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家庭小作坊到中国运动服饰龙头,安踏这三招值得学习
来源丨长江商学院案例中心(微信号:ckgsbcc)
来源丨 滕斌圣 祝运海
从家庭小作坊,到如今中国排名第一的运动服饰运营企业,安踏用30年的时间创造了一个奇迹。出身草根的安踏究竟经历过怎样的发展历程?为什么它能够从中国众多的体育用品生产商中脱颖而出,成为行业领袖?安踏未来能够再进一步,成为世界范围内运动鞋服行业的王者吗?
从手工作坊到自有品牌
1991年,取“安心创业、踏实做人”之意,安踏(福建)鞋业有限公司在福建晋江正式成立,福建晋江陈埭镇诞生了数以千计大大小小的鞋厂。丁世忠的家里当时也开了一家制鞋作坊。得益于当时国内低廉的生产成本以及有利的国际经济环境,晋江的众多鞋厂获得了充足的海外订单,生产经营形势一片大好。安踏也借此完成了原始积累。
但安踏与其它加工企业不同的一点是其前瞻性的战略眼光。
安踏开始了自有品牌的建设。在继续进行OEM业务的基础上,安踏逐步在全国建立起自己的销售网络,开始销售自有品牌的安踏产品。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不期而至,海外订单锐减。福建晋江的制鞋企业受到严重打击,大批鞋厂倒闭,但未雨绸缪的安踏却依靠自有品牌产品的支撑渡过难关。渡过危机的安踏进一步推进品牌战略,开始建设VI系统、规范商标识别、扩大销售网络。到1998年底,安踏销售网点已经达到2000余家,基本摆脱了OEM代加工的旧模式。
1999年,丁世忠出任安踏集团总经理。为了提高品牌知名度,安踏决定进一步营销推广力度。丁世忠用将近安踏一年净利润的代价聘请孔令辉代言、加大央视广告投放,提出了“我选择,我喜欢”的品牌口号。2000年,孔令辉在悉尼奥运会夺冠,使得安踏的品牌知名度、市场认知度得到极大提升。
2001年,安踏切入运动服饰领域,实现了从单一运动鞋向综合体育用品运营的转型。2009年,安踏又与中国奥委会签约,通过渠道拓展和赛事赞助等手段继续扩大品牌影响力。
品牌零售转型
2001年,第一家安踏专卖店在北京开业。2007年,安踏全国门店总数接近5000家,同年成功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顺利举行,中国体育用品行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安踏的门店数量也在2011年达到将近8000家。但随着奥运会的落幕,奥运大跃进的后遗症逐步显现。品牌批发模式导致的高库存给各大体育用品厂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国内体育用品行业滑入低谷,行业规模和利润都出现了下滑。
从2013年开始,安踏开始实施更彻底的品牌运营转型。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安踏制定了“渠道下沉、销售驱动”的策略;更加注重单店运营效率而不仅仅是开店数量,在店效提升的基础上扩张销售渠道布局。
全渠道、多品牌的布局
2014年以后,安踏进一步明晰了自己的企业战略,将自己的发展目标定位为世界领先的运动用品生产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安踏提出了以消费者体验为核心,“单聚焦+多品牌+全渠道”的企业战略:
(1)单聚焦:安踏将大体育用品行业的鞋服产品确定为公司长期的核心战略方向。安踏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建立在产品科技含量的基础上,必须通过不断提升产品功能性和差异化的优势,从研发设计端着手缩小与国际品牌的差距。
(2)多品牌:通过多品牌的产品组合覆盖从高端到大众、成人到儿童、专业到时尚的各类体育用品细分市场。安踏集团旗下目前拥有安踏、安踏Kids、FILA、FILAKids、DESCENTE、SPRANDI、KOLON SPORT、KINGKOW、NBA等众多体育用品品牌(见图1),基本形成了多元化、梯度化的品牌矩阵,可以满足各类消费者的运动鞋服用品需求。
(3)全渠道:安踏早期的销售网点以街面店铺为主。但随着安踏渠道网络的扩展,其零售网络已经涵盖了百货商场、购物中心、专卖店、电商等各种形态。在线下,截至2017年末,安踏集团旗下各品牌已经拥有超过10000家门店。
线上,安踏从2010年开始开展电商业务,与京东、天猫、唯品会等电商平台开展合作。根据阿里提供的数据,2017年安踏在阿里平台实现零售额35.29亿元,5年年化复合增长率达到130.15%,销售均价较2012年提升70.19%至253.80元。安踏方面预计到2020年线上销售收入将占到全公司营收比重的20%,成为未来的主要增长点之一。
成功背后的秘诀
从家庭制鞋作坊发展成为国际化的运动鞋服行业龙头,安踏成功的秘诀究竟何在?
快速发展的体育用品市场
中国的纺织服装行业在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之后,已经进入的低速平稳发展的阶段。但运动服饰由于自身特有的功能性及专业性,行业特点及形态与其它纺织服饰子品类有很大的不同。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全球范围内的运动健康之风方兴未艾,对运动服饰的需求快速增加。在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上,这一点表现的尤为突出,运动服饰成为纺织服装行业中增长最为迅速的子品类之一。
战略远见及落地能力
在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安踏展现出了卓越的发现把握战略机会的能力。安踏经历过数次的战略转型,例如前面讨论过的自有品牌建立、销售渠道建设等等。最近一次的以海外并购为代表的多品牌、全渠道布局战略,帮助安踏从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走上稳定发展的快车道。
2019年8月26日,安踏体育发布了2019年中期业绩报告。2019年上半年,安踏体育营收148.1亿元,同比增长40.3%;经营利润同比增长58.4%至43亿元。无论是收入还是经营利润安踏都排在国内体育用品行业第一位。排名第二的李宁总营收为62.55亿元,还不及安踏的一半。安踏的经营利润更是超过李宁的6倍,比李宁、特步、361度经营利润的总和还要高。
安踏能够取得如此好的业绩,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FILA的出色表现。安踏于2009年收购意大利品牌FILA,在2019年年中的业绩报告中首次披露了FILA品牌的经营业绩。2019年上半年,FILA品牌营收65.3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9.9%,占安踏体育总营收的比例为44.1%。单单一个FILA品牌的经营规模就已经超越了李宁。如果扣除FILA的业绩,安踏体育和李宁的业绩表现其实相差不大,由此可见对外并购对提升安踏体育经营业绩的重大意义。
安踏十年前布局的先手终于在今天收获了丰硕的成果,由此可见安踏领导层的战略眼光。但FILA业绩的增长并不是自然发生的。
2009年,安踏以3.32亿元人民币的价格从百丽手中收购了FILA在中国的专营权和商标使用权。通过收购,安踏获得了FILA在中国内地以及香港、澳门地区的商标使用权、运营权以及经销网络。同时,安踏还会参与FILA系列产品的研发与生产工作。当时行业内外的观点普遍认为,不论从销售渠道还是品牌影响力来讲,FILA与市场定位类似的Kappa相比都比较落后,安踏对FILA的收购并不划算。
但安踏方面显然并不认同这种观点。为了扭转FILA在经营上的不利局面,在收购完成之后,安踏从以下几个方面对FILA中国的业务进行了调整与提升。
1. 清晰品牌定位
在大量的市场调研后,FILA明确了自身“运动时尚”的品牌定位,将 “以运动引领优雅品位的生活方式” 作为品牌使命,以25-35岁的中等收入青年人群作为FILA中国的核心消费者。
2. 重整销售体系,全部直营
FILA用了大概3年时间,从经销商手中将所有门店收回来,全部变成直营。实现了从总部到零售端的扁平化管理,形成战略、品牌和商品的闭环。
3. 国际化团队
安踏希望保持FILA品牌的国际化形象与特色。FILA的核心管理团队,从总裁到设计师都是由来自各个国家的专业人才组成,继续保持自己的国际范儿。
4. 新潮多样的品牌推广
为了吸引目标消费者,FILA跟Anna Sui,Jason Wu等设计师合作,推出系列具有时装感的时尚运动装。同时FILA还与潮人明星广泛合作,邀请前澳网冠军Marion Bartoli、王源、汤普森等人气明星进行品牌推广,强化自己的时尚运动特色。
完成了战略梳理及经营调整之后,FILA开始走上业绩增长的快车道。门店数量从2008年的50家增长到2018年的1000多家,2019年营收上百亿已基本成为定局。
企业并购最大的难点并不是并购本身,而在于并购后的业务整合。当初不被看好的FILA在今天成为安踏的业绩支柱,安踏的投后管理及业务整合能力表现突出。
稳定的核心领导团队
安踏体育实际控制人为品牌创始人丁世忠、丁世家两兄弟及其家庭成员,汇丰信托作为公司两位创始人家族的信托受托人,通过安踏国际、安达控股、安达投资、ShineWell及TalentTrend分别持股约51.17%、5.99%、4.30%、0.35%及0.04%,合计持股61.85%,拥有绝对控股权。
在安踏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迄今为止没有爆发过关于企业控制权或发展方向的内斗,其核心领导层一直非常稳定。安踏体育核心管理团队几乎都是丁世忠的家人或亲戚。在资料可查的近十几年的时间里,核心管理团队成员没有发生大的调整。
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安踏经历过行业低谷带来的销售滑坡、也面临过战略转型带来的发展迷茫,但不论遇到什么情况,安踏都没有发生内斗、倾轧、分裂,整个核心管理团队一直在丁世忠的带领下保持稳定。
声明:图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