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挖掘出有价值的“数助治理”线索?
原创 李娇 上海高院
上海数字法院建设至今
有30多份决策建议报告报告报告报告
得到市委主要领导20多次批示,
司法数据推送60多项,查询情景
获得全市推广,
什么是“数助治理”的作用?
让我们今天来听听
工作先进个人的上海数字法院,
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法院商事审判法庭
法官助理李娇
一个关于数字法院的故事
问:
您撰写的“数助治理”决策建议报告,曾获市领导批示肯定,能否向我们介绍报告内容?
李娇: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的兴起,各种从事客户咨询、营销推广、门店管理的电子商务服务公司(即代理运营企业)蓬勃发展。在司法实践中,我们发现,作为电子商务平台、品牌商家和客户之间的桥梁,一些代理运营企业缺乏资质,存在内部管理混乱、恶性竞争甚至诈骗犯罪等情况,亟待规范整改。
自上海数字法院建设以来,我们申请建设“互联网电子商务代理运营新业态风险的提示和监督”应用领域,利用大数据的检查和冲击,筛选出非法代理运营企业及相关案件,探索互联网电子商务代理运营业态的深层次问题,撰写了关于“数助治理”的决策建议报告。
报告发布后,得到了市领导的批示和肯定,也引起了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关注。此后,杨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和相关商会也与法院进行了深入沟通和专题讨论,共同推动了电子商务代理运营行业治理机制的完善。
问:
数字化建模在撰写决策建议报告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李娇:过去,我们经常通过搜索关键词、手动逐案统计争议点等方式来分析类别问题。,这不仅需要很多时间,而且不能满足自动与外部数据核对的需求。数字建模在这些方面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利用大数据的深度应用,推动对问题的多维度、深度分析。
比如在场景建设中,我们在与行政部门相关企业信息库碰撞后发现,很多涉案公司成立不到3年的初创小微企业,通常合规能力不足,缺乏规范指导和平台监管。因此,我们提出了健全行业自律规则和平台自治监管的建议,帮助解决矛盾和纠纷的根本原因。
问:
除决策建议类情景外,您还参与了哪些“数助治理”工作?
李娇:除了决策建议,我还参加了司法数据推送和司法数据统计场景的建设和统筹工作,在上海数字法院数助治理专班工作。主要包括参与制定相关工作流程规则,积极推进应用领域申请平台、上海法院APP场景R&D模块改版升级、正常建设节点跟踪管理等。
问:
根据数据形成决策建议,为什么要建立司法数据类场景?
李娇:这是一个“点”和“面”的问题。决策建议一般针对综合社会治理问题,其原因来自各个方面。需要对多组相关数据进行全面筛选分析,促进市级主管部门统筹解决。
然而,在实践中,一些主管部门的需求相对明确,例如,有针对性地处理“漏税”、“知假买假”等问题。我们建模发现了包含社会治理价值的司法数据,并立即通过上海市大数据中心向相关主管部门推送,或者为其提供查询服务,帮助他们找到执法线索,从而打破数据壁垒和信息不对称带来的社会治理盲点、困难和障碍。
当然,也有一些社会治理问题,不仅需要分析“面对面”的决策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全局视角,还需要“点”上的数据支持,以促进主管机构的工作,起到相辅相成的综合作用。比如涉及到“预付卡”的问题,上海法院不仅撰写了反映问题和建议的决策建议报告,还开发了司法数据推送场景,向主管部门推送预付卡涉及的公司信息,帮助其执法活动。
问:
众所周知,司法数据是巨大的,如何在巨大的数据中找到有价值的数据并推送到相关主管部门?
李娇:我们从选题和流程两个方面来保证。首先,“数助治理”场景主要由一线法官申报和主管机构提出。他们对司法和行政管理实践中反映的问题有最直观的感受,容易发现社会问题的“症结”。举例来说,法院对涉及家庭暴力的案件发出了人身安全保护令,但是要想保护令真正发挥有效作用,就必须多部门合作。上海法院在与妇联沟通时发现,相关的对接协调和数据共享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因此,他们申请开发了家庭暴力治理应用领域,将家庭暴力案件和保护令信息推送给妇联。借助妇联基层组织的优势,他们保留了“最后一公里”的人身保护令。
但是在程序方面,我们采用了分层推广和择优推广的方法。应用领域往往只有在区级取得较好的治理效果后,才能在全市推广,从而避免了“为建而建”、“重量不重”等问题。
问:
您认为在“数助治理”情景的构建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李娇:我觉得是和外部单位的沟通。与外部单位的积极沟通,可以帮助我们找到选题的切入点,构建更具社会价值的“数助治理”场景。更重要的是,外部单位作为场景数据的最终“客户”,是决定场景效果是否真正落地的关键。
比如在“监管治理社区矫正对象全过程控制衔接”应用领域的建设中,第一批数据经过核实,出现了信息量不足、准确性低、电子文件不足等问题。我们迅速与司法局建立了一个工作小组,汇集了专班、技术部门、项目组等各种力量解决规则修改问题,逐一解决问题,更全面、更准确的场景数据再次上线,场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问:
司法学数据推送、查询类情景,是否需要数据的真实性?
李娇:有很严格的要求,需要达到相应的准确率才能推广上线。特别是涉及当事人人身关系的数据,如果不准确,不仅会影响行政部门的执法,还会给公民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比如我们组织项目组和技术部门反复研究筛选“法院涉及婚姻效力变更司法数据推送与协同治理”的场景,确保导出数据完全准确后,在上海大数据中心推出并推送到主管部门。
问:
要是对数字法院的建设说一句话,你想说什么?
李娇:数字法院建设实际上解决了与中国经济社会秩序相关的各种治理问题,如医疗保险、税收、弱势群体保护等,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未来,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数助治理”场景的价值,共同提高“数助治理”场景的效率。
来源: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法院
研究室(发展研究中心)高院供稿部门、审判管理办公室、未成年人和家庭案件综合审判庭
文字:李娇
题目:“如何挖掘有价值的“数助治理”线索?”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