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兼职,名下多28个虚拟运营商手机号!如何操作虚拟号实名产业链?

2024-09-24

本文图片均为上观新闻图片。


9月初,上海市民陈女士去营业厅办理通信套餐调整业务时,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查询了自己名下的手机号。这次调查吓了她一跳。她名下有多达33个手机号码。除了三大运营商的五个手机号码,其余28个都是各种虚拟运营商的手机号码。


“162”、“170”和“171”...公众对这些号码开头的虚拟运营商手机号码(以下简称“虚拟号码”)并不陌生。当它们出现在手机上时,它们通常代表各种骚扰电话,如教育、医疗和房地产销售,甚至欺诈电话。7月底,中国人民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报道了新的“AI外呼骚扰电话”(详情请浏览《疯狂打电话骚扰上海市民的“种植牙口腔医院”。是哪个?》),调查显示,虚拟号码也是AI呼出的主要工具。


为什么虚拟运营商打来的骚扰电话越来越多?为什么这些打骚扰电话的机构有无穷无尽的虚拟号码?他们如何避免实名认证的限制?


200元的“App充场”每天招聘兼职


根据查询记录,陈女士名下有28张虚拟运营商手机卡,分别是“迪信通讯4张,天音移动3张,乐语通讯5张,北纬蜂巢2张,国美极信3张,长江时代通讯5张,丰信移动4张,长城移动2张”。她回忆说,6月份参加了一份名为“App充电”的兼职。“应该是兼职的时候,个人信息是用来做的。”


查询记录显示,陈女士名下有28张虚拟运营商手机卡。


“App充场”是什么?按照陈女士的线索,记者还加了几个劳务中介的微信。他们会通过朋友圈发布各种兼职信息,“App充电”几乎是一个长期的项目。9月10日上午,劳务中介虞某发布了当天“App充场”的兼职信息,声称只需下载Tiktok、JD.COM等知名应用冲量即可。“工作简单轻松,有空调做午饭”,每天报酬200元。9月11日上午8时30分,记者支付押金报名后,被告知在8号线沈杜公路站1号口集合。


9月10日上午,劳务中介虞某发布了当天“App充场”的兼职信息,声称只需下载Tiktok、JD.COM等知名应用的冲量即可。“工作简单轻松,有空调做午饭”。


九月十一日上午,记者按约到达沈杜公路站1号口。在打电话给虞某提供的联系人后,记者来到一边的“沈杜公路枢纽站”大字下面。联络人是一个白衣男子,他不停地打电话,确定申请人是否来了。每一天都有超过10人”,报名者纷纷赶到,他们看上去都是来上海打工的年轻人。将近9点,14人齐聚一堂,白衣男子招呼大家跟随,随后将大家带到一旁的“程文商务中心”A座227室。


所有人都被带到“程文商务中心”A座227室,在沈杜公路站1号口集合结束后。


227室外没有标志,玻璃门是一个大房间,与几个小房间相连。大房间里有一张大会议桌和大量的椅子,靠近门边的白板上写着“App推广工作室”字样,上面写着记号笔。记者数了数,算上带路的白衣男子,该工作室共有6名员工,其中一名手臂纹龙的男子被称为“老板”。白衣男收到每个人的身份证并逐一登记后,老板告诉每个人,除了下载App并在同一天完成注册外,他还使用自己的储蓄卡为微信官方账号完成实名认证,每人开通30多个虚拟号码。为了消除大家的顾虑,老板含糊其词地说,这些虚拟号没有实体,只是“工作室用来刷流量”和“就像大家在网上打车时平台使用的号码一样”。听了老板的话,三个人表示担心主动退出,剩下的11个人成立了微信群,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名下微信号号等信息按规定一一发布在群里。


27室外没有标志。打开玻璃门是一个大房间,连接着几个小房间。大房间里有一张大会议桌和大量的椅子,门边的白板上写着“App推广工作室”这个词。


图为写有“App推广工作室”的白板。


几个员工分为三组,分别进行“业务”。首先,记者被叫到一个小屋,配合两个人完成一个名为“闽政通”的App的用户注册和实名认证。整个操作都是在对方手机上完成的。记者不仅提供了注册验证码,还在对方手机上拍下了身份证、半身照和人脸认证。随后,记者被要求用自己的手机下载10多个App,如“交易猫”、“快手”等,无需实名认证,并逐一完成注册。


首先,记者被叫到一个小屋,配合两个人完成了一个名为“闽政通”的App的用户注册和实名认证。图为“工作室”的一人拍下了记者的半身照和身份证正面照片,用于实名认证“闽政通”。


此处一结束,记者再次被叫到另一边的房间,三人负责虚拟号码的“开放”,这实际上是当天“兼职”的核心内容。记者看了一遍,才明白,所谓虚拟号的开通,其实就是利用记者的个人信息,为对方持有的虚拟运营商的手机号码完成实名认证。对方登录虚拟运营商的小程序,输入手机号码,然后上传记者的身份证照片,完成面部识别,然后完成该号码的实名认证。同样的操作也是在对方的手机上完成的,到底认证是哪个运营商的号码,对方不会告诉你。


工作室工作人员正利用兼职人员的身份证照片为虚拟运营商手机号码完成实名认证。


其手机备忘录内存有大量待认证的虚拟运营商手机号码。


实名后的虚拟号用来做什么?


可以看出,所谓兼职招聘,其实是为了骗取和利用别人的个人信息,其本质是“个人信息交易”。然而,参加兼职的人将出售他们的身份证、脸、储蓄卡等全套信息,并将其用于注册应用程序。、公众号认证,并开通大量虚拟手机号码。


每个人都必须完成30多个手机号码的实名认证。老板说估计要到下午6点才能“完工”。记者摸透了招数后,借口离开了。对方非常警惕。首先,他要求记者当面退出群,删除聊天记录。记者照做后,对方提出检查记者的手机相册,检查是否拍了照片。记者拒绝了。僵持中,记者拨打“110”报警求助后,才能顺利离开。


使用应聘者的个人信息实名后的虚拟号码,真的像“老板”所说的那样,是“没有实体,只有工作室用来刷流量”吗?


记者在淘宝等购物平台搜索“虚拟运营商手机号”后发现,销售的虚拟号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叫“注册卡”,没有月租费,但只能从“106”号开始接收验证短信,没有正常的电话和短信功能。据淘宝店主介绍,这种卡通常是一些工作室购买的,用于“提升号码”,即注册大量各种平台账户;另一种卡是“电话销售专用卡”,即功能正常的手机卡。由于虚拟运营商资费低,对日常通话和短信的数量没有限制,功能正常的手机卡通常用于“电话销售”,实际上是人们经常接到的骚扰电话和骚扰短信。但是不管是哪一种卡,都是“确有其号”的真实手机卡,购买后需要进行实名认证后才能激活使用。


图为淘宝等购物平台销售的“虚拟运营商手机号”。


参与者的个人信息显然帮助这些卡完成了认证激活。激活什么样的卡?记者从陈女士的28个虚拟号码中随机选择了长城移动和迪信通信两个虚拟运营商,并要求她通过运营商的微信官方账号“名下号码”功能找出具体号码。


属长城移动,以2个“170”开头的手机号码,号码归属于辽宁沈阳。打电话给长城移动“10043”服务热线,了解到这两个手机号码都是上面提到的“注册卡”,也就是只能用来接收平台的验证短信注册账号。根据公众号页面显示,由于“客户控制”的原因,两张卡已于7月25日关闭。什么是“客户控制”?长城移动客服表示需要向销售卡的代理商询问才能知道,但是从两张卡都有几毛钱的余额来看,并非因为欠费而关机。记者查询网络后了解到,运营商“控制关机”的可能原因包括但不限于“手机使用异常行为、身份信息验证问题”等。


属长城移动,以2个“170”开头的手机号码为主。


属于迪信通信的,则以4个“162”开头的手机号码,号码归属地显示为河南驻马店。记者致电迪信通讯,客服告诉记者,这四个手机号码都是今年6月4日实名认证激活的,符合陈女士兼职的日期。进一步查询了解到,4个手机号码开通了正常套餐,即作为正常手机号码使用,“每条短信0.1元,每分钟通话0.12元”。经过认证激活,这4个手机号码已经正常在网上,而且目前号码中有很多余额。以号码“16287948050”为例,仅6月份就产生了152.4元的短信资费,7月份就产生了153.4元的短信资费...也就是说,一个号码每月发送1500多条信息,平均每天发送30多条信息。


属迪信通信的,则以4个“162”开头的手机号码开始。


个人信息交易是“黑灰产”的开始。


消费行为来看,这些卡被实名认证激活后,用于注册大量平台账号,或者发送大量信息和电话。但是运营商无法知道注册了哪些平台的账号,发送的短信内容,拨出的通话细节。


事实上,这些行为特征,正好符合一些灰黑产品的操作方法。记者从一个虚拟运营商的手机号销售人员那里了解到,通常是一些“黑灰色生产工作室”购买他人信息用于实名认证激活虚拟号。以上述“注册卡”为例,“黑灰工作室”购买了用他人个人信息认证激活的“注册卡”,然后注册了大量的平台账户。这些平台账户通常在再次交易后作为水军的“刷量引流”使用,在内容上向一些“大”发布宣传和评论,从而吸引更多网友的关注。


此前,一名外国警察破获了一起相关案件,成都某文化传媒公司通过购买的数万个平台账户,引流了自己的“算命”业务。公司利用购买的账户进行宣传,宣传“算命”可以预测财富,吸引受害者购买所谓的“大师”,改变财富,如珠子和手镯,从而骗取受害者的钱财。此外,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曝光的灰色产业,如“网络汽车代名”,也与广泛使用虚拟运营商手机号注册的平台账号有关。


对功能齐全的正常手机卡,则激活后多用于“外呼电销”,即拨打骚扰电话。在采访“AI呼出”时,记者联系了沈阳的一个呼出平台,其业务员向记者展示了他们的呼出系统。在呼出方式栏中,他们可以选择不同的形式,如手机号码和固定语言。根据对方的介绍,如果选择手机号码,基本上都是用虚拟运营商的手机号码进行外拨。据报道,他们的外呼系统有一个号码池,里面有大量的虚拟运营商手机号码,供外呼时随机选择。不排除这些虚拟运营商的手机号码也有可能被用来拨通诈骗电话,发送诈骗短信。


虚拟化运营商的手机号码已经成为骚扰电话的主要来源,图为记者收到的骚扰电话。


不难理解为什么“黑灰色生产工作室”要购买他人的身份证信息来认证和激活虚拟运营商的手机号码:一方面,虽然这些工作室需要大量的手机号码,但需要使用他人的身份信息来绕过运营商对实名认证的限制;另一方面,这些手机号码大多用于“黑灰色生产”,相关操作主体可以通过使用他人的身份信息隐藏在背后,防止管控追根溯源。


根据上海12345市民服务热线的投诉,申城有多家工作室以兼职招聘的名义从事个人信息交易。根据记者多方了解到,这些工作室为他人认证激活一个手机号码,一般可以获得十元至几十元不等的报酬,利润颇丰。为了从根本上打击各种黑灰产品,有关部门需要严厉打击这种以销售个人信息为生的工作室,切断黑灰产品获取个人信息的根源。


在各大劳务中介公布的兼职中,“App充场”几乎是一个长期的项目,而且从地址上看,申城有很多所谓的“工作室”。


同时,一旦虚拟运营商的手机号码被用于非法犯罪,绑定的手机号码设备也会涉及其中。这就提醒上海的应聘者睁大眼睛,求职时不要贪小便宜,也不要为了一两百块钱就卖掉整套个人信息。


(原标题为“一次性兼职,名下多了28个虚拟运营商手机号!记者暗访虚拟号实名产业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