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宣传:谐音梗可别念“邪”
谐音梗作为一种语言表达方式,已经悄然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打碎东西,念一句“打碎(岁)安全”,寻求一个好的颜色;网络社交中的“ 886(再见)" 数字谐音,如520(我爱你),简单明了;“严禁蕉(焦)绿(虑)”等一语。 N 工艺装饰,勾勒出农民工的日常生活,让人感到“懂得一切”的感觉。
然而,近年来,不分场合随意滥用谐音的情况越来越普遍,一些黑话烂梗甚至“渗透”到青少年中,引起了人们的担忧。前不久,中央网络信息办公室和教育部部署“清晰” · 规范网络语言文字使用“专项整治”,重点整治语言文字不合规、不文明的现象,重点整治歪曲的声音、形状和意义,编造网络黑话烂梗,滥用晦涩难懂的表达等突出问题。
不禁要问,谐音这种语言现象是怎样兴起的,又该如何正确使用?
一
谐音梗是指用声韵相同或相似的词语来代替这个词,以达到一定的优雅效果。
早在宋代,人们就把柏树枝、甜柿、橘子作为过年的贡品,各取其中一个字“柏树”、“柿子”、“橘子”,意思是“百事如意”。古人的诗歌、对联、歇后语等文学形式,要么是为了压韵,要么是暗示其他含义,都表现出“谐音双关”的表达。如今,谐音梗源于数字、中英文混合、同义等形式。
那为什么谐音的使用场景会不断扩大,它到底有什么魅力呢?
言此意彼,多一点含蓄。中国人追求的情感表达通常是委婉的,用同音字代替原本直白的话语,体现了中国人内敛的文化审美和生活原则。唐代诗人温庭筠写道:“井底点灯,深烛(劝)伊,共郎长行不围棋(违期)”,从而传达了女性对爱人的眷恋;明代民歌《梭子里没有丝绸(思考)的空洞交流,有针无线的空洞缝合(逢)”,含蓄地揭示了“空洞相思”的失落。
调味生活,多一些乐趣。一个恰到好处的谐音梗通常可以调节气氛,消除沉闷。比如在聚会场所,有程序员介绍自己“每天都在用‘代码’工作”。这个“代码”一词不仅代表编程中的代码,还巧妙地与“马不停蹄”相协调。在广告中,谐音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轻松幽默、吸引注意力的效果,如“骑”乐无穷、“胃”不治等。
社会货币,拉近距离。Z 世代网络原住民喜欢用独特的语言表达自己的个性。在互联网圈子里,谐音梗不经意间变成了一种“社交货币”,形成了身份识别的“暗语”。即使双方从未见过面,只要对某个谐音梗有同样的解读,就能得到“确认眼睛,我们都是对的人”的情感认同。就像贴上“程序员”、“研究和尚”等身份标签一样,我们可以在茫茫人海中一步一步准确地识别对方。
而且浙江“浙里办”、一些政府服务平台,如湖南“新湘事成”,巧用谐音,融入当地简称,不仅听起来耳目一新,还增进了政府与人民的距离,获得了很多积极的反馈。
二
客观来说,谐音梗之所以兴起盛行,是因为它适应了网络传播规律和网友表达需求。但谐音梗的生产和传播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在“进化”过程中容易陷入误区。
在解读和应用谐音梗方面,不同社会群体表现出一定的包容性、接受性和认同性。对不熟悉这种语言表达的人来说,使用谐音梗交流便容易筑起厚交流堡垒。比如面对“雨中无瓜(与我无关)”、“杯子(不幸)”这样的词汇,父母和长辈很容易感到困惑,因为缺乏知识积累和谐音理解,无法牢牢把握其含义,进而加深跨代差距和信息分化。
低俗的谐音梗不仅削弱了语言的应用能力和准确性,还可能引起公众的审美疲劳。谐音梗中常用的错别字异化了语言的结构形式,削弱了语言规范的概念,对学习、生活、工作产生了不良影响。比如“自抱自泪” ( 自暴自弃 ) "" Duck 无须 ( 没有必要 ) “等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汉语言文字的规范。
当某个谐音梗在网上流行时,网友会大量同质化表达,以迎合潮流。从长远来看,个人思维模式的固化可能会导致个性化想象力和表达能力的一定程度下降,从而导致人们对汉字和单词的文化理解更深。
尤其要提醒的是,不健康的谐音梗也可能对青少年的价值观产生不利影响。青少年群体处于价值观形塑阶段,如果经常接触烂梗劣词,很容易模糊他们对道德伦理的分析。举例来说,出现在小学生作业中的“老师,报告 giao“我要买一个新书包” 100 像米(元)这样的案例,常常引起我们的担忧。另外,由于因特网平台的开放性、隐蔽性和多样性,一些谐音词包括粗俗的低级内容,与暴力、歧视等不当行为有关。比如“伞兵”这个词,因为它的拼音缩写被一些网友当作吐槽辱骂的谐音梗,却不知道狠狠地诋毁了这个词的本意。
三
归根结底,作为一种修辞方法,谐音的应用是没有错的。对于谐音梗,热度下需要冷思考。不要因为不合理无限的使用而把谐音梗变成“邪”音梗。笔者认为,要把握好三组关系:
“尊古”与“追新”。每个时代流行的谐音梗都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特征,能否长期得到认可,不是一瞬间有多热,而是影响有多长远。在创造谐音梗的过程中,我们不妨试着追溯古代,从古代文人墨客的“梗”智慧中学习,从经典文学作品或长期积累的文化底蕴中找到玩梗的快乐。
“亦庄”和“亦谐”。在非正式交流中,谐音梗可以成为调节气氛的利器。在满足公序良俗的前提下,要充分尊重和允许人们创造和表达语言。但在学术讨论、商务谈判等严肃场景中,要时刻保持对内容质量的敏感性和辨别性,提高自律性,避免因谐音表达而消除意义。
“拥抱”和“选择”。面对学校谐音文化的传播,家校要形成合力,以身作则,掌握梗的边界,谨防不良谐音梗过早入侵青少年语言思维体系,帮助孩子建立中文标准意识。学校可以通过开设网络素养课程,引导学生批判性思维对待谐音梗,同时鼓励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用“深层次”思维抵制“浅薄”的梗。
此外,公共媒体应及时跟踪网络谐音演绎动态,适当运用谐音文化,及时纠正导向,在信息编码、翻译和传播过程中构建良好的网络传播生态。目前很多平台都在集中整治不规范的语言,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建立词库,限制负面谐音词、错误字型等不规范内容,做好语言文字秩序的“控制者”。
语言是思想的外衣,正确的谐音梗应该传达积极的信息和思想,而不仅仅是追求暂时的快乐。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无聊庸俗的谐音梗最终会被筛选消退,而我们期待和青睐的“亦庄亦谐”的优质谐音梗,将在“大浪淘沙”中长期保存和持久,为我们创造持续的惊喜和快乐。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