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注册制来了,这12个行业要小心!

2020-06-28


创业板注册制真的来了。


6月22日,32家首批创业板试点注册制受理企业出炉;6月23日,第二批13家受理企业亮相;6月24日晚间,深交所公布第三批IPO获受理企业共7家。端午节前3天,共三批50家企业走到台前。


创业板注册制强调"三创四新”。指的是发展多依靠创新、创造、创意的大趋势,主要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支持传统行业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深度融合。同时,创业板也创造性的提出了“负面清单“,明确列出了12个原则上不支持申报的行业,为传统行业转型敲响了警钟。


“三创四新”占主导 百亿大户、特斯拉供应商现身


已受理的50家企业所处的行业相对比较分散,共分布在27个行业中,所处行业最多的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共有10家企业,与创业板提出的“三创四新”相吻合。



数据来源:深交所制表人:王思文


从地域分布来看,广东最多,是目前为止唯一一个申报企业数超过10家的地区。在前三批的50家申报受理企业中,共有13家企业的注册地位于广东省;浙江省的企业数量次之,共有8家。此外,北京市共6家,安徽省、山东省各4家,江苏省、上海市各3家,陕西省2家;其余7家企业分别来自贵州、河北、河南、湖北、吉林、宁夏、四川等省份,各有1家。


从券商参与角度来说,这次创业板注册制与科创板保荐券商由“三中一华”占据头部的现象不同,从目前创业板注册制保荐券商的分布来看,中小型券商排在前列。目前,共有23家券商参与这50家公司的项目保荐,其中10家保荐数均不止1家,国金证券和中信建投证券保荐数最多,均为7家,前五家券商合计保荐26家企业,占比超过50%。


数据来源:根据公开信息统计


从募资额来看,已披露的50家创业板注册制首发公司合计募集金额451.16亿元,平均每家企业募资9.02亿元,整体还是偏向”小而美“。其中,益海嘉里以138.7亿元的募资金额暂居榜首,而融资额最低的读客文化仅有2.5亿元。


目前,已披露的50家首发公司均采用了“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5000万元”这一指标。


益海嘉里隶属于华侨郭鹤年与侄子郭孔丰共同投资的新加坡丰益国际集团,目前是国内最大的农产品和食品加工企业之一,主营业务是厨房食品、饲料原料及油脂科技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旗下拥有“金龙鱼”“胡姬花”“香满园”等品牌。招股书显示,2017年至2019年,益海嘉里营收分别为1507.66亿元、1670.74亿元、1707.4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52.84亿元、55.17亿元、55.64亿元。


在这50家公司中,还有一家特斯拉的供应商——中伟新材料。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是湖南中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控股子公司,主要产品包括三元前驱体、四氧化三钴,分别用于生产三元正极材料、钴酸锂正极材料。三元正极材料、钴酸锂正极材料进一步加工制造成锂电池,最终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及消费电子等领域。中伟股份在最新招股书中披露,“2020年3月,发行人与特斯拉签定供货协议。”


2 2 1套上市条件 12个行业进入负面清单


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2020年修订)》,发行人申请在创业板上市,应当符合五个条件,分别是:(一)符合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创业板发行条件;(二)发行后股本总额不低于3000万元;(三)公开发行的股份达到公司股份总数的 25%以上;公司股本总额超过 4亿元的,公开发行股份的比例为 10%以上;(四)市值及财务指标符合本规则规定的标准;(五)深交所要求的其他上市条件。


具体到发行条件上,可以总结为“2 2 1”套上市条件,分别是一般盈利企业有2套上市条件,红筹和特殊股权结构企业有2套上市条件,未盈利企业有1套上市条件。对一般企业来说,有2套条件,企业可以二选一。一是,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 5000 万元;二是,预计市值不低于 10 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 1 亿元。



对于红筹和特殊股权结构企业,创业板也给出了二选一的上市标准。一是预计市值不低于 100 亿元,且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二是预计市值不低于 50 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 5 亿元。


需要提到的是,创业板将对未盈利企业也给出了上市标准:“预计市值不低于 50 亿元,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 3 亿元”。但这一上市标准在一年内暂不实施。


这次创业板注册制另一个比较引人关注的特点,就是开设了”负面清单”。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这12个传统行业原则上不支持其申报在创业板发行上市。


分别是:(一)农林牧渔业;(二)采矿业;(三)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四)纺织业;(五)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六)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七)建筑业;(八)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九)住宿和餐饮业;(十)金融业;(十一)房地产业;(十二)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但值得注意的是,该规定也明确提到了,尽管上述12个行业原则上不支持,但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自动化、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度融合的创新创业企业除外,并不算是“一刀切”。


深交所表示,这是为了更好的支持、引导、促进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对于“新老划断”问题,深交所也明确,在审企业不适用行业负面清单的规定,稳定市场预期。这也是50家受理企业有纺织业、房地产业等传统产业的原因。


不难看出,创业板做出这样的规定除了契合自身“三创四新”的标准外,更重要的是对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创新性迭代提出要求。6月11日证监会公开的信息显示,创业板IPO在审企业共有196家,而我们梳理后发现,这196家公司名字含有“科技”字眼的达到76家,占比为38.8%,创业板对于科技创新企业的钟情,肉眼可见。


创业板or科创板


有人说,创业板这次改革后,与科创板两者之间越来越像,有点“傻傻分不清”。科技创新的定位,在创业板和科创板中都是重中之重。


创业板设立于2009年,10年多来,创业板市场逐步发展壮大,聚集了一批优秀企业,在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实体经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科创板在2018年11月5日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宣布设立,是独立于现有主板市场的新设板块,并在该板块内进行注册制试点。



证监会相关负责人曾表示,创业板和科创板都承担着资本市场服务创新发展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任务,两个板块各具特色、错位发展。


从覆盖的行业来看,科创板似乎更聚焦,创业板则显得更包容。科创板提出的“3 5”的科创属性,相当于“白名单”,规定了企业符合科创板上市的标准,基本聚焦在“硬科技”;而创业板则推出了“负面清单”,对不支持的行业给出要求,言外之意,清单外的行业都很容易符合标准。


从投资者角度来说,创业板这次改革,虽然相对于科创板都是属性注册制,但门槛有很大不同。科创板投资者约为440万,而创业板则超过4500万。据券商预计,最快8月后创业板很可能就有注册制下的首批个股IPO申购和上市。


普华资本创始合伙人沈琴华认为,从板块的定位来看,创业板主要支持处于成长期的传统产业以及将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深度融合的企业,更偏向的是模式创新,科创板主要面向的是前沿科技,是我国经济发展和战略规划的主战场。


对于创业板的“三创四新”,东兴证券分析师谭凇表示,四新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相比于传统经济形态,具有自身独特而显著的特点:及时性,融合性,轻资产性,需求导向性。四新经济的各个部分并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关系。


“在社会和技术指数级进步的推动下,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进程已经开始,研发出可植入技术、移动支付、3D打印、无人驾驶、人工智能、人脸识别和物联网等技术并逐渐应用,新技术催生一系列新业态、新模式与新产业。”谭凇认为。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创业板改革有利于促进中小市值股票更加活跃,而券商、创投公司等将明显受益于创业板注册制制度红利。在当前疫情对经济负面影响较大的背景下,推动创业板改革,有利于推动更多优质新兴科技类企业登陆资本市场,进一步提升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