15万平方公里。

 

这个国家叫卡塔尔。

 

不管外界眼中如何看,等了12年,一夕掌权,哈利法迫不及待地想改变这个国家,让自己成为卡塔尔真正的埃米尔 (卡塔尔国家元首,不称国王) 。

 

他修改宪法,限制统治家族成员的经济特权,也限制王储的权力,将所有权力都集中到自己一个人身上。他重组内阁,令整个卡塔尔政治机构大换血,确保每一个官员都能按他的想法行事。他发展外交,短短几年就与许多国家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

 

最重要的是,他想让卡塔尔富起来。

 

自1940年代起,卡塔尔便开始出口石油,但因为历史和政治原因,卡塔尔人只能分得石油出口利润的一小部分。哈利法上台后,立志要把所有石油资源国有化。

 

1974年,国有企业卡塔尔石油公司成立。1977年,石油工业全部完成国有化,尽数归于卡塔尔石油公司管理。

 

也是这一时期,卡塔尔在北方发现了规模惊人的天然气田,但并未开发,一是穷,没钱没技术开采天然气,二是当时石油才是主流,天然气需求太小,冒险开发并不划算。

 

在中东国家中,卡塔尔天然气储藏量仅次于伊朗,但石油储藏量、产量都不出众。放弃天然气后,石油价格飙升,沙特吃肉,卡塔尔跟着喝汤。即便如此,卡塔尔也靠卖石油而日渐宽裕起来。

 

但和沙特、伊朗不断发现大规模油田不同,整个1980年代,卡塔尔石油公司四处勘探,架设了大量钻井,却始终没有找到更多的石油资源。这意味着石油卖一桶,少一桶,卡塔尔离「金矿」枯竭的日子也进一步。

 

未富先衰?哈利法难以接受,这时,他的儿子、卡塔尔王储哈马德 (Hamad bin Khalifa Al Thani) 提议,哪怕负债,也要开采北方气田的天然气,让卡塔尔成为天然气强国。父亲犹豫不决,儿子据理力争,终于在1980年代后期启动了天然气开采。

 

与此同时,一名还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读书的学生加入了卡塔尔石油公司,他是卡塔尔人,学的专业正是石油和天然气工程。彼时这个名叫卡阿比 (Saad Sherida al-Kaabi) 的年轻人还不知道,他将在这家公司走向人生巅峰,成为哈马德最重要的伙伴,一起改变卡塔尔,进而改变世界能源格局。

 

    卡塔尔的底气

 

哈利法一生娶了4个妻子,育有17个孩子,其中5个是儿子,12个是女儿。他选中的王储哈马德,是第二个妻子艾莎的独子,艾莎生育后不久便去世,哈马德从小跟着叔叔长大。

 

哈利法发动政变坐上最高位时,哈马德刚好20岁,5年后,哈马德被任命为王储,春风得意之际,娶了前政治犯之女莫扎为自己的第二个妻子。

 

父亲得位不正,便看每一个儿子都像敌人。哈马德作为王储的权力被极大削弱,但他仍尽力参与卡塔尔的经济事务,其中包括卡塔尔石油公司的运作。整个1980年代,卡塔尔深陷石油资源将会枯竭的噩梦,哈马德心知肚明,要让卡塔尔更进一步,开采天然气势在必行,而且要快。

 

1995年,哈利法访问瑞士日内瓦,人刚落地就听到哈马德发动宫廷政变的消息。时隔23年,哈利法从自己儿子的身上,尝到了当年堂哥被夺权的滋味。

 

不同的是,哈马德这个王储当了18年。

 

当父亲还在北欧叫嚣着「一定会回来」时,哈马德已经走马上任,踩着过往铺垫好的一切,加速卡塔尔的天然气事业。

 

1997年,卡塔尔首批液化天然气 (LNG) 海运出口日本,很快,韩国找来签署了第二份合同。日韩都是工业化发达,但又极度匮乏能源的国家,一份合同打开局面后,源源不断的订单扑面而来。为了完成这些订单,全国上下高速运转,卡塔尔石油公司高效、守信的形象迅速在能源市场上传了出去。

 

在这过程中,卡阿比在卡塔尔石油公司里摸爬滚打,石油工程技术、贸易销售、内部监督等各个部门都转了一遍,最终成为北方气田的天然气开发经理,负责管理这块卡塔尔的新「金矿」。当时的他隐隐意识到,天然气将改变整个国家。

 

在哈马德的支持下,卡阿比和团队不惜成本,短时间内突破层层技术难关,让卡塔尔的天然气产量迅速增加。

 

1998年,卡塔尔天然气产量为196亿立方米,2001年升至291亿立方米,2006年已达到495亿立方米,超越印度尼西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LNG出口国。

 

值得一提的是,卡塔尔天然气工业快速发展的背后,砸进去了海量资金,依靠原来卖石油的积蓄根本不能支撑。1995-2005年十年间,卡塔尔引进超过700亿美元的外资来发展天然气工业,其中既包括美国埃克森美孚、英国BP、道达尔能源等传统能源巨头,也包括日本三井物产、丸红商社这样的跨界资方,但卡塔尔始终坚持自然资源国有化原则。项目完成后,卡塔尔石油公司会每年提供一定比例产品予以偿付,或以签订天然气长期协议的方式还款。自始至终,合资公司的控股权都掌握在卡塔尔石油公司手中。

 

对卡塔尔石油公司而言,天然气是业绩暴增的第二支撑产业,但对卡塔尔这个国家而言,天然气意味着在国际舞台上说话的底气——作为富裕国家和能源输出国,在文化、经济、政治等方方面面有所作为的底气。

 

1996年,半岛电视台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开播,除了阿拉伯语之外,还有英语、土耳其语等面向全球的节目内容。因为卡塔尔政府的资金支持,半岛电视台不缺钱,更不缺胆子,率先在节目中引入电话采访、电视论战等形式。9·11事件发生后,半岛电视台多次抢先播放本·拉登和其他基地组织领导人的录像声明,在全世界引起轩然大波。如今,半岛电视台被视为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阿拉伯媒体,汇集了卡塔尔从BBC等顶尖媒体高薪挖来的新闻人才。

 

2005年,在哈马德的主导下,卡塔尔投资局成立,这是一个管理着卡塔尔石油和天然气盈余的主权财富基金。自此,卡塔尔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扫货」:世界上最大百货公司之一伦敦哈罗德百货、巴黎春天百货、英国最高建筑碎片大厦、伦敦奥运村、伦敦柏宁洲际酒店、戛纳卡尔顿酒店……除了房地产,卡塔尔投资局手中还有LVMH、瑞士信贷、环球音乐母公司、巴克莱银行、西门子、大众汽车、荷兰皇家壳牌等诸多知名企业的股份,完全称得上一句「买遍全世界」。

 

此外,卡塔尔还开始利用自己在中东的地理优势,主动参与国际事件,加强国家影响力。

 

自2010年起,卡塔尔开始主持美国与阿富汗塔利班,以及阿富汗国内政治派别之间的和谈。2013年,阿富汗塔利班在多哈设立政治办事处,这个机构在随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阿富汗塔利班与国际社会,尤其是美国沟通的重要渠道。此前并非没有中东国家想这么做,例如沙特、阿联酋,都想成为这个中间人,但它们都对阿富汗塔利班提出了种种要求,卡塔尔则将自己完全置于外交中间人的位置,不设条件,完全中立。2021年阿富汗变局发生后,卡塔尔协助美方撤离,同时在多哈提供餐饮住宿和资金支持,安置阿富汗学生,支持其完成学业。

 

国土面积无法改变,但国力强弱却并非绝对,文化、经济、外交影响力都是一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因素。毋庸置疑,卡塔尔石油公司管理着卡塔尔境内的石油和天然气工业,是这一改变的动力来源。

 

    硝烟和衰退中的机遇

 

2013年6月,一个平凡的星期二,政变 上位整整18年后,哈马德通过半岛电视台发表全国讲话。 和往常一样,他穿白色长袍,戴着白色头巾,平静地说: 「我宣布,我将把权力移交给塔米姆·本·哈马德·阿勒萨尼(Tamim bin Hamad Al Thani)。 」

 

讲话非常短暂,仅用几分钟,哈马德就将卡塔尔的至高权力和平地交了出去。过去几十年,如果不是被政变推翻,中东领导人们一般都会手握权柄直到死亡,这种主动退位让贤的事情几乎没有发生过。

 

哈马德的退位很突然,更像是他对18年前发动政变的一次遥远回应,他在电视讲话末尾补充道,自己从未因为个人利益而寻求权力,一切都是为了国家的利益。

 

塔米姆 是哈马德和第二个妻子莫扎的孩子,在他之前,哈马德曾任命过两个王储,其中一个是塔米姆的同母哥哥,但这两个王储都未能让哈马德满意,用《经济学人》的话来说,「一个玩得太厉害,一个祈祷得太多了。」

 

接任卡塔尔埃米尔时,塔米姆才33岁。和他的父亲一样,他也成长于英式教育环境,高中在哈罗公学就读,大学毕业于英国皇家军事学院。和父亲不一样的是,在他接手卡塔尔时,这个国家已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机遇。

 

这个机遇仍落在卡塔尔石油公司管理的天然气工业上。

 

进入21世纪之后,极端天气频频出现,全球对气候变暖的关注度明显增加,使用石油、煤炭造成的巨大碳排放成为国家间互相指责的常用借口,所有国家都在努力转化能源结构,天然气作为减碳的进阶燃料,越来越被注重环保的国家重视。

 

卡塔尔天然气储量居全球第三,产量居全球第一,天然气在国际能源结构中地位越高,卡塔尔的话语权也就越大,钱袋子自然也越鼓。

 

可预见的稳定收入来源,让卡塔尔有更大空间来做一些让小国在国际上变得更耀眼的事,例如体育。

 

塔米姆2003年成为王储后,开始重视体育对国家形象的塑造。

 

他创立投资公司,买下巴黎圣日耳曼足球俱乐部。他担任第15届多哈亚运会组委会主席,促使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的45个成员国全部参与该活动,这在历史上尚属首次。他还带领多哈赢得了2014年国际泳联游泳锦标赛以及2022 年世界杯足球赛的举办权,结果众所周知,为了举办这次世界杯,卡塔尔已经在基础设施上花了2000亿美元。

 

2000亿美元从哪里来?当然,大部分来自卡塔尔石油公司。

 

无论是哈利法,哈马德,还是塔米姆,他们都对卡塔尔石油公司无比重视。卡阿比从哈利法时期进入卡塔尔石油公司,在哈马德时期得到重用,到了塔米姆时期,他已成为外界眼中的「卡塔尔能源掌门人」。 2014年,卡阿比成为卡塔尔石油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同时兼任卡塔尔能源事务国务大臣。卡阿比为卡塔尔石油公司制定的计划是,保证国内石油、天然气产量的同时,在全球范围内勘探石油和天然气,突破中东的地缘限制,成为一家国际化公司。

 

2021年,这个策略以改名的方式,被更多人知晓——卡塔尔石油公司正式改名为卡塔尔能源公司,不止是贩卖石油和天然气,还参与勘探、生产、加工、运输以及销售,从巴西、加拿大、美国墨西哥湾,到圭亚那、苏里南、埃及、南非,都有卡塔尔能源公司的项目。除此之外,卡塔尔还拥有全世界最大的LNG船队,船只数量多达74艘,2019年,卡塔尔又宣布新建100艘LNG运输船。

 

1940年代,卡塔尔眼看着外国企业瓜分国内资源却不能制止,如今,卡塔尔能源公司将生意的触角伸向了每个有利可图的地方。

 

2022年,乌克兰东部的一声枪响,击碎了俄罗斯和欧洲国家多年来利用能源外交苦心维持的表面和平,令世界局势充满硝烟,叠加疫情造成的影响,许多国家的经济都面临巨大挑战。但对卡塔尔而言,这意味着全球尤其是西欧对卡塔尔天然气的需求飙升,仅上半年,卡塔尔能源公司的收入就比去年同期增加了60%以上。

 

目前激战正酣的2022年世界杯足球赛,表面看来只是土豪卡塔尔付出2000亿美元挣个面子,实际上,被疫情压抑许久的球迷疯狂涌向卡塔尔,为其带来的拉动效益可达170亿美元以上。除此之外,世界杯带来的投资乘数效应对当地旅游业、酒店餐饮业、建筑业还有长期的拉动作用。

 

更何况,哪怕是赛事期间,卡塔尔能源公司仍在为卡塔尔赚钱。11月21日,卡塔尔能源公司和中石化签署了长达27年的LNG长期购销协议,每年供应400万吨LNG。11月29日,卡塔尔能源公司又和德国达成协议,每年为其供应200万吨LNG。

 

伴随着欢呼和热泪,世界杯的热潮将很快退去,就像那些兄弟阋墙、父子背离的夺权往事一样,终将成为卡塔尔历史上的淡淡一笔。但对于卡塔尔而言,这个让全国上下富起来的卡塔尔能源公司,会像心脏一样始终存在,为卡塔尔经济输送血液。

 

卡塔尔能源公司的愿景是「成为世界上最好的能源公司之一,扎根卡塔尔并在国际上拥有强大影响力」,换个角度看,这后半句又何尝不是卡塔尔整个国家的心声。

 

版权说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部分图片源自网络,未能核实归属。本文仅为分享,不为商业用途。若错标或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