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装不下“拼多多们”的资本梦

2020-06-05



曾经,去美国敲钟是中国创业者的梦。


中概股(中国概念股)既是民族创新的先锋,也是容易受伤的孩子。随着今年中美局势的紧张,中概股的神经一直处于紧绷状态,而瑞幸咖啡的财务造假事件,更让矛头指向在美上市的二百多家中概股,一时让人岌岌可危。


中概股一向对形势敏感,早就开始了两手准备。根据香港联交所的披露信息,网易已经在港交所进行公开招股,京东预计6月8日至11日招股,二者最高集资额均为30亿美元(约233亿港元)。另有消息称,拼多多也将于六月在港股二次上市。


截至6月3日,网易存托凭证ADS收市报414.58美元,上涨1.45%。按每股ADS相当于25股股份计算,网易ADS收市价相当于每股128.5港元,较公开招股价上限126港元溢价2.5港元。


网易为这一波回流开了一个好头,至少暂时保住市值,但这不意味着京东、拼多多及后续回流的中概股会出现持续乐观的局面。整体来看:


●港股并非强势市场,长期以来习惯看美股和A股的脸色,难以主动拉起市值。


●港股以机构投资者为主,普遍谨慎,对外界形势敏感,预计近期会持续震荡。


●目前看好中概股回流的声音,多来自港股打新券商,存在营销水分。


其实,这不是中概股的第一次回流。在2015年,中概股曾掀起过回流潮,目的地是A股。相比之下,中概股的本次回流之行既突然,又黯然,更无奈。


无论如何,那个讲故事就能去美国敲钟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敲钟的人会讲故事


“咱们去攻陷美国吧。”


这是电影《中国合伙人》里的一句经典台词。于2013年上映的这部励志创业电影,真实反映了上世纪90年代我国创业者对美国的渴望,欲占领其消费市场和资本市场。由于当时美国是全球经济的风向标,能在美国占有一席之地,品牌形象则变得无敌。


即使进不了美国消费市场,也要在美国的资本市场走一遭,如此才能提升身价。在二十年来的中概股赴美潮中,商业的趋利本质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自1999年中华网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后,我国互联网独角兽的赴美潮便拉开大幕。2000年,当时我国三大门户网站新浪、网易、搜狐登陆纳斯达克。不过,当时的纳斯达克市场适逢高点,而我国互联网产业的第一轮泡沫破裂,三大门户上市后一度破发,被称为流血上市。


2002年起,网游概念大热,网易凭借网游业务实现业务翻转,股价大涨,至2003年,网易市值翻了六百倍,一度成为当年纳斯达克表现最优异的股票。


到了2005年,又有一个重量级独角兽前往美国。当年,百度登陆纳斯达克,融资1.09亿美元,刷新了中国互联网海外上市融资额记录。至此,我国互联网行业赴美上市达到了高潮。


第二年,教育公司新东方的赴美成功,开启了我国教育行业长达十余年的赴美潮。此后,诺亚舟、ATA、正保教育、中国教育集团、好未来、达内科技、尚德等一系列教育公司成功赴美上市。


回顾中概股这一波凶猛的赴美潮,主要集中在互联网和教育行业,因为这二十年来我国进入互联网和教育行业的全民创业时期,市场潜力巨大。更重要的是,这些公司的创业者都讲得一手好故事。


相比于当时A股严苛的盈利要求,美股的准入门槛低得多,而且,当时的美股投资者崇尚冒险精神,喜欢听中概股的情怀故事。因此,当年大量有情怀、讲故事、未盈利的创业公司将美股视为首选,甚至将登陆美股视为创业成功的标准。


2015大撤退


2015年,中概股遭遇了有史以来第一次打压。


随着美股剧烈波动,投资者的冒险精神被削弱,开始变得理性。他们不再相信情怀和故事,更看重实实在在的业绩。


当年,美股上市活跃度锐减,除了上市数量和融资额处于低谷之外,新上市的中概股全部破发。此外,已上市的中概股,凡是业绩未达预期,也统统遭遇大跌,包括红极一时的电商唯品会和聚美优品等。


反观A股,2015年正迎来“千载难逢”的牛市,个股市值飙升。此外,当时被誉为“中国纳斯达克”的新三板横空出世,让大批科技独角兽不再将美股作为首选地。这引起了广大中概股对国内资本市场的关注。



于是,不少中概股以尽可能低的价格私有化,从美股退市回归,以寻求更高的估值。当时,包括360和分众传媒等知名中概股宣布计划从美退市,目标直指A股。


不过,360和分众传媒的回A路虽然豪情万丈,却血流不止。因为美股与A股政策差异,赴美上市的中概股多会搭建VIE(协议控制)结构。为了拆除VIE实现回归,二者进行的资本运作均超过三年,分众传媒更实践了一把教科书上的借壳上市。尽管回归过程轰轰烈烈,但所倾注的高昂成本,恐怕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更严重的是,回A后的他们不仅未得到预料中的高估值,市值还跌去了一半以上。此后,二者均走入了漫长的衰退期。


香港只是跳板?


本次中概股的回流始于一场危机。危机的导火索,正是讲了一手好故事的瑞幸咖啡。今年四月,瑞幸咖啡被做空机构浑水公司揪出了财务造假行为。当造假被坐实,瑞幸咖啡穷尽思路编织的百亿美元市值灰飞烟灭,还被强制要求退市。


瑞幸咖啡造假事件刚过,浑水公司又和 Wolfpack 联手调查爱奇艺虚增营收的问题。此后,好未来内审曝出了虚增销售数据问题,也引起做空机构的关注。


接二连三的负面消息,让海外做空机构跃跃欲试,也让中概股陷入信任危机。


到了5月20日,美国联邦参议院全票通过《外国公司问责法案》,将对赴美上市境外企业实行更加严苛的审查。面对高压监管和做空机构的夹击,中概股必须时刻谨慎,小心行事。即便如此,他们的退市风险陡增。



本轮回流潮,香港成为大家一致的目的地。说起来,这背后是更多的迫不得已:


首先,前车之鉴表明,回A成本太高,短期难以实施;


其次,港股正在推进改革,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可以回港二次上市,操作最方便。


于是,本轮中概股赴港,似乎成了历史的必然选择,可见目前美股形势极其严峻,中概股必须抬腿先迈出一只脚。


当然,中概股只是拿香港作为跳板,他们的终极目标还是容易实现高估值的A股。除了解决VIE架构问题,他们还要考虑如何在成本最小的情况下完成回A。


“这个事情非常简单,只要制度允许,我们非常愿意回来A股。现在主要是上市规则的问题,不是我们的问题。”在360回A时,刘强东曾如此公开表示。可以肯定,京东一直都有回A打算。鉴于A股政策没有落地,只好先去香港等待时机。


然而,无论美股、港股还是A股,如今这三个市场对个股的判断已经趋同,均需要公司拿出亮丽的真实财报,还需要高管证明如何盈利并驱动成长。


总之,像瑞幸咖啡那样不顾一切摊大饼的故事,不能再讲了。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