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宣传:企业家是网红,是否不务正业?

2024-09-24

近几年来,一些企业家纷纷在各种社交平台上设立账户,打造个人。 IP,进行“流量攻击”。


这些创业者写文章,发视频,有的免费上课,有的花式玩梗,有的直播卖货。 …… 她们在因特网世界开辟了新的商业“武林”,动态经常冲上热搜,话语频频被分享,有些还吸粉不少。


有人说:“从事商品、制造、研发是企业家的头等大事。当网络名人不是认真做公司的时候。”那么,企业家是主播还是网络名人,是不是无所事事?



创业者成为网络名人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在互联网发展初期,就有企业家尝试博客、微博等网络平台,表达自己的观点,分享自己的经历。如今,互联网共享形式多样化,一些创业者在短视频平台上特别活跃。其中,累计播放量超过1亿的视频不在少数,有的直播后观看人数达到数百万。笔者发现,网络名人创业者大致可以分为几个“派系”。


有的自带光环。有些创业者有让人津津乐道的人生经历,创业故事,在社交平台上很容易获得大批粉丝。比如小米集团的创始人雷军,被网友戏称为现实版的“酷文男主”,“高考状元是他人生中最微不足道的成就”,“冰冷的躺在最低谷的账户里。 40 “一亿”等话题可能真假参半,但总能引起热议;再比如,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的生活,从基层业务员一步步变成了企业高层,充满了米尔的传奇,他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


一些传递观念。一些网红企业家在追求商业成功的同时,也不忘在网上传达积极的理念。比如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在相关视频中表达了对汽车行业的热爱和坚持。他的话“我很幸运,赶上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我们应该珍惜这个时代,我们必须有大理想、大格局、更大的责任”,赢得了网友的尊重;再比如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的微信官方账号,更新频率一直很高。许多影迷对他分享的人生感悟和教育经历感到非常励志。


有的网感十足。还有一类企业家紧跟社会热点,积极与网友互动。比如360 创始人周鸿祎经常对网络安全、新技术等话题发表意见。有网友说:“我很佩服周总。如果我知道或不理解,我可以说几句。”;也有一些年轻企业家负担轻,“负担”多,可以通过微短剧向网友呈现企业品牌和个人生活,更接近年轻人。


有的技能打满了。除了创业者,有些人可能会有更多的身份和标签。有的甚至变成了“技能博主”,在社交平台上展示了“十八般武艺”。比如搜狐创始人张朝阳开设的《张朝阳物理课》频道已经更新。 200 多期,凭借专业知识的分享,简单的讲解,吸引了不少网友。



做内容很难;很难做出高质量的内容。企业家成为网络名人意味着保持曝光度和话题性需要一些时间和精力,与粉丝保持密切互动,面临舆论压力。企业家走上舞台,频繁“触网”,背后有什么样的驱动力?作者认为,至少有几个原因。


消费者打成一片。第 54 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截至目前, 2024 年 6 月份,中国网民规模接近 11 亿万人。经营企业,顾客在哪里,市场就在哪里;谁抓住了网友的注意力,谁就抓住了流量的风口。


通过短视频、直播等方式,创业者可以与全国乃至全球网民融为一体,相当于拓展销售渠道,增强用户粘性。比如有的企业家用幽默、接地气的风格回复最新的评论,“打卡”报告自己的个人生活,虚心学习各种新的互联网知识和技能,打破了大家对企业家的刻板印象,所以很多人“把路变成粉”。


与品牌深度联系。信息化爆炸时代,品牌文化与思想成为消费者选择商品的重要考虑因素。作为企业的“灵魂”,企业家的个人形象、言谈举止与品牌形象密切相关。通过互联网,他们可以更生动地展示自己的工作理念、人生哲学、企业文化等。,从而让客户对品牌有更全面的了解和理解,并产生一定的情感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当消费者体会到自己的人格魅力和真诚态度时,他们会更愿意相信并选择这个品牌。


遇见更好的自己。因特网的便利性改变了每个人获取和传递信息的方式,同时也给了每个人更多的舞台来分享和展示。对于创业者来说,在网络上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可以被更多的人看到、认同。但是在持续输出的过程中,他们也可以不断地思考如何“聚集”网民的情绪,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如何与主营业务相结合,等等。可说,敢于从线下到线上,不断地锻炼自己,本来就是主动走出舒适区的表现,也是自我突破的过程。



是企业的“掌门人”,企业家的主营业务自然是管理好企业。但是当一个企业家成为网络名人的时候,他真的无所事事吗?对此,作者有三点看法。


“艰难的生活也需要解释”。在互联网时代,葡萄酒也害怕巷子深,即使是最好的产品和概念也必须通过有效的传播才能被人们所熟知。与“砸”广告费的推广方式不同,如今各企业利用好网络平台,更容易爆发一定的知名度。


特别是当“领导”言传身教,展现品牌实力,分享生活经验,引导个人见解,帮助网友解疑解惑,增长见识,可以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提高营销效果。他们仍然服务于主营业务。比如雷军进入视频号等社交平台后,全网粉丝数量达到千万,各种相关话题频频出现在大众视野中,也带动小米品牌接触到更多客户。


"产品是 1,营销是 0 "。对于创业者来说,想方设法做好做强公司,锻造出优秀的产品和品质,永远是第一位的,也是“人间正道”。产品是" 1 ",先有好的产品,才有后边营销“乘数放大”的效果。大多数出现在镜头下的企业家也不会忽视公司立足之本。一些企业家一直站在舞台后面,甚至不愿意受到太多的关注。虽然他们不活跃在网上,但凭借“国家级”的品牌产品,他们也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网络名人。


然而,很少有人享受被看到的感觉,沉迷于流量的狂欢,忽视“质量为王”,最终导致企业经营陷入困境。企业家可以通过跟随趋势成为网络名人来理解,但过度追求“眼球效应”并不是一个长期的计划。


创新是胜利的关键。企业家加入网络名人跑道,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的营销手段。但是,企业要想夯实基础,实现长远发展,就需要企业家静下心来,不懈努力。


在注重品牌推广的同时,也要注重产品的R&D和创新。一个企业是否有市场,一个产品或者一个业态是否有活力,取决于它自身的竞争力。企业家要想立足市场,开拓创新,满足用户日益变化的需求,就要在转型升级中平衡品控与营销的关系。


真正能让一个企业“站稳脚跟”的是通过价值创造和产品创新,深入洞察消费者需求,构建稳定而长久的品牌影响力;同时要把握好互联网的出路,为好的品质和好的故事“锦上添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得市场和声誉。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