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仓洪博士:什么是产品?卖得出去,才配叫产品!
来源丨谷仓新国货研究院(ID:gucangchanpinjia)
作者丨洪博士
我们都知道,科技对于一家企业的重要性。
有技术含量的项目,在市场上就有壁垒,有技术含量的项目,在资本市场也更受青睐。
毫无疑问,有技术的项目肯定是好的,但要做好科技成果转化,挑战却非常之大。
怎么办?
谷仓新国货研究院创始人洪华博士在对外的一次分享中,阐述了他对于这个话题的思考,本文根据洪博士外部分享整理,未经本人审阅,希望对大家有启发。
科技成果转化到底难在什么地方?
第一,技术本身成熟度不够,成本和品质稳定性达不到量产要求。
很多技术本身成熟度不够,因为我们要市场化,它是量产、量用、量贩的,其本身成本要求非常之高。
我们做一个火箭可以不惜血本,但是你要做一个民用产品,造一辆车,我们10万块钱要拿下,所以它这个成本和品质的稳定性,能否达到量产要求,这个对技术要求很高。
第二,一件新产品的最佳结合方式是95%的成熟技术、5%的新技术。
要做出一个完整的产品,通常我们有一个法则:只能有5%的新技术,另外95%都应该是成熟技术,反之则不成立。
一个产品90%都是个新技术,10%是老技术,这个产品必然崩盘,品质很难稳定。
比如一个扫地机,它是由很多零部件组成的,我们通常会控制新技术零部件的比例。但是这个比例控制对我们科研人员来说,你可能熟悉5%的新技术,但是95%的成熟技术未必熟悉,这也是个难度。
我去硅谷看他们的产品研发,他们是5%的新技术原则,一个产品要面向市场,它新技术的比例就控制在5%,超过20%的话,这个产品的稳定性是很差的。所以成熟产品跟老产品,它是个技术的集群,集合在一个产品上面,所以新老技术有这样一个比例。
第三,缺少工业设计,用户体验差、颜值low,用户无法接受。
面向市场的产品,颜值要高,用户体验要好,傻大粗笨的东西,在市场上用户是看都不会看你一眼的,所以工业设计很重要。
第四,机制问题,科研人员动力不足。
第五,伪需求、伪场景、用户无痛点,缺少非你莫属的使用场景!
你这个技术很好,但是缺少非你莫属的场景,或者有的商品是我们杜撰出来的,用户并不这么认为。
我举个例子,这个产品是我们北京的企业,也是国产屏巨头,它的屏幕技术非常好,跟我们平时看的电视机是不一样的,看了是不刺眼,显示技术是很了不起的。他们用这个显示技术,做了一款产品叫画屏,把博物馆里边的一些名画、艺术品等,能够在画面上呈现出来。
他们是怎么想的呢?
有的家长为了给小朋友艺术熏陶,给家里在墙上挂一个,而且这个可以跟博物馆联网,画面可以变,让小孩子每天看不同的艺术作品。就这个产品,大号的画屏是2999元,最小号的是1499元。这个产品的显示技术是一流的,但是市场反馈的结果很糟糕,卖不掉几台。
上次这个团队来访问,我也参与接待,领导批评团队说,你看小米各个产品卖成爆品,你们的产品怎么卖不出去几台。
我觉得团队也很冤枉,因为这个产品方向就错了,家长最怕小孩子看屏幕看的太久,再加上2999元的定价,我可以买一个平板电脑,或者买一台电视,它有很多替代方案,所以这款产品其实是在杜撰需求。
认为家长有给孩子做艺术熏陶的需求,这是一个伪需求,家长让小朋友学画画,学才艺,升学可以加分,这才是真需求。
后来这个团队调整了方向,第二代产品做了一个叫护眼学习机,因为他屏幕确实是非常好,对小朋友眼睛是有好处的,护眼的,所以这个应用场景就比刚才那个好很多。
所以科技成果转化,场景需求搞不定,就会很惨,一旦弄错了,以后全是库存。
技术商品化,有一个概念叫产品,那什么才能算是好产品?我对产品的理解是「 量产、量用、量贩,批量生产,批量使用,批量售卖,这种才叫产品」 。
有些时候我们会误解,认为我们有设计能力就能做出好产品,其实不是这样的。
设计能力、研发能力、生产能力等皆不等于产品能力。
产品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把这种营销能力、生产能力、研发能力设计能力,揉在一起,这才是真正完整意义上的产品能力。
很多工厂说我能加工产品,比如富士康能给苹果做iphone,就以为自己能做一个非常好的电视机,结果并购了夏普后不了了之。
所以基因是不一样的,能力是不一样的,你可以帮别人做代工,但是你很难知道用户需求是什么,你不擅长做这个事情,容易做出一些失败的产品。
我举个例子,我自己带的一个项目,这个项目目前来看还是蛮成功的。这个项目做什么?做智能打印机,打印机这个领域很难做的,因为国际公司太强了,他们有品牌优势,有供应链优势,打印机的喷墨头,也就日本、韩国少数供应链能做,供应链被他们控制,所以我当时带这个项目的时候是非常艰难。
我们怎么能够跟世界五百强企业PK,你思考的维度应该是多维度的,通常情况一定是在商业、科技、用户三方面同时考虑,三管齐下才有可能破局。
短期我们先从用户角度考虑,我发现惠普打印机主要做商用,就是办公室应用,商用跟家用不一样,办公室应用,安装程序有人教,打印机坏了有人修。
但是家用就不一样了,很多人笨手笨脚,不太会完成这些事情,家用打印机会出很多问题,经常会被投诉,商用做的好的惠普,没有满足我们的需求。
我们发现现在所有的老师布置作业都不一定发纸质的,都发到你的微信,用微信连电脑打印出来,这个过程很麻烦,连接成功率非常低,所以我们就找了一个惠普做不好的用户群,就是家长,小朋友。
从商业上讲就是一个新的应用场景,一个新的市场。
第二,科技方面我们把AIoT加进去了,以前PC端连接打印机是很麻烦的,数据流转经常会出问题,我能不能用手机一键连接,手机点一下打印就打印出来了。
我们从几个角度锁定用户,精准定义用户画像,你要知道你为谁做产品,我们的打印机就是给有小朋友的家庭做的。
这些用户有打作业、打照片等需求,我们去研究他的需求排序,打印作业排第一位,我们就把打印作业的需求先满足了,打印照片也很重要,那我们就要解决打印照片的需求,能跟照相馆差不多等等。
另外就是喷墨打印机有个问题,经常堵墨,就是液体凝固,我们就设计了7天自清洁一次。
我们做产品的逻辑都是直指用户的痛点,用户有什么痛点,你把它解决掉,用户就很痛快。
比如卡纸,我们在机械结构上强化,让他发生卡纸的概率能够降低。我们还提供很多模板,比如练字的字帖,满足了用户给打印作业的各种需求。你说技术难不难呢,一点都不难,但你就是想不到。
所以,一个真正有效的创新应该是兼顾用户有需求,科技能实现,这个能实现包括批量生产,质量稳定,成本可控,同时商业要立得住,这三个方面连在一起,中间叠加的地方才是真正有效的创新。
在小米体系里边,连接科技、用户,商业这个事情谁来做?有一个特殊的岗位,叫产品经理。
产品经理是非常重要的,在小米体系里面,每个新项目的CEO,新公司的老大,首先要具备产品经理的能力。
甚至内部有句话:老大要当产品家,高水平的产品经理才能叫产品家。连接科技、用户场景需求、商业,要靠产品经理;科技成果转化,需要高水平的产品经理。
石头科技是小米孵化且已经在科创板上市的企业,市值高的时候超过1000亿,现在低一点也有近400亿。我们从两个方面研究下石头科技为什么能成功。
第一个维度是:用户维度。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90后懒得扫地。这个产品你要给70后用,70后说这个扫地机不如我自己扫得干净。我买了一台扫地机给我老婆用,她说东西不好用,我自己擦的比这个干净多了。但是我做90后调研,90后说挺好的呀,比我扫的干净多了,核心是要找到你的目标人群。
第二个维度是:商业竞争维度。
2014年的时候,当时市场上的扫地机以irobot为代表,国外的一个品牌,它的价格是5000块钱,这个价格尝鲜门槛就比较高,一般老百姓也不会买,万一买了不好用怎么办?
所以,石头科技做了一个千元机,把价格定在2000块钱以下。
石头科技凭什么能做到2000块钱以下?
采用的激光导航功能,当时一个激光模组的价格就卖七八千,一个扫地机器人定价1万是没人买的。所以我们自己做了一个激光模组,我们把激光模组的价格做到500元以下,所以才能做出1500元左右的扫地机器人。
所以这家公司很有技术含量,它整个市值、营收都非常高。
为什么小米能批量孵化出优秀的项目,在我看来,这张图是非常关键的。
横坐标是一家又一家新公司,可以理解为每一个科技成果可以转化成为一家公司,纵坐标是提供的赋能帮助。
这里的帮助不仅仅是资金的帮助,还有比较重要的工业设计、产品经理等。
每个项目小米会专门派高水平产品经理来辅导孵化的团队,帮助他们定义第一款产品,打赢第一仗。
因为做硬件创业,模具费用较高,如果打不赢,企业八成要挂掉。
同时我们要求每一家企业的老大必须是一个合格的产品经理,如果他不具备产品经理的能力和素质,那么就到谷仓来培训,我们把小米做产品的经验总结出来。
教他们怎么做用户调研、怎么做市场数据分析、科技怎么创新,一条一条做好精细化管理控制。
把整个过程精细化控制,我不能保证其能成为乔布斯,但按照严谨的产品经理方法论去做,做出80分的产品是没有问题的,80分的产品就不会死了。
我们在社会上看到很多孵化器,很多众创空间,我个人是持保留态度的,因为这些孵化器众创空间的确可以帮助企业省一些钱,但是我们想一想,省钱可以省出一个好公司吗?
省点房租公司就能成功吗?
不会的。
我们一定要帮助创业团队挣钱,一个初创团队,它的能力资源是必定有短板的,但是这些短板放在市场竞争中去就可能是致命的,于是就需要我们孵化器帮助团队把这些短板补齐,要不然就很容易挂掉,这就是孵化矩阵的重要性。
以前我们对于人才的认知,总是认为科学家是人才,不认为产品经理是人才,甚至都不知道这个岗位。
在互联网公司里产品经理是很牛的岗位,互联网公司能成功,也是因为产品经理多、水平高。
产品经理是一个负责产品管理的专业岗位,要综合考虑市场、用户、技术、政策法规,协调研发、设计、生产、营销、财务等各职能部门人员,找到产品最优解,实现产品目标,实施产品生命周期管理。
这是我给这个岗位下的定义,当然我也把产品经理分成助理产品经理、产品经理、产品总监。
不同的岗位要完成不同的功能。
比如方向寻找、产品定义、设计研发、生产物流、营销、生命周期管理。
有些环节产品经理是需要做出决策的。比如:研发环节,虽然是研发人员去做,但是产品经理要参与意见,从这个角度来说,产品经理是一个管理岗。
对于产品经理的要求,首先他是产品的第一责任人。
通常情况,早期的创业团队就是一个产品,CEO等同于产品经理,要对产品的成败和用户的口碑负全责。
因为他负全责,所以他要有决策权,也要有明确的激励机制,要不然他担风险,还没有收益,这样不符合人性。
产品经理需要通过管理他人来实现产品的目标,他像一个指挥家,指挥乐队成员步调一致,才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章。很多知名企业,拿名片过来找我一看是产品经理,但是他没有决策权,都是老板说的算,这种产品经理叫做不完整产品经理,我们要的产品经理是要有决策权的。
我们做硬科技的产品经理和互联网产品经理是不太一样的。
互联网公司做产品讲究小步快跑,快速迭代,但是我们做扫地机器人,做打印机,做一套模具就要75天,是没有办法小步快跑的,模具做出来也基本不能改了,所以要一次性做对,首战即决战。
硬件企业的产品经理不是把互联网公司的产品经理拉过来就可以做,有硬件部分,还有软件部分,所以硬件公司产品经理特别不好培养,我每次讲产品经理课程,很多公司都会和我要人,洪博士帮我介绍个产品经理吧,我说要培养硬件产品经理很难的。
产品经理怎么练成的,有两派观点。
一派是天才论,乔布斯做出苹果是天才,我们叫做气宗,这种是天分论。我不太主张天分论,我主张剑宗,一招一式的练,至于能不能变成大师,就要看自己的造化。
我们也总结了关于产品经理知识底层的结构,我们把它分成问题和方案。
我们去茫茫市场里去PK,去寻找机会,你要知道市场里的问题是什么,就像我们做的打印机,家用打印机有很多痛点有很多问题,我们既要有找问题的能力,也要有找方案的能力。
因为主客观不同,就有两个不同的维度。
第一要有觉知力,你得要看出平时小朋友在家里打作业有哪些痛点,要有敏感性,你如果不去感知觉知,你怎么会去做作业打印机这个题材呢。
有了觉知力也要洞察,要提炼,用户需求千千万,你先满足哪些需求,比如画屏,家长有熏陶小朋友艺术气息的需求,这个理解就是错误的,我们认为家长有让小朋友升学加分的需求,这个洞察是对的。
产品经理需要做趋势、调研、洞察、定义、设计、研发、生产、销售、灵感。
产品经理像飞行员一样,飞行员是拿钱培养出来的,产品经理也是一样,在一个个项目的成功或失败中,不断精益自己的能力,才可以提升,是螺旋式上升的(下图左)。
做项目和做科研是差不多的,早期强调精细化过程控制,每个步骤要做什么事情,要把他做好,做的熟练之后,才可以跳着来,先有招后无招(下图右),这是整个产品经理的大致过程。
谷仓做消费科技类新国货项目的孵化,我们希望能够培养更多的产品经理,并且帮助产品经理能够创业成功。
我们作为教练组是有几个固定的步骤:
第一步我们对于潜在想做好产品的人进行培训,平时大部分会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去讲课,招收学员,教他们怎么做产品经理。
比如一次培训有100个学生,100人里选出10个项目进入第二步,我们叫做加速营,不像第一步是听课,这次是每个项目组可以来三个人,围绕他的实际项目,我们会辅导他做,小批量去孵化公司。
10个加速营项目有一两个冒尖的,就进入标杆项目的培育。
大家要理解创新创业是一个概率游戏,100个项目里面可能成一两个,整个事情就很圆满了,不能指望孵化10个项目,每一个都成功,这是不可能的。
同理做科技成果转化也是一样,我们团队要把期望值降低,10个项目里有一个成功就可以了,把所有成本都收回来了。
我们培训的内容是:以用户为中心做产品、以用户为中心做品牌、以用户为中心做流量,流量也就是渠道。
我们把用户放在最中间的位置。
每个大方面都会有细节的内容,比如用户调研有很多种,有座谈会,1对1访谈,还有观察法,去用户的家里去观察,这些都是有技巧的。
比如去家里到处都是东西,究竟要观察什么呢等等。
我们会去教这些内容,但是有些企业不一定是做家用产品,而是要给工厂提供机械设备,这种情况也是要去工厂观察的。
工厂里面也有很多人需要调研,有些是老板,有些是采购人员,有些是车间主任,想做市场化,不能拍脑袋,要以用户为中心。
这是我们训练的场景,训练的是产品的详情页。
因为我们在电商买民用产品,点进产品有详情页,图怎么摆放,文案怎么写,详情页就好比是一个金牌销售,写的好用户就会买单,写的不好用户就不会下单,所以我们要反复斟酌文案、图片,一稿一稿不断修改。
任何技能和能力都是可以选择性强化的,我们就用一些方法来强化产品经理的能力。
我们在孵化的时候,作为教练组是希望运动员都能够成功的,尽管我们心里面有个心理预期,十个里面成一两个就可以了,但是作为教练组你得有责任。
怎样能提高项目成功率?
教练组也要有股份在运动员里面,他们成功了你不是也有好处嘛,所以你拼了老命也要去提高他的成功率。
我们是反过来,我为了提高成功率呢,我先去研究,这些项目最容易死在什么地方,最大的死因是什么,然后尽量把最大的死因消除掉。
就和人一样嘛。人的心脏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把几个最要紧的疾病给他消除掉,人的寿命就会延长,对不对,道理是一样的。
创业团队也是一样的,我们总结出四个死因:
第一,方向性错误,这个是最集中的,90%的初创型项目,上来就错了,要么是大方向就是不对,要么是小方向不精准。
第二,供应链搞不定,做实体产品,供应链非常非常重要,如果你卖得好,供应链能不能迅速爬坡,爬不了坡,就像小米早期,消费者也会有一些吐槽产能问题。
为什么这么说呢?供应链来不及爬坡,从10万台爬到100万台,工厂要做准备的,这是物理事件,不像互联网,同时品质还要稳定,要不然就会被投诉。
第三,没有渠道,不知道怎么去售卖这个产品。不知道淘宝、天猫、小红书这些,不懂电商流量新打法。
第四,缺钱,就是粮草断了。粮草断了因素有好几个,第一个是对资金的预算估计不足。
一般情况,我去创业孵化的项目配资怎么配呢,先算一下,他从现在到产品上市,一共要花多少钱,比如他算了一下,需要一千五百万,我备用的资金至少要放两千万,他总会有一些意外情况的,如果你不把意外情况算在里面,最后没钱了,这个项目就挂掉了,所以我们1.5倍配资是最理想的。
另外每个项目要资本化运作,比如社会资本,未来他的上市路径,要想清楚,要不然人家是不愿意投的,有被投资的价值吗?有独立上科创板的可能性吗?没有这个可能性也不会投的。
当然还可能有第五个坑、第六个坑,比如合伙人吵架,这个也经常有的事情,但是教练能力、时间也有限,我们只能解决前面四个最要紧的问题,教练也不能无限去承担责任。
为了能够解决前面四个最要紧的问题,所以我们提出四个反向孵化模式。
第一个,先有方向再有团队。
很多时候往往团队都已经有了,却不知道做什么产品,结果就胡乱找一个方向,就有人挂掉了。以谷仓打印机项目为例,谷仓团队和小米团队,我们一起想了很久,数据分析、用户调研,充分觉得家用打印机市场,做一家几十亿产值的公司是没有问题的,我们再去招募CEO。不是说我们先有团队再去做打印机,是因为我们觉得打印机可做,再去招CEO,CEO再去招他的合伙人。
第二个,先有供应链再有方案。
以一个电动牙刷为例,马达很重要,对应里面的电机也很重要,电机就像心脏,抖动要足够小,噪音要足够小。我们做方案的时候 ,先选型号,哪几家是比较好的,我们根据选型的电机来做这个方案,不是先做功能样机,倒过来去选型,这个概率就很低了,所以我们一般做方案的时候,核心材料、核心部件,先把供应链走访透,要不然你功能样机做的再好没有用,所以要先有供应链,再有方案。
做硬科技产品创业,供应链真的很难,比如模具需要反复修改,经常有些创业项目,很容易被模具厂坑,所以我们自己也投资了一家专门做智能硬件的工厂,在湖南株洲的炎陵,这样的话我们体系内部,自己有好项目就自己工厂加工。有些时候你要让一个事情做成功,你要做的很重,轻描淡写是绝对做不成事情的。
第三,先有渠道再有产品。
举个例子,大家别小看小朋友的书包,书包的市场容量中国是200亿,很大的一个市场。但是你们仔细想一想,书包有没有品牌呢,你好像想不起来,这就是个好机会,有品类无品牌,你就可以做。
比如书包这个产品,那我们卖书包怎么卖,那我们先要看书包的旺季在什么时候。八月十五到九月一号是书包的黄金半个月,一年将近百分之五十的出货量会在这个时候。
所以我定在八月十五上市,要早早的跟每个渠道都沟通好,在八月十五把我放在最醒目的位置。先有渠道再有产品,要不然到时候卖不掉,全部都是库存,砸手里面。
最后,先有资本路径再有项目。
打赢第一仗要多少钱,1.5倍资金配置,未来资本路径怎么走,要想清楚,这是四个反向。再讲一个我们谷仓孵化的项目,这个项目可能有点不太好意思给大家看,但是我觉得其很有典型性,我们这个项目是做鞋垫的。可能大家会想鞋垫怎么做呢?大家可能平时也不会经常买鞋垫,但是我们的看法是不一样的,我们认为鞋垫有机会。
市场上面鞋垫是长这个样子的,看起来很土,质量很差,现在大学生毕业也不会选择去鞋垫厂工作,像鞋垫这种产品,我们称之为“有品类无品牌”,所以如果我要扶持一个团队,这里机会还是很大的。
我们特意去美国超市考察过,发现在绝大部分的美国超市里面,都有一个角落,专门有一个鞋垫角,卖品牌鞋垫,说明在美国这种发达国家鞋垫是有品牌的。所以我们就开始扶持,做一家鞋垫品牌。
我们是怎么做的呢,首先材料方面,我们不发明新材料,我们把一种成熟材料移植到这个鞋垫上,这个材料是软木,就是我们平时喝葡萄酒,上面那个软木塞,葡萄酒塞子要透气的,要用软木塞,他不能用铁的或者其他实心的,葡萄酒会坏掉的,所以他的透气性非常好,我们把软木这个材料创造性的移植到鞋垫上。
这个产品在小米有品上三个月卖了40万双左右,销量很不错的。
我们还把文创和鞋垫做结合,可以定制鞋垫上面的图形,像过年的时候,我们有一款鞋垫卖的特别好,我们就是在鞋垫上写了三个字“踩小人”,这也是我们过年的习俗。
我们还发现真正用鞋垫的群体是运动人群,打篮球的,跑马拉松的,他们对于鞋子和鞋垫非常讲究,于是乎,我们根据不同的运动场景,开发出不同的鞋垫,这个附加值就变高了,这类人群对价格没那么敏感,稍微贵点没关系,只要性能够好就行,像一般的鞋垫工厂不会像我们这么来思考问题,根据用户场景做细分。
我们还发现,每个人的脚型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做了一台机器,专门用来测脚底的压力,用脚底压力倒过来,知道你是低脚弓、高脚弓、还是扁平足,这个仪器进行数据采集,将采集到的数据反馈到工厂,工厂进行加工,再邮寄过来。
我有一个朋友,脚有点问题,去北医三院看骨科,医生给开了一个药方,就是定制鞋垫,价格特别贵,三千块钱一双,定制鞋垫是很有附加值的,我们比较良心,一百块钱以内,就可以实现人体的指标检测,个性化定制。
我们最近考虑既然我们能够定制鞋垫,为什么我们不定制鞋呢,所以我们最近在打定制鞋的主意,这样市场就会更大,我们发现市场上有很多定制衬衫,量体裁衣还是很贵的,和衬衫比,鞋子就更要紧了,像衬衫只要我们体型不要太胖、不太瘦,一般商场里面的衬衫就可以买到,但是鞋子不一样,鞋子大小的敏感度是非常高的,所以我们就开始做定制鞋。
这里面有个窍门,我们不会看不起任何行业,哪怕是一双鞋垫。我们用高科技人才,降维攻击人才密度低的行业,像鞋垫这样的行业,985、211毕业生是不会去这个领域的,当然我们产品也没有多么高科技,但是放在鞋垫领域,那就是鹤立鸡群。
定制鞋垫技术含量很高,我们自己还建了工厂,因为我们发现,没有任何一个鞋垫厂,能够符合我们的要求,他们说软木和布怎么结合,我们不会做,他们也不愿意去研究,所以我们自己建了一个工厂。
所以你看,这是非常典型的,看起来寒碜,但也是有点科技含量的领域。
像出品打印机的汉图科技是小米生态链企业,芯迈鞋垫是谷仓完全自力更生完全市场化的一个项目,我们非常重视。
在未来,我们也希望用谷仓方法论,孵化出更多的优秀团队,优秀项目,助力他们成为品类冠军。
版权说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部分图片源自网络,未能核实归属。本文仅为分享,不为商业用途。若错标或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